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關鍵詞]濃縮生長因子;雄激素性脫發;富血小板血漿
雄激素性脫發(Androgenic alopecia,AGA)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多基因相關的進行性脫發類疾病。組織病理特征為進行性毛囊微型化、毛發周期及毛囊微循環改變。據調查統計,50%的男性會出現AGA,隨著年齡進一步增大,患病率可增加至70%。女性在60歲時,其發病率也到達50%[1]。中國男性患病率約為21.3%,女性患病率約為6.0%[2]。在兒科人群中,AGA也并不少見[3]。隨著AGA發病率的升高,其對患者的心理影響和生理健康也不容小覷[4]。因此,對AGA的早期干預是AGA治療中的重要一環。
AGA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主要與雄激素及其受體,基因表達、炎癥介導和信號通路相關。米諾地爾乳液和非那雄胺片是FDA批準用于脫發治療的權威用藥。非那雄胺作為用于治療AGA的藥物具有抗雄激素作用,常引起性功能障礙及心理負擔等副作用。米諾地爾局部長期外用可能會引起接觸性皮炎等皮膚過敏表現。國內外毛發移植的興起,其術中疼痛控制及術后效果要求術者有精湛的手術技能。因此,探索更為便捷有效的治療方法,仍是毛發領域的關注熱點。
近年來,富血小板血漿(PRP)的應用是再生醫學中多種內源性生長因子局部釋放的替代策略之一,已在如:軟骨分化、傷口愈合、脂肪移植、面部瘢痕和牙周再生等領域取得顯著療效。關于其治療AGA的臨床試驗正在展開,其療效也逐漸得到明確[5-7]。因此,基于生長因子可促進毛囊發育,新血管形成及刺激毛囊干細胞的這一原理[8-9],更多生長因子替代品有望成為治療AGA的研究熱點。本文就第三代生長因子替代產物濃縮生長因子(Concentrategrowth factors,CGF)在AGA中的運用原理及治療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CGF的成分和制備過程
CGF是最新一代也是第三代的血小板濃縮物,繼富含血小板血漿 (Platelet Rich Plasma,PRP) 和富含血小板纖維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 后于2006年由Sacco首次提出。CGF的成分主要包括豐富的生長因子、CD34陽性細胞群及纖維蛋白等生物活性成分,其中生長因子由血小板激活后釋放而來,主要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肝細胞生長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等,各生長因子在促進細胞增殖、血管發生、基質合成方面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CD34陽性細胞則在血管新生、維護及組織修復等方面發揮明顯的作用[10-12]。
CGF是通過抽取靜脈血采樣后制備而成。采用獨特的差速不間斷離心技術避免血液中生長因子的破壞。制備過程中無需加入任何物質,主要通過血小板在離心過程中釋放生長因子而獲得。具體過程如下:抽取自體靜脈血9ml于無抗凝溶液的無菌Vacuette管中,然后將無菌管放入專用機器(Medifuge MF200,Silfradent srl,意大利弗利)中進行變速離心約13min (首先加速30s,速度達到2 700r/min后,維持旋轉2min,再降速至2 400r/min,維持旋轉4min,然后再加速到2 700r/min維持旋轉4min,最后再加速到3 300r/min維持旋轉3min后減速36s至停止)。離心結束后獲得三層成分,分別是:①上層貧血小板血漿(PPP)層;②中纖維蛋白豐富的凝膠,具有聚集的血小板和濃縮的生長因子(CGF);③下層紅細胞(RBC)層。取中間層即可,約2.5ml。目前根據離心管制備工藝的不同,主要分為液態、松散凝膠態和凝膠態三種狀態CGF,應用于臨床不同領域,現階段CGF在骨缺損、鼻中隔修復、牙周骨修復、口腔黏膜修復、慢性皮膚潰瘍愈合及紫外線照射后的皮膚修復及神經纖維再生、血管內皮細胞生成中均獲得較為肯定療效[13-17]。
2 CGF在AGA中可能的作用機制
目前,CGF在AGA中的臨床治療及基礎實驗研究較少,關于PRP在AGA的應用研究相對而言較為普遍,部分實驗療效已獲得臨床肯定,但具體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在此結合PRP作用機制研究文獻,推測CGF在脫發區域局部皮下注射,其成分中含對AGA治療有效的各種生長因子(上述7種)等。通過生長因子介導從而誘導Wnt/β-catenin、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和蛋白激酶(Akt)等信號通路維持細胞存活、增殖和分化,同時具有促進頭皮局部血液供應,改善毛囊周圍微環境,誘導毛發再生及調控毛囊周期由休止期進入生長期,同時延長生長期,預防AGA發生的作用[18-19]。具體可能機制如下:
2.1 PDGF、TGF-b、VEGF、EGF和FGF等生長因子與其相應的跨膜受體結合,激活蛋白激酶B(Akt),一方面促進Bcl-2相關死亡啟動子(BAD)磷酸化,來抑制Bcl-2相關的細胞凋亡,延緩毛囊生長周期進入退行期,從而延長生長期,由此預防AGA;另一方面通過抑制糖原合酶激酶(GSK-3b)降解β-catenin,促進β-catenin在胞質中積累,從而促進毛乳頭細胞中Wnt/β-catenin的下游通路。β-catenin在胞質中持續積累后進入細胞核,與T-細胞因子/淋巴增強因子結合因子(TCF/LEF)家族成員作為轉錄的共同激活因子,從而引起毛發生長所需的基因表達,達到促進毛乳頭細胞的存活、增殖和分化的目的,起到調控毛囊生長周期的作用。
推薦閱讀:中國科學美容期刊投稿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