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本篇口腔論文研究新凈界對COPD患者發生口腔真菌感染的治療意義, 新凈界噴涂口腔可以減少口腔中細菌數, 抑制細菌生長, 保持口腔清潔。且可以有效殺滅口腔真菌感染時的常見病原體, 使用簡單方便, 無藥物不良反應, 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實用口腔醫學雜志》(雙月刊)1985年創刊,是由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主辦,主編為著名口腔醫學專家趙銥民教授。大16開全彩色印刷,正文128 頁。雜志自創刊起,始終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學術水平的辦刊宗旨,堅持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在學術上,提倡創新、科學求實,堅持臨床與基礎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雜志以內容新穎、豐富、實用性強、信息量大而深得讀者的好評,在口腔醫學界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力及較高的知名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呼吸內科常見病, 目前急性期的治療方法包括靜脈滴注及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 慢性緩解期的治療方法是長期吸入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或丙酸氟替卡松), 而COPD患者多為高齡人群, 多有長期大量吸煙史, 可能存在多種合并癥, 免疫力低下, 且在治療時常未做好及時漱口, 因此, 在COPD的治療過程中極易發生口腔真菌感染。目前, 針對口腔真菌感染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局部使用抗真菌藥物[1-8], 其療效已經得到臨床證明。現本科使用新凈界含漱液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 與局部使用抗真菌藥物對比, 二者療效無顯著差異, 證明新凈界含漱液在治療口腔真菌感染方面安全有效, 且使用時簡單方便。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3 年 1~12月的COPD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100例,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50例, 對照組中, 男27例, 女23例; 年齡50~70歲。觀察組中, 男26例, 女24例; 年齡51~72歲。 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潰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標準 口腔真菌感染以2007年中華急癥與危重學會發布的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修訂版)[2]作為依據。病原學檢測方法:所有100例患者均留咽拭子標本, 標本按照臨床醫療操作常規留取。真菌培養及鑒定均按臨床檢驗常規進行, 所有100例患者均有口腔破潰、白斑或咽峽疼痛, 查咽拭子培養找到真菌, 均查胸部 CT 或胸片除外肺部感染病灶。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每天餐前、餐后、睡前行常規口腔護理后以制霉菌素凝膠涂抹口腔潰瘍面, 2次/d;治療組在常規口腔護理后予以新凈界噴涂整個口腔, 噴涂后5 min內禁食、水。每日晨起、三餐后及睡前各1次。
1. 3. 2 觀察兩組口腔黏膜反應:在充足的光線下, 觀察口腔1次/d, 記錄口腔黏膜有無白斑、潰瘍、潰瘍面積、數量等資料。采用相同時段咽拭子培養和咽拭子涂片查真菌, 觀察并比較相關臨床指標。
1. 4 療效判定標準 按治療觀察期限(3、7 d)、潰瘍程度和療效綜合統計治療情況, 療效標準分為顯效:治療后3 d, 潰瘍基本愈合, 治療7 d完全愈合; 有效:用藥治療后, 潰瘍面積縮減50%以上;無效: 治療7 d癥狀無明顯改善。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提示新凈界和制霉菌素凝膠一樣, 對于COPD患者發生口腔真菌感染時有治療意義。見表1。
3 討論
正常情況下, 人體口腔內存在多種細菌, 相互依賴而相互平衡, 而對于COPD患者, 病程中需要長期使用激素, 故其免疫力低下, 極易發生口腔真菌感染而致口腔潰瘍, 此時口腔真菌感染時常見感染菌多為酵母菌, 最常見的為白假絲酵母菌[3], 此時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真菌藥物如氟康唑、制霉菌素等, 新凈界是一種口腔消毒噴霧劑, 是以生物工程制品——溶葡萄球菌酶為主要成分, 輔以溶菌酶、醋酸氯己定。可有效殺滅腸道致病菌、化膿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和溶血性鏈球菌, 主要用于口腔、咽喉部的消毒。使用新凈界進行口腔噴霧, 不僅操作簡單, 而且可使口腔保持較清新的味道, 調節口腔各類菌群的平衡, 同時對各種致病菌起到積極的抑制作用, 降低了口腔炎的發生, 提高了口腔護理的質量, 減輕了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