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師在教學工程中應該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對學生教學的重要性,信息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信息安全
信息技術教育在現階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著重探討如何做好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工作,主要觀點如下:
一、現階段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狀況
由于掌握信息技術是踏入社會參加工作必需的技能,因此,人們對信息技術的關注程度在逐漸的提高。但是由于該學科的學習受社會環境和家庭經濟狀況的制約,同齡學生中計算機相關知識及操作水平相差較大,且信息技術課的課時有限,課堂所能傳授的知識較少,這是現階段限制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重要因素。
二、加強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的建議
1、提高全體師生對信息技術教學的認識程度。
計算機是信息的主要載體和傳播工具,在教育中承擔較重的作用,利用計算機能夠完成相關工作文檔、計算、統計分析等相關任務。要充分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缺乏將使自己成為可怕的“文盲”,不了解信息技術的人將在社會上寸步難行,與社會脫節,無法獨立生存,因此應全面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學會讓計算機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對“信息素養”的敏感性。
培養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主動地、有目的地去發現信息,并能通過有關途徑,如:利用媒體、互聯網、書籍、報紙等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然后將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篩選鑒別,對有用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始階段,通常懷著好奇、興奮的心理,但隨著學習內容的不斷深入,部分內容需要反復的、大量地訓練,極大程度地消減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該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應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索知識的熱情。
科技論文推薦:《中國空間科學技術》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主辦,全面、系統地反映中國航天器工程技術的學術、技術性期刊,它是在原中央軍委副主席聶榮臻元帥的親切關懷下,于1981年6月創刊的。聶榮臻元帥還為期刊親筆題名,并致賀忱“祝中國空間科學技術事業繁榮昌盛,祝同志們取得喜人的成就”。語 言:中文,主辦單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創刊時間:1981,出版周期:雙月,國內刊號:11-1859/V,國際刊號:1000-758X,復合影響因子: 0.557,綜合影響因子: 0.357,創刊時間:1981。28年來,本刊獲得航天系統優秀科技期刊獎勵5次;國防系統優秀科技期刊獎勵兩次;北京市優秀科技期刊獎勵一次;1997年《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在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和國家科委組織的全國第二屆科技期刊評比中榮獲二等獎;2000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和“雙百期刊” 。
三、加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正確理解
由于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和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絡資源。但是一些非法分子也利用網絡傳播的便利性,在互聯網上散布淫穢暴力等不健康內容,給青少年成長造成了極大的干擾和不良影響。因此在完成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任務后,同時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鼓勵學生積極抵制不健康內容的傳播。針對青少年喜愛玩網絡游戲的特點,教師要采取不回避的態度,要對不同游戲區別對待,對健康、益智類游戲,允許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后進行游戲,而對于一些不健康游戲,則明確告知學生禁止的理由。同時為了加強對學生的約束力,營造良好的學習、交流環境,使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勁頭。
四、加強信息技術的創新教育
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二十一世紀需要的是有創新意識、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創造潛力進行挖掘,鼓勵學生勤于思考,突出創新意識的培養,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思考、創新環境和機會,給學生留有更多的思維空間。只有將學生放置在自主學習的環境里,學生才有可能發揮創造性,體驗創新的樂趣。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該學科的教學內容應與其他學科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目標處于一個具體的、現實的環境下。
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體格的強健靠的是運動,思維能力的培養靠的是多思考。一個問題的解決可以從多方面來作手,而這些解決方法都是思考中得來的,不斷的思考對創新思維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出問題,不斷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學習動畫的簡單制作一節時,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完了移動動畫的制作,同學們在老師的激發下,已經非常想自己動手來實現移動動畫的效果,這時不妨提出:要是實現形狀變化的動畫應該怎么做呢?同學們立即緊鎖眉頭,動腦思考起來。學生們在不斷的思維碰撞中,一定會有所發現,創新思維在這樣的碰撞中應運而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科技素質就是學生創新的器,因此扎實的基本功是學生們所必備的,而扎實的基本功是在不斷的練習中獲得的。這又回到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結構上來,主要以學生的練習為主。
總之,21世紀是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將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術教育將會被提上重要的地位。為此,加強對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探討是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