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微創手術,顧名思義就是微小創傷的手術。是指利用腹腔鏡、胸腔鏡等現代醫療器械及相關設備進行的手術。文章發表在《中國醫藥導刊》上,是省級醫學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微創小切口 腫脹麻醉 大汗腺
腋臭,臭汗癥是指分泌的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經分解后產生臭味。臭汗癥多見于多汗、汗液不易蒸發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窩、腹股溝、足部、肛周、外陰、臍窩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窩臭汗癥最為常見。
目的 觀察微創小切口治療腋臭的效果,總結其臨床使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腫脹麻醉下腋窩小切口微創手術治療腋臭患者54例,均采取在局部腫脹麻醉下行1.0cm長切口,用剪刀銳性分離腋毛區皮膚與皮下脂肪層,切斷大汗腺導管及破壞汗腺組織,并加壓包扎,觀察分析其治療效果。結果 54例病例中,53例腋下臭味完全消失而治愈,1例遺有輕度異味。結論 微創小切口治療腋臭,具有療效肯定,創傷小,恢復快,愈合后不留明顯瘢痕的優點,可作為腋臭治療首選術式。
本文通過觀察微創小切口治療腋臭的效果,總結其臨床使用價值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腫脹麻醉下腋窩小切口微創手術治療腋臭患者54例,男20例,女34例,年齡在17~49歲,平均年齡在32.5歲,曾有治療史6例,占11.1%,其中使用皮下注射治療1例,電離子法或激光治療1例,手術4例。均采取在局部腫脹麻醉下行1.0cm長切口,用剪刀銳性分離腋毛區皮膚與皮下脂肪層,切斷大汗腺導管及破壞汗腺組織,并加壓包扎,觀察分析其治療效果。
1.2 手術方法
術前剃除腋毛,患者取仰臥位,雙上肢外展,雙手置于頭頂后部,充分暴露腋三角區,用碳素筆梭形標記腋毛區邊緣,常規碘酒酒精消毒,取腋窩標記線后邊緣中部皮紋鄒襞明顯處切口長約1cm,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40ml+生理鹽水100ml+腎上腺素注射液0.5ml局部浸潤麻醉,使術區腫脹,皮膚變白變硬,此時皮下間隙增大,毛細血管收縮,利于術中分離及減少出血,從切口沿標記線范圍下沿皮下組織淺層用剪刀銳性分離,達到標記范圍稍外側0.5cm,盲視下將皮瓣剪成全厚皮片厚度,手術要求切斷汗腺導管,破壞汗腺腺體,無需去除過多皮下組織,用刀柄從皮外擠壓皮下積液、部分毛囊及汗腺組織[3],1號線縫合切口2針即可,無需沖冼術創及放置引流條,無菌棉墊包扎,再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固定24小時,酌情應用抗菌素1-2次,解除彈力繃帶后可適當活動雙肩關節,術后10天拆線,切口愈合基本良好。
2 結果
醫學論文發表范文推薦:臨床資料 筆者從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間共診斷有明確顱外傷史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齡1~58歲,平均16.5歲。其中車禍傷10例,墜落傷6例,重物擊傷4例。外傷后有短暫性昏迷者6例。外傷至偏癱出現時間為:外傷后立即出現者7例,傷后3~12 h 6例,傷后13~24 h 4例,傷后>24 h 3例。右側
54例病人術后切口隱蔽,幾乎無瘢痕,根治效果好,術后恢復快,愈后無其他不適,隨診3個月-1年,平均6個月,除1例仍有少許異味,1例皮下積液外均異味消失,切口瘢痕不明顯,外觀良好,腋窩仍有稀疏腋毛生長或無毛發,但觸摸時腋部皮膚感覺較差,治愈率達98%。
3 討論
3.1 微創手術治療腋臭的預防措施及注意事項
3.1.1 治療的關鍵在于如何準確并徹底地分離皮下組織,并進行徹底的清刮 本文中采用對發生壞死的20~30m,以此麻醉方式,對皮下組織與浸潤注入真皮下層,尤其類似呈現浸潤型的腫脹,通常麻醉效果教好,分離簡便,同時能有效預防損傷血管與神經。臨床上最初的治療方法,采用盲目追求微創的“針孔手術”,以小針刀對皮下進行分離,在僅費材料的同時,難以徹底破壞及清除清大汗腺,往往引起再次復發率相對加增高。應注意實際操作中結合清刮,將殘留的腺體組織徹底清除出來,阻礙其修復,達到最佳的根治目的。
3.1.2 注意在操作中存在個體差異
從患者的性別、年齡、腋毛范圍、皮膚厚薄、腋窩形態等方面比較均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因此,手術中需要因人施治,并在治療后使腋毛區成為全厚的皮片,一般來說,過厚代表著治療未徹底,而過薄則代表可發現壞死或皮瓣青紫。曾有治療史的患者大部分發生皮膚粘連及纖維化,在局部的瘢痕發生改變后,應需要高度警惕操作中并發癥發生。
3.1.3 及時及早處理并發癥
術后應注意常規加壓包扎12~24h(僅占5%),無預防血腫積液。避免在1周內進行劇烈活動,盡量減少出汗及使腋部與皮膚磨擦;手術途中應注意不可清刮過度,會導致術后皮膚出現微循環的障礙或發生張力性水泡,若皮膚出現有破潰糜爛,應該及時并及早進行對癥處理,但此法的愈合效率較慢,術后積滿瘢痕攣縮或局部硬結,術后2周后應使用鹽安奈德進行封閉治療,l~2次,加以局部熱敷,并給予患者口服Vitc和Vitb等藥物輔助治療[4],約持續2~3周,術后還應短期內盡量保持上臂呈現外展姿勢,防止腋區皮膚攣縮或皺褶。
綜上所述,微創小切口治療腋臭,具有療效肯定,創傷小,恢復快,愈合后不留明顯瘢痕的優點,可作為腋臭治療首選術式。
醫學期刊發表須知:中國醫藥導刊》我國醫藥行業的技術交流和企業及產品的宣傳具有行業主流強勢媒體的功能。多年來,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管理和領導下,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領導的支持和編輯部全體同仁,作者和讀者共同努力下,近10年來《中國醫藥導刊》一直高質量按時出版......
參 考 文 獻
[1]蔡景龍,馬玲,李東.等腫脹麻醉技術的臨床應用[J].中華醫學美容雜志,1998,4(3):186-189.
[2]李軍,王珊,葉慶俏.微波治療腋臭40例療效觀察[J].第三軍醫大學報,2003,25(2):115.
[3]徐正新,趙永寬,張鳳蕓.微創手術治療腋臭[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1):123-124.
[4]李菊妹,劉小舒,王屋金,等.腋臭手術范圍與療效相關性的初步探討[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5,21(3):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