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機械制圖的課程內容、教學模式等已不能滿足智能制造對人才的需求,機械制圖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機械制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三融合策略,即教學內容實現傳統機械制圖與三維設計軟件相融合,教學模式采取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融合,實踐教學采用綜合測繪與數字化設計相融合,實踐證明學生主動意識增強,教學效果良好,對智能制造背景下機械制圖的教學提供改革思路。
關鍵詞:智能制造;機械制圖;教學改革
0 引言
隨著新一輪科技和產業的變革,智能制造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趨勢和我國制造業的發展需求,而“智能生產”是智能制造的主題之一,要實現智能生產,除了要具有系統化結構化的專業知識之外,現代設計軟件的應用、信息技術的應用等也必不可少,這些因素的有機融合才能實現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因此,學校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補充和調整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和“智能+教育”以滿足智能制造的發展需求。
機械制圖是機械專業學生較早接觸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它對學生的制圖識圖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工程素養、創新精神等方面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為后續相關課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為適應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本文提出以機械制圖為載體,以三維設計軟件為工具,以混合式教學為教學模式,強化數字化設計、師生互動、實踐教學,努力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將傳統機械制圖改造升級為具有信息時代特質的特色課程。
1 智能制造背景下機械制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①智能制造的發展下,智能工廠對機械專業人才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機械工程師不僅需要具備傳統的機械學科知識與專業技能,同時利用三維設計軟件完成產品設計的知識和能力也必須具備。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更新機械制圖的教學內容以滿足機械工程師職業崗位對設計制造信息化的知識、技能、能力要求,是高校提高專業競爭力和畢業生就業質量的必然選擇[1]。
②學生的自身特點變化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時代的差異,目前“00”后的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自信而張揚,自我約束較弱,且容易自我為中心,對電子產品喜愛且操作比較嫻熟[2]。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普遍認為課程缺乏吸引力,枯燥乏味,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較低,有效聽課率較低,學生對機械制圖的掌握和教師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根據學生的特點調整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③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隨著智能制造的提出,企業的用人標準和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在眾多企業中,機械制圖在圖樣表達時也從二維平面圖向三維空間圖形轉換,目前學校與企業、社會多元協同教學仍然比較缺乏,企業對機械專業學生的能力需求得不到滿足,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還需加強,機械制圖的課程內容與實踐結合不是很緊密。因此,有必要對機械制圖要進行一些改革和探索以滿足企業和社會的發展需求。
2 智能制造背景下機械制圖三融合教學研究
2.1 整合教學內容,實現傳統機械制圖與三維設計軟件相融合
我國高校在機械制圖與三維設計軟件相結合的過程中大都采用“外掛式、分段式、融合式”等方式[3]。隨著三維軟件的迅速發展,在機械制圖與三維軟件如何相融這一問題上也有各種方式。
為此,我校進行了兄弟院校和企業走訪,吸取優質經驗,提出的教學方案是:以機械制圖為載體,三維設計軟件NX為工具,使機械制圖與三維設計軟件NX完全融合,建立制圖的知識傳授與三維軟件操作的技能訓練并重的教學形式,將傳統機械制圖中由“二維向三維”這一“讀圖”過程利用三維軟件進行實現,再利用軟件中的制圖功能實現“三維到二維”的表達。
推薦閱讀:中國機械工程期刊投稿周期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