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目的:探究優質護理對產婦產后睡眠質量及抑郁狀況影響分析。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重慶市渝北區人民醫院收治的剖宮產產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雙盲法隨機分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給與對照組產婦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產婦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辦法,比較2組產婦護理前后焦慮評分與睡眠質量變化。結果:護理前,2組間產婦焦慮評分與睡眠質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睡眠質量與焦慮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剖宮產產婦實施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其負面情緒,同時提升其睡眠質量,進而提升其生命質量,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優質護理;產后抑郁;負面情緒;睡眠質量;護理效果
產婦在分娩后因為新生兒哭鬧、角色轉變、母乳喂養不順、產后不適等原因,導致情緒不佳,易出現產后抑郁,產婦臨床表現為悲觀絕望、煩躁不安、多慮、情緒低落等,降低睡眠質量,不利于產后恢復及新生兒生長發育。因此需要給予有效的干預促使產婦保持良好的心態,提高睡眠質量[1]。現將個體化心理干預用于產褥期產婦,以探尋其在改善產婦產后抑郁狀況、提高睡眠質量中的作用。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重慶市渝北區人民醫院收治的剖宮產產婦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雙盲法隨機分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中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26.54±1.18)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23±0.18)周;經產婦13例,初產婦27例。對照組中產婦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28.65±0.14)歲;孕周39~40周,平均孕周(40.56±0.56)周;經產婦15例,初產婦25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病情觀察、相關知識講解、保持病房干凈及生命體征的檢測。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健康教育護理,具體方法為:1)建立健康教育小組,給產婦及家屬分發健康手冊,采用集中多媒體學習方式向產婦介紹相關知識,包括疾病產生的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對圍手術期的注意事項和相關護理進行健康指導,如耳部要保持干燥,對于耳部油脂分泌旺盛者要用棉簽清理耳部。醫護人員需積極耐心的融合到產婦的疾病管理中,提高產婦的健康教育程度[2]。2)心理護理:a.醫護人員耐心與產婦進行交流,多關心、體貼產婦,傾聽她們的心聲,動員家屬多鼓勵她們,從而緩解產婦由心理壓力帶來的不良情緒。說話要注意措辭,不要讓產婦有疑慮,產生誤解,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3]。b.給產婦提供舒適、干凈的住院環境,提供光亮適度的照明,讓產婦有一個好的心情養病。c.醫護人員應做到關愛產婦、尊重產婦,讓產婦時刻有安全感,理解產婦的不合情理的想法。鼓勵產婦多多參加活動和人際交往來分散注意力,從而保持愉悅的心情。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估比較進行PSQI評分,評分值范圍為0~21分,得分越高說明睡眠質量越差。同時在護理前后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對組間產婦焦慮情況實施比較分析,50分以上說明存在焦慮情況,分數越高,焦慮情況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睡眠質量比較 2組產婦入組時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PSQI評分降低,且觀察組降低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焦慮評分比較 2組產婦護理前,組間產婦焦慮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護理后,觀察組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產婦產后的生理、心理狀況。有研究表明,產婦分娩后易出現抑郁情況,對睡眠質量產生影響,不利于身體康復[4],并且對新生兒智力、情緒、認知行為產生不良影響。同時產后抑郁對婚姻、家庭生活造成影響。為改善產婦心理狀態,本研究中,給予觀察組個體化心理干預,通過一系列的護理干預緩解產婦不良情緒,引導產婦保持良好的心態,改善睡眠質量。
研究中,觀察組組SAS評分、睡眠質量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結果可見,個體化心理干預通過與產婦積極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進而了解產婦心理狀態以及產生不良情緒的根源,針對性的給予個體化心理干預,從而減輕產婦不良情感,令產婦具有更好的生理舒適度,從而改善產婦睡眠質量[5]。
綜上所述,個體化心理干預可顯著改善產婦產后抑郁狀況,提高睡眠質量。
參考文獻
[1]黃蘭,黎春婷,黎瑞茵,等.優質護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產婦剖宮產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分析[J].內科,2016,11(3):503-504.
[2]林婷婷.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產婦精神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0):1388-1389.
[3]肖俊華.優質護理對剖宮產產婦圍術期睡眠質量的影響觀察[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8,5(11):1306-1308.
[4]盧雪珍,陳文霞,吳輝霞.Roy適應模式實施心理舒適護理在產后抑郁癥產婦中應用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22):168-171.
[5]蔣素瓊.手術室優質心理護理對剖宮產術后產婦恢復方面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2019,17(26):109.[1] 2
推薦閱讀:舒適護理論文投稿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