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了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藝術從業者,高職類院校不僅要傳授藝術生相關理論知識,還要開展生產勞動所需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教學。文章就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展開了探索,即在原有的藝術教學基礎上增加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的的專業課程,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知識和與之匹配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職業教育;藝術教育;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
引言
在信息技術支持下,藝術表達手法更加多樣,為現代藝術設計帶來了新創意、新靈感,無論是視覺體驗還是情感體驗都更為豐富。在現代社會,新媒體藝術被廣泛應用到環境藝術設計當中。科學技術與新媒體地深入融合,不但提升了設計內涵,還為環境藝術的表達拓展出新途徑,使公眾“離藝術更近一步”。基于此,本文將結合高職藝術教育的現狀,提出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創新,
以此提升公眾審美體驗,豐富設計功能,促進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
1 高職藝術教育的現狀
1.1 教育理念問題
藝術設計作為一門應用性強、對學生的審美和革新要求高的學科,教師需要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實踐指導能力,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專業技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比較重理論輕實踐是比較普遍的問題。理論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所占比重過大,訓練學生實踐能力的就業實踐類課程幾乎沒有。這種教育方式不僅無法滿足市場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沒有充足的實踐經驗就不能在工作中發現問題,進而也不具備解決所有疑難問題的能力,這也會導致學生畢業后難以適應工作,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1.2 缺乏外部條件的支持
開展新型教育模式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雖然建設專業的實踐場所、實驗地點和專業教師有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學習,但是實施起來難度較大,不利于高職院校進行統一管理。
2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創新
2.1 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觀念,通過革新傳統的講授教學模式與增加學生的互動。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課堂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通過引入探究、小組討論、師生互動的多種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將傳統注重理論的教學理念進行革新,轉變為重實踐、重創新的新型教育理念。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對色彩魅力的感知,教師應可以采用課上作品互評的方法,學生可以通過對作品的評價和探討,選出本堂課最受歡迎的和最具深意的作品。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僅可以培養自身的自信心,還可以通過對他人作品的評價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教師在課程結束時發表總結性言論,鼓勵每個同學大膽創作、發言,讓師生良性互動,營造良好的創作環境和教學氛圍 。
2.2不斷創新項目化教學模式
企業是學生實習實訓的主要場所,安排學生到企業中參與工程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了解項目設計和施工難點,掌握相關工作要點和行業發展前沿動向,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會煥發出對專業知識學習的無限熱情,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會明顯提升,社會適應力也會大幅度增強,能夠充分勝任崗位工作,縮短了崗位適應時間,實現了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與企業崗位的成功對接。但是企業可提供的實習崗位畢竟有限,高校應探索其他路徑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訓環境。在此背景下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室應運而生,給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的開展指明了新的思路。工作室會承接各種類型的設計和施工項目,充分滿足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實習實訓需要,還能解決企業設計人員不足的問題,是產學研聯合的有效舉措。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也應該與眾多企業建立長期溝通,鼓勵、指導學生參加專業賽事,參賽作品以實際參與的項目為基礎,再將社會實踐案例引進課堂教學之中,以豐富教學內容,發揮項目化教學優勢,培養出色的應用型人才,提高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2.3明確課程目標,創設項目情境
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化教學中,教師需要設立明確的課程目標,課前應做好充足的準備,根據項目需求創設完整的項目情境,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教學情境中去,了解項目設計目標和內容,了解項目所涉及的專業理論及實踐知識,引導學生將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不斷查缺補漏,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
2.4發揮新媒體平臺作用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項目化教學可以充分借助新媒體平臺,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真實還原項目案例的原貌,促使項目信息能夠快速被學生所接收,讓學生對項目設計流程、原則和標準都有清晰掌握,幫助學生靈活調用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在進行項目設計時學生就會愈發游刃有余,得心應手,項目設計效果能夠得到一定保證。
2.5加強小組合作
項目教學的過程需要增強學習小組的競爭和合作,幫助學生在實際的設計項目中組建更有效的設計團隊,并就環境藝術設計項目中的設計風格、設計理念、設計元素、燈光照明、空間結構、流動線設計等統一意見,從而實現初步的項目設計方案。不僅如此,環境藝術設計的方案還要在設計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施工的實用性和安全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應用項目化教學模式是新時期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他們的教學參與度,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理論知識,獲得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基于此,高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成立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室,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也要做好項目設計工作,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指導,以強化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促使他們真正成為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閃耀新星。
參考文獻
[1]劉堃.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建筑速寫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J].大眾文藝,2017(07):228.
[2]蔣粵閩.互聯網+背景下藝術設計類專業采風課程創新教學改革與探索[J].知識文庫,2016(23):146+150.
[3]伍丹.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藝術教育,2016(09):270-271.
作者:楊剛
推薦閱讀:自然環境類論文題目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