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下面是兩篇機械工程制圖類投稿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機械制圖組合體三視圖教學分析,針對教師相關課程研究提出了教學效果的方法。第二篇論文介紹了機械制圖教學與學生基礎制定教學措施,就如何根據學生基礎制定教學措施進行機械制圖教學探討,以達到以學生學習基礎制定教學措施。
《機械制圖組合體三視圖教學分析》
摘要: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其中,組合體三視圖是機械制圖課程的重難點,其對學生的空間聯想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除此之外,機械制圖還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認真仔細的習慣。因此,本文分析提出,教師需要進行相關的課程研究,總結出可以提升教學效果的方法。
關鍵詞:機械制圖;組合體;三視圖;教學研究
學習機械制圖組合體三視圖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養成嚴謹的工作態度。由于其學習難度較大,很多學生不能快速掌握,教師要根據教學情況,采取結合多媒體等方法,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相關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一、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
機械制圖學習任務較重、課程較難,而組合體三視圖的學習是整門課程的基礎,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在課程開始時就要讓學生明白其重要性。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創設較為真實的情景,設立一些任務或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這利于調動其積極性、激發求知欲。例如,某工廠的一個損壞零件需要重新加工,應該如何通過機械制圖來完成修復。教師通過真實的問題引出課程的主題,喚起學生的相關知識儲備,并在此基礎上深入學習、發展能力。這樣,促使學生不僅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后續課程,而且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貫通新舊知識、拓寬知識體系。
二、利用多媒體動畫教學
通常來說,組合體都比較復雜。傳統教學是通過ppt或黑板來呈現圖片,讀圖步驟掌握起來較為容易。但是,學生僅靠讀圖很難在腦海中搭建組合體,特別是難以進行細節上的聯想。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將組合體的各個角度及細節演示出來,將抽象的二維視圖變得具體化,如通過組合體拆分動畫幫助學生加深對組合體結構的理解,通過動態展現三視圖讓學生的作圖思路更加清晰,進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內容,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
三、制作模型,直觀學習
很多學生在學習組合體三視圖畫法時,很難想象出其構造,這是機械制圖課的難點。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手制作相關模型,提高學生的興趣及動手能力,把平時難以想象的組合體進行具體化。教師用學生制作的模型代替原本的教學資料,讓學生進行觀察和討論,其間適當地給予提醒和點撥。同時,也可將學生分組進行組合體三視圖繪制,并讓他們討論總結作圖過程和相關學習方法,教師在課程最后進行指導和總結。教師還可以組織對學生制作的模型進行評比獎勵,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
四、及時鞏固與練習,加深理解
課堂學習是掌握知識的關鍵,但僅靠課堂的幾十分鐘,學生很難掌握全部內容。即使內容掌握得很好,在實際繪圖時也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課后練習不容忽視,必須進行及時的鞏固和練習。為了解決學生遺忘知識或者對難點理解不深入的問題,教師可以對課程重點進行總結,錄制成網課,以方便學生課后及時進行查漏補缺。教師可以適當安排鞏固作業,在學生完成作業之后,及時批改和總結點評,點評內容包括學生對課程的評價及學生的自我評價。除此之外,教師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課程教學剛開始時以鼓勵為主,以增加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五、小結
機械制圖的組合體三視圖是機械類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根據課程的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互聯網及多媒體教學方法,將兩者結合起來取長補短。通過對教學方法的研究,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學習,而不是像以前一樣被動灌輸,進而培養學生的能力,以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延靈.機械制圖組合體三視圖教學研究[J].職業,2014(21).
[2]王瑞雪.繪制組合體三視圖的教學策略設計[J].職業,2017(4).
[3]許啟磊.中職機械制圖組合體三視圖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8).
作者:李培英
《機械制圖教學與學生基礎制定教學措施》
摘要:隨著新課改深入的實施,教學模式有了極大的創新與轉變,教學理念也隨之得到了完善與創新。本文就如何根據學生基礎制定教學措施進行機械制圖教學探討,以期對提高機械制圖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機械制圖教學;學生學習基礎;教學
機械制圖是機械專業學生的重要學習內容,其教學質量受到廣泛關注,教師也在不斷探尋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為此,探析以學生基礎制定教學措施,對于提高機械制圖教學質量尤為重要。
一、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機械制圖基礎
以學生基礎為導向開展創新型教學,教師除了應以學生本體為導向外,還應深入了解學生與理論之間的關系,在明確學生機械制圖知識掌握程度基礎上,合理規劃教學內容,使學生可以更好理解專業知識,達到以學生學習基礎制定教學措施的目的。
二、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學生的學習需求源于其機械制圖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機械制圖教學時,應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需求,并結合需求開展有效的教學。例如,教師在講解機械制圖方法時,有些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到位,有些學生則對實踐操作及落實步驟存在疑惑。基于此,教師應采用提問等方式,與學生構建良好的課堂互動環境,從而及時掌握學生學習需求,落實機械制圖教學根據學生基礎制定的目標。
三、教師應重視學生學習特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機械制圖教學課程存在學習氛圍不濃郁、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和對書本知識提不起興趣等問題。同時,由于教師在進行機械制圖教學時,只注重書本知識和既定教案安排,不重視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個性需求,導致機械制圖教學與學生基礎產生偏差,無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基于此,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基礎,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展開課程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事物主體具備一定“趣味性”是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前提。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特點,探究機械制圖教學中的趣味性,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積極引導,促使學生在機械制圖知識的海洋中徜徉,并有效落實機械制圖教學根據學生基礎制定教學的目標。
四、教師應通過創新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
在進行機械制圖教學時,教師為了使教學內容更好地圍繞學生的學習基礎展開,可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創新型教學模式,使教學與學生學習基礎有效結合。例如,教師在進行“繪圖基礎”教學時,可利用微課為學生創設自主導學綱要,并結合學生學習基礎合理規劃微課內容。例如,將學生導讀模塊按照難易程度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學生可依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某一微課模塊,當該模塊學習內容得以落實后,再挑戰更有難度的內容,從而達到循序漸進掌握機械制圖知識的目的。
此外,由于微課是基于信息技術發展而來的創新型教學模式,且每節課時只有5~10分鐘并支持在線、下載觀看,學生可隨時打開網絡進入微課課堂學習機械制圖知識,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達到以學生為基礎的機械制圖教學目的。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與微課結合的方式,促進機械制圖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基礎制定教學的措施得以更加高效的落實。
例如,教師在利用微課向學生布置自主學習目標的同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開展討論、共享學習資源,并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仍無法掌握的知識點、疑問進行記錄,在課堂上反饋給教師,教師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問題及知識點掌握程度開展教學,從而使機械制圖教學根據學生學習基礎制定教學的目的得以順利落實。綜上所述,機械制圖教學為了做到以學生基礎為導向制定教學內容,應在以學生學習基礎為課程導向基礎上,加之創新型教學模式與先進教學理念,促使學生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可達到提高機械制圖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曉寧.機械制圖教學如何根據學生基礎制定具體教學措施[J].科技視界,2014(1).
[2]張曉春.項目教學法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黑龍江科學,2014(12).
作者:董華麗
推薦閱讀:《國外內燃機車》是由中國北車集團大連機車研究所主辦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