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目的 探討血清尿酸(UA)水平評估結腸癌病人淋巴結轉移的價值。方法 對857例經病理明確診斷為結腸癌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應用Spearman及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分析結腸癌淋巴結轉移相關因素,應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分析血UA作為結腸癌轉移評估指標的靈敏度和特異度。結果 857例結腸癌病人中男性540例,伴有淋巴結轉移114例(21.11%);女性317例,伴有淋巴結轉移78例(24.61%)。單因素相關分析顯示,結腸癌病人淋巴結轉移與血清UA水平、腫瘤直徑、癌胚抗原水平、血肌酐(Cr)水平相關(Z=-5.291~4.080,P<0.05)。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UA水平、腫瘤直徑、癌胚抗原水平是影響結腸癌淋巴結轉移的獨立危險因素(OR=0.922~1.007,P<0.05)。血清UA水平評估結腸癌淋巴結轉移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764,截斷值為222.55 μmol/L時診斷靈敏度為72.4%,特異度為65.6%。結論 血清UA水平是影響結腸癌病人淋巴結轉移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清UA水平檢測可能對結腸癌病人腫瘤轉移的評估起到一定作用。
[關鍵詞] 尿酸;結腸腫瘤;淋巴轉移;危險因素
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全球惡性腫瘤第4位,死亡率位居第2位[1]。2015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每年新發病例37.6萬,死亡病例19.1萬[2]。近年來隨著結直腸癌篩查的普及、檢查和治療水平的提高,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率、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有明顯提高。尿酸(UA)是人體內核酸嘌呤的代謝終末產物,在人體內主要以尿酸鹽的形式存在于細胞內及細胞液中,其含量與嘌呤食物的攝入及體內核酸的分解代謝有關,且受生活方式、年齡等因素的影響。UA生成與排泄的平衡維系著機體內血UA水平穩態,平衡失調則會導致高尿酸血癥[3-4]。流行病學數據顯示,近20年來我國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至少增加了10倍,約有1.2億病人,且有年輕化趨勢[5]。現有研究結果表明,血清UA水平的升高與腎臟損傷、心血管系統疾病、肺癌及腸道屏障的損傷等密切相關[6-8]。多項研究表明,血清UA水平的升高是惡性腫瘤發生及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9-11]。且UA的促炎特性在癌癥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3]。本研究探討血清UA水平評估結腸癌病人淋巴結轉移的價值,以期通過控制血清UA水平改善結腸癌病人預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胃腸外科收治、經手術治療并術后病理確診結腸癌病人857例,收集其臨床及病理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腫瘤最大直徑、腫瘤位置、有無淋巴結轉移以及手術前血清UA、總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肌酐(Cr)、尿素氮(UN)、癌胚抗原(CEA)等檢查結果。所有資料通過電子病歷系統收集。按2010年WHO消化系統腫瘤組織學分類標準進行結腸癌診斷及分級,所有病人均為初次診斷結腸癌,未經過任何治療,并且排除原發性痛風、高尿酸血癥、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傳染病、肝腎功能不全及其他惡性腫瘤病人。
1.2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首先應用Kolmogorov-Smirnov法對連續變量進行正態性檢驗,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結果以[AKx-D]±s形式表示,數據間比較采用t檢驗;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結果以M(P25,P75)形式表示,數據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將單因素相關分析結果中結腸癌有無淋巴結轉移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納入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應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法分析與結腸癌淋巴結轉移相關的可能因素。應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分析血UA作為結腸癌轉移評估指標的靈敏度和特異度。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結腸癌有無淋巴結轉移組臨床特征比較
本文857例病人中伴淋巴結轉移組(B組)192例,無淋巴結轉移組(A組)665例,伴淋巴結轉移組血清UA、CEA及血Cr水平明顯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組(Z=-5.291~-2.430,P<0.05),腫瘤直徑≥5 cm病人構成比較無淋巴結轉移組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80,P<0.05)。見表1。
2.2 結腸癌淋巴結轉移的危險因素分析
將上述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差異的變量納入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中,以腫瘤直徑、血UA水平、血Cr水平及CEA水平為連續性變量,因變量設定為結腸癌是否發生了淋巴結轉移,是=1,否=0;連續性變量以原始數值形式納入分析中,以OR值>1.000為危險因素,OR值≤1.000為保護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腫瘤直徑與結腸癌病人淋巴結轉移的發生呈負相關(OR=0.922,P=0.035),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腫瘤直徑每增加1 cm,結腸癌發生淋巴結轉移的風險就降低7.8%。而血清UA、CEA水平則與結腸癌病人淋巴結轉移的發生呈正相關(OR=1.007、1.004,P<0.05),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血清UA水平每增加1 μmol/L,結腸癌病人發生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將增加1.007倍;血清CEA水平每增加1 μg/L,結腸癌病人發生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增加1.004倍。各相關因素的相對危險度及其95%CI見表2。
2.3 血清UA、CEA水平及腫瘤直徑作為結腸癌淋巴結轉移評估指標的價值
分別以血清UA水平、CEA水平和腫瘤直徑為指標繪制ROC曲線。以血清UA水平評估結腸癌淋巴結轉移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764,其截斷值
為222.55 μmol/L時診斷靈敏度為72.4%,特異度為65.6%。血清CEA水平評估結腸癌淋巴結轉移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579,截斷值為5.23 μg/L時診斷的靈敏度為44.3%,特異度為70.8%。腫瘤直徑評估結腸癌淋巴結轉移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440,截斷值為2.75 cm時診斷靈敏度為96.4%,特異度為8.5%。見圖1。
3 討 論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血清UA水平與直腸癌等惡性腫瘤存在相關性,血清UA水平增加是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獨立危險因素[12-15]。CHENG等[16]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癥是直腸癌淋巴結轉移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而血清UA水平是食管鱗癌、鼻咽癌、口腔鱗癌等腫瘤預后不良的獨立預測因素[17-18]。本文研究檢測了結腸癌病人未經治療時的血清UA水平,結果顯示,與無淋巴結轉移的結腸癌病人相比,伴淋巴結轉移的病人血清中UA、CEA及Cr水平明顯升高,腫瘤直徑≥5 cm者構成比較小。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血清UA、CEA水平及腫瘤直徑與結腸癌轉移存在相關性。血清UA水平與結腸癌病人淋巴結轉移的發生呈正相關,是一項重要的結腸癌病人淋巴結轉移的預測指標。
推薦閱讀:醫學類sci期刊有多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