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范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計算機應用時間:瀏覽:

  論文摘要:計算機應用是研究計算機應用于各個領域的理論、方法、技術和系統等,是計算機學科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的邊緣學科 ,是計算機學科的組成部分。本文針對當前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人才培養與市場脫節、課程體系陳舊不適應企業和社會需求、缺乏辦學特色等問題,提出了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路,即: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行動導向的學習。文章發表在《中國新通信》上,是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 人才培養模式 問題 對策

  計算機應用分為數值計算和非數值應用兩大領域。非數值應用又包括數據處理、知識處理 ,例如信息系統、工廠自動化、辦公室自動化、家庭自動化 、專家系統、模式識別、機器翻譯等領域。

  一、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的計算機教育無論在規模還是質量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但在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現行教育體制和辦學指導思想存在著許多與社會經濟、科技發展不相適應的方面,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一些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以及應試教育、分數教育的思想仍在影響著計算機教育。

  1.人才培養與市場脫節

  現行的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課程體系還是以學科體系為主,強調學科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存在理論知識過多、課程內容老化、教材滯后于技術發展、與社會和企業需求脫節等問題。計算機是一門飛速發展的科學,只有緊跟時代步伐,才能夠真正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2.課程體系陳舊,不適應企業和社會的需求

  計算機應用專業基本上還是沿用傳統的“三段式”教學計劃,教學安排嚴格按教學計劃進行,缺少彈性,也缺乏靈活性;教學內容陳舊,一些早已被行業淘汰的內容依舊出現在教學內容中。另外,職校生由于文化層次較低,在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存在較大難度,在他們身上經常出現看不懂、學不會、學了沒用的現象。

  二、改革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路與建議

  上述問題制約著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教育水平與人才培養的質量。認真分析、總結計算機應用專業教育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適合校情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和發展適應社會經濟和未來科技發展的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職業教育界正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培養真正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要、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筆者認為改革計算機應用人才培養模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以職業能力為核心

  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一項或若干相近職業所必備的本領。職業能力是個體在職業、社會和私人情境中科學思維,對個人和社會負責任行事的熱情和能力,是科學的工作和學習方法的基礎。職業能力包含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部分內容。

  在現代職業教育培訓中,推進素質教育改革,途徑就是實施以職業能力為基礎的教育。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不再是簡單的操作者和實施者,而是具有系統職業能力和職業特長的、全面發展的勞動者和高素質的社會公民,教學內容也不再是靜態的知識和技能,而是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能力本位的觀點真正體現了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的特點。如果說素質教育是普通教育面向未來的選擇的話,那么能力教育則是職業教育面向未來的選擇。而且,能力本位的教育,或者說能力教育,更加強調知識與技能的應用,其著眼點在于能力的創造性發揮,將更進一步強化職業教育的社會功能和教育功能。能力本位的思想將成為未來新文化價值觀的核心,這意味著能力教育在整個職教領域也將具有更加普遍的意義。

  2.以工作過程為導向

  工作過程是企業為完成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是由勞動組織方式、不同的工作內容、工具以及主觀工作能力來決定的。在職業教育中,它是分析復雜工作系統的一個結構化工具,每個職業(專業)都具有其特殊的工作過程,在工作方式、內容、組織以及工具的歷史發展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就是把學習與工作相結合,其實質就是構造基于工作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把工作內容與學習內容相結合作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綜合性改革,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標準、培養條件、培養途徑及機制的全面改革與創新。

  計算機應用系統分析和設計是計算機應用研究普遍需要解決的課題。應用系統分析在于系統地調查、分析應用環境的特點和要求,建立數學模型,按照一定的規范化形式描述它們,形成計算機應用系統的技術設計要求。應用系統設計包括系統配置設計、系統性能評價、應用軟件總體設計以及其他工程設計,最終以系統產品的形式提供給用戶。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發表須知:《中國新通信》于1999年創刊,曾用刊名:中國數據通訊網絡;中國數據通信。該刊郵發代號為2-76,國外代號:1427M。于2005年被科學技術協會評為優秀期刊,2006年1月改名為《中國新通信》,每月出版2期,每月5日、20日出版。

  參考文獻:

  [1]劉長生,唐歆瑜等.計算機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學與教育信息化,2008(3).

  [2]李殿勛.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0).

  [3]蔡啟茂,袁美華.職業院校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2007(17).

  [4]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英吉沙县| 洪泽县| 兴文县| 道孚县| 葵青区| 寿宁县| 积石山| 衡阳县| 英德市| 偏关县| 金坛市| 昔阳县| 淮滨县| 彩票| 新郑市| 镇巴县| 临潭县| 太康县| 澄迈县| 芮城县| 绍兴县| 乌苏市| 辛集市| 建始县| 嘉定区| 乐昌市| 临汾市| 莲花县| 吴桥县| 时尚| 外汇| 什邡市| 宁津县| 烟台市| 玛纳斯县| 中山市| 肇庆市| 娱乐| 皮山县|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