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當前有關審計應用建設管理的新制度措施有哪些呢?我們有應該怎樣倆加強對審計建設管理的新發展呢?不同的審計應用模式對經濟發展等方面有何影響呢?本文做了多方面的分析。
摘要:我國財政收支審計實行的是單一的“上審下”制度,本級審計機關不對本級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監督。但從審計實踐看,審計查出本級政府各部門和下級政府財政部門違反財經制度的問題,有許多是本級政府財政部門造成的;只有對本級政府財政收支進行審計,才能全面深入地反映財政管理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進而從政策制度和管理機制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財政審計,審計研究,審計論文發表
上下聯動是做深財政審計的有效方式
做深財政審計,可采取上下聯動的方式,在財政同級審時,選擇部分專題開展專項審計或審計調查,從更深更廣度的層面揭示問題,提出意見,發揮作用。如:近年來,我市按照統一組織、統一方案、統一處理、統一時間、分級負責的原則,在市縣財政同級審計時,開展了對財政三項轉移支付資金撥付及使用情況、房地產企業納稅情況、代扣代收代征稅款征收管理情況、稅務代開發票等專題進行審計,審計中加強上下相互聯系,各縣區定期上報審計情況,市局隨時了解各縣區審計情況,并將審計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需統一的審計口徑及時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各縣區,使各縣區審計中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
審計論壇推薦:《審計與理財》投稿專業:辟有審計、理財的專家視點及“財經論壇”、審計現場、政府、企業、個人的理財平臺、審計財經業內人士的“工作茶座”、展示廣大讀者文化素養的“文苑”等十多個欄目。
采取“1+N”模式是擴大財政審計效果的重要途徑
財政審計中,如果僅就財稅部門的賬務進行審計,雖然審計涉及內容多、范圍廣,但存在局限性,應本著高效、務實的原則,將財政審計與其他審計相結合,采取“上審下”與“同級審”相結合、“決算審計”與“縣長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部門預算執行審計與部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縣長經濟責任審計”與部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等“1+N”審計模式,由于縣長經濟責任審計中,財稅部門屬于必審單位,所以在對縣長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時,也可將財政決算審計不再單獨立項,同時對財政部門的局機關經費納入縣長經責審計內容,做到“幾場谷子一場打”,即多個審計項目一次進點、同時審計;多個科室及上下級審計機關分工協作、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審計中將財政相關資金安排、撥付情況與其他項目審計內容相結合,進行延伸審計其實際使用情況,將財政審計范圍和內容進一步擴大化;審計后將各項目資料進行共用、成果進行共享,最終按各自分工完成審計任務,并按不同的要求出具幾個成果報告。這樣既化解了審計任務重、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也避免了重復審計、重復處理現象的發生,且能擴大財政審計效果,改變財政審計就賬論賬的傳統審計方式。
積極探索績效審計是拓展財政審計的潛力所在
財政的收支逐步公開化、透明化,財政收支逐步走向規范化,應在審計真實、合法性為基礎,對財力狀況、財政預算管理、財政資金管理、財政管理制度建立及執行、國有資產管理和使用、政府負債、政府投融資平臺搭建等多個方面,并結合政府的工作中心和財政資金安排的重點,延伸審計相關重點項目和重點資金,從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發現和分析問題,進行財政資金績效審計,即:通過審計政府部門和有關單位使用公共財政資金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對政府的政策、行政機構和項目的工作情況進行評估,確定其工作完成情況的好壞;通過對財政和其他管理手段對政府工作進行監督,確定公共資金是否依照有關法律被有效、有成果地使用,進而幫助改善政府的工作,增強責任感,為人民謀利,同時為提高政府和部門績效管理水平發揮建設性作用。
提高干部業務素質是搞好財政審計的堅實基礎
財政審計專業性、綜合性、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難度較大。并且,隨著計算機技術在財、稅部門的廣泛應用,給財政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來,為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保證財政審計工作的質量,應將提高財政審計干部的業務素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每年應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對財政審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內容包括審計的重點、方法和技巧,計算機的應用,績效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存在問題的定性和處理,審計案例交流和點評,審計報告的撰寫和注意事項等等,通過不斷的培訓和總結,大大提高了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為搞好財政審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