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現代化教育方式和執行手段的不斷創新與優化,計算機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相關應用越發的頻繁,同時得到了教師的一致認可。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迎合信息化教育發展趨勢,在日常所進行的課程教學活動中,理當嚴格遵循學生的學科認知發展觀,從學生的數學信息素養培育角度出發,積極采用以“多媒體、互動電子白板”等現代信息教學手段來作為課程教學的輔助工具,借此來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效率,真正意義上實現計算機技術與課程教學工作的雙向結合發展。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小學數學;課程教育;融合發展
引言: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信息教學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和教育行業中,推動著教育行業的新一輪發展。以現如今的小學數學課程教育發展工作為例,作為小學數學課程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期間,如何通過合理方式,將現代化時代下的計算機教學技術與課程教學工作進行有效融合便成為了教學過程中所需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正是基于以上描述背景,針對小學數學教育活動中,如何將計算機技術有效應用其中,并同時將其信息化教學作用進行充分發揮展開綜合論述,僅供參考。
一、積極培養小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精神
眾所周知,在以往傳統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中,學生基本上都憑借單純的機械記憶來掌握相應的基礎計算公式,雖然確實在短時間內可以維持學科學習狀態,但是長此以往必然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不良心理情緒。而只有,以“合作學習活動為中心,以信息化教學手段為紐帶”的課程教學方式,才能切實迎合社會教育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學習精神。其中,計算機教學技術與學科教育的雙向結合,可以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數學課堂學習情境,為學生構建優良課程學習環境,積極并主動融入其中,從而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行充分發揮,實現課程教學工作的信息化發展。
例如,在針對小學數學中幾何圖形課程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好計算機技術中的幾何畫板來進行畫圖。以圓形為例,通過拉動圓形上的任何一點,都可以改變其形狀。當教師進行具體操作期間,學生便可以通過多媒體清楚地看出圓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系。并同時在教師的信息化學習氛圍的塑造中,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討活動,從而拉動學生之間的彼此交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二、降低學習整體難度,拓展學生多元化思維
身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其自身學習思維仍然處于基礎化的轉變方式中,無法從深層次角度去自主思考問題,因而整個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的科學化引導。正因如此,積極降低小學數學課程學習難度、強化數學發散性學習思維便成為了小學數學學科教育發展的未來主流方式。
而計算機信息教學技術和課程教學活動的整體融合發展過程,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拓展數學發散性思維,同時也能將抽象的學科知識內容,變得更加簡便。以便學生吸收和掌握。
例如,在計算機技術中的幾何畫板軟件中,具有一定的動態化畫圖功能,可以將圓形很容易地劃分為很多份,同時也能針對這些圖形進行再次組合,將其拼接成其他形狀,比如長方形。而在此過程中,小學生則可以通過自己親身動手實踐,來進行一系列的信息化操作,借助幾何畫板軟件來針對幾何圖形的變化知識進行清楚性認知,從而加深對幾何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整體認知度,拓展學生的數學學科發散性思維。
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豐富學習資源,將信息教學元素融入其中
數學學科的教學方式、學科素養、學科精神和具體內容,都是歷史沉淀的積累,是推動人類文明更近一步的主要推動力量。尤其是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當正式踏在數學教育發展事業道路的時候,就意味著不僅需要將基礎學科知識進行有效傳遞,同時也要更加注重學生學科素養的提高。并將現代計算機教學技術有效融入其中,從而在信息教學素養的因素影響下,為學生構建更具趣味化的課程學習環境,以豐富學科學習資源為手段,來全面提高并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具體的課程教學與計算機技術相容的過程中,身為小學數學教師,理當針對數學的學科發展進程、學科素養和精神、學科教育美學等具體內容,進行不斷的學習和滲透,以此形成高品質的學科教育發展觀。并同時,在正式進行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將計算機信息教學元素逐漸融入其中,為學生搭建互聯網學習平臺,以便學生能夠更為簡便地去獲得相關學習資源,拓展知識來源渠道,在豐富知識學習方式的同時,實現課程學習過程的高效穩定發展,為切實將信息化教學元素與課程教育工作完美結合奠定牢固基礎。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信息化科技的不斷改變與完善,在原有的基礎上推動了小學數學學科教育工作的信息化發展,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學手段,近些年來被廣泛應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中,對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強化學科信息素養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小學數學學科的信息化發展,不僅在課程教育方式和手段上進行了重點創新,同時也是對學生知識來源渠道和方式的一種延伸,必定能夠幫助學生收獲更多的“新知識、新文化”,實現學生的學科素養與信息素養的綜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康建平.計算機技術對小學數學教育的優化作用[J].科技資訊,2021,19(03):37-39.
[2]康建平.小學數學課堂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0(04):252.
[3]馬曉軍,齊秦.“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智能化教學創新途徑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113.
[4]辛艾桐.關于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思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13(04):29-31.
[5]劉永兵.計算機技術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0):176.
[6]齊學兵.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3):71-73.
推薦閱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現代化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