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我國現行的經濟結構下,電網企業的高效、有序運行對于保證國家安全和民生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大數據對電網企業傳統供應體系各方面的影響不容忽視。本文將大數據分析法與電網企業傳統的供應體系相結合,進行更加高效、有序的智慧供應鏈體系構建研究。
1.引言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與大數據平臺的發展,許多新型概念應運而生。智慧供應鏈就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種全新概念,是我國電網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智慧供應體系的工作原理較為復雜,其中,智慧供應鏈利用大數據平臺分析數據,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供應計劃;而用戶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商品的訂購工作,通過智慧的渠道實現產品的經銷。
在我國現行的經濟結構下,電網企業的高效、有序運行對于保證國家安全和民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有必要將傳統的供應體系與現代化的技術和概念相結合,構建更加高效、有序的現代智慧供應鏈體系。
2.大數據分析法
2.1 大數據的概念
在信息技術中,大數據指使用現有的數據庫管理工具或傳統應用程序很難處理的大型而復雜的數據集。大數據與以往數據的區別為大容量、高速率與多樣性。大數據分析法是一種運用數學和統計學分析海量數據的方法,大數據與分析法相輔相成,離開分析法的大數據僅僅是一堆數據,而不進行數據分析的分析法也只是一些數學和統計工具。大數據與分析法的結合可以加深我們對信息的認識,并將信息轉化為商業智能。
2.2 大數據對電網企業供應體系的影響
(1)對采購的影響。大數據在供應鏈采購環節主要包含分析供應商特點、產品特點,選擇貨源渠道,進行供應商的談判以及供應商的整合。
在采購環節應用大數據分析最基本的是改善訂單流程,在采購流程中利用分析法來管理訂單流程:一是訂單到現金環節,處理生產與運行在內的訂單,另一個是采購到付款環節,包括向供應商采購及付款,并進一步改善采購流程。此外,能夠實現供應鏈的標準化與統一化。電網企業在全國各個地區實行統一的招標采購流程,實現了標準化與統一化。
(2)對生產管理的影響。企業運用大數據分析法在生產制造環節可以提高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及勞動利用率等。目前已經有很多企業運用大數據分析法進行庫存管理、優化庫存量、優化日常維護與設施選址。
目前大數據分析法在生產力和產品質量方面具備應用前景,如今已經有企業運用大數據分析法,每天進行經營業績分析,并運用分析實時檢測產品質量,逐步實現數據分析的實時性與規模化,進入“數字工廠”。此外,還可以運用大數據分析法優化勞動力,以降低生產成本并同時保持服務水平。
(3)對物流的影響。大數據分析法對物流的影響體現在:
1)運輸路線優化。運用大數據分析法預測貨量需求,通過合并路線降低成本、拆分路線提高時效、新建中轉優化成本等方面進行運輸路線優化。從時效、裝載率、費用等角度出發,整體優化倉庫之間、倉庫與終端之間的運輸路線,從而降低運輸成本、減少客戶等待時間、提升車輛裝載率。
2)考慮物資供需狀況、運輸條件、自然環境等因素,對配送點的位置、數量、直達和中轉的比例進行智能規劃,建立一個有效率的網絡系統,達到費用低、服務好、效益高的目的。
3)利用大數據分析,實現包裹的可視化,加強物流過程中的監控,降低貨損率。
伴隨著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大數據開始影響并推動各個領域發生深刻的變化,催生出許多新的服務和商業模式。一些傳統行業從中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嘗試運用大數據改變企業整個供應鏈的運營模式,并期望基于數據分析做出更加科學化、合理化的決策。但是在大數據分析法的實施過程中,電網企業會遇到諸如員工素質、流程優化等方面的困難,這就需要電網企業做出更多的努力,發揮大數據分析法在供應鏈中的作用。
3.基于大數據分析法構建電網企業智慧供應體系
電網企業與傳統的制造企業有所區別,電網企業主要是對無形的電能進行運輸與分銷,包括輸變電與配電兩個環節。電網企業構建供應鏈運營中心,必須依托企業一體化的信息平臺作為支撐,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移動信息等職能平臺的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智慧化的供應鏈運營與決策中心。其中電力物資供應鏈是基礎,包括電網企業的智能采購業務鏈、數字物流業務鏈以及全景質控業務鏈三個主要方面,目的在于提升電力物資運營的管理能力,為電網企業發展和電網建設提供物質保證;內外部高效率協同是關鍵,要成立一個供應鏈運營中心,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個平臺,這個平臺的包含硬平臺的和軟平臺。軟平臺是指對整個供應鏈體系的設計和機制的構建,該怎么樣去運作;那么硬平臺指的是場景。
物資智慧供應鏈運營過程中的業務主要包括:生產跟蹤管理、倉儲管理以及現場交接管理。生產進度跟蹤管理主要包括計劃管理、數據管理、業務進度以及監督管理;配送過程管理包括對企業的訂單管理,訂單產生的數據進行管理以及配送物資的過程進行管理;現場管理包含:現場業務交接、現場驗收管理、現場發貨管理以及數據統計分析管理等。
智慧供應鏈運營中心的建設路線按照電網企業信息化“一平臺、一系統、多場景、寬渠道、微應用”的要求,充分應用大數據分析法組織電力物資的運營,建設移動數字化平臺,包括風險監控(供應風險、環境風險以及網絡風險)、業務協同、資源統籌、物資分配、協議庫存匹配以及應急管理。
結論:
智慧供應鏈就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種全新概念,是我國電網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將電網企業傳統的供應體系與現代化的大數據分析法相結合,構建更加高效、有序的現代智慧供應鏈體系,并基于數據分析做出更加科學化、合理化的決策,是電力行業的發展要求,也是電網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韋將俊.電網企業智慧采購全景戰略體系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04):223-224.
[2]胡貴彥,楊柳.大數據背景下國網供應鏈運營中心建設研究[J].中國儲運,2021(04):94-95.
[3]張桂.電力物資招標采購管理大數據應用規劃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0(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