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結合的一種活動,目前大學教學存在一些不足,如學生一味的想獲得考試高分數,教師也受制于各方壓力,解決這些問題迫在眉睫,需要細致研究。
1.高校教學中的牽制機制
目前高校教師分層分化機制比較嚴重,是以職稱高低為劃分等級的標準,較高等級的教師會對較低等級的教師以
國內很多高校在以科研為中心,教學也是處于無關緊要的地位,主要的表現是相對的權利、利益是圍繞科研活動來,繞開教學來制定相關的政策,更加看重科研,忽視教學,如職稱評聘、領導崗位、各種獎勵等都體現在科研上。這與大學的宗旨“教學科研服務社會”有些背離。
就教學活動而言,也是如此這一大背景、大體制下的一個縮影。活躍在講臺上的基本以年輕教師為主,年齡大一點的或者說教授、博導或者說學校領導們就很少出現在講臺上,雖然名義上這些人也都有課堂教學任務,但是都被這樣或那樣的辦法給化解掉,一個普遍的做法就是教授領導們附名某門課,與青年教師和講一門課,但實際上完全由青年教師來講授這門課。
課堂青年教師面臨兩方面的夾制,一方來自學生的評分,一方來自教學督導員的評價。客觀上講,作為青年教師,在教學經驗上本身存在一些不足,教授一個班至少要有30人左右,很難讓每一個學生滿意。現在學生由于擴招、獨生子女等的原因使得學生也非常有個性,同時又存在學生保研、獎學金等的競爭,加之教師在考試分數的給予上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會有個高低之分,這些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某些天然的客觀上的矛盾沖突。不難理解江蘇某大學曾出現學生為取得考試的高分數威脅老師的情況。
另一方面,青年教師面臨教學督導員的評價。現在很多高校,主管教學的部門教務處,一方面由于工作人員不足,另一方面可能本身不想得罪青年教師的考慮,于是聘請了教學督導員,來督導青年教師,不可否認絕大多數教學督導員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和指導,但同時也使得青年教師有些顧慮和擔心。
因此從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學青年教師面臨著雙重壓力和兩方面的夾制。導致壓力出現的原因有些幾乎不可能解決的。
2.教學活動的內容與實質
教學活動是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經驗、方法、理念等的一種手段,這其中的哲學矛盾體是教師、學生、教授的內容,聯系的手段是穿插以上三者的方法。教師以自己的個性理念來引導學生,同時學生以自己的個性來影響教師。
重教與學方法、思考方法,輕教與學的內容,應該是今后教學活動的主要宗旨。所教的知識內容本身是有限的,甚至很多年之后是錯誤的、不實用的,過分的強調教與學的內容顯得很沒有遠見卓識。而教與學的方法、思維方式,知識體系理念反而是永恒的和長久的,對學生的未來學習和工作更顯重要,更具有意義。
教學內容更應該注重實用性,而非純理論。純理論的教學會使得學生枯燥無味、缺乏直觀地認識,因此較難記憶、很難靈活運用。而實用性的教學,即常說的案例教學,使得學生更具有學習動力。
教學的過程實際上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互動過程。教學的過程本文認為分為三段式比較好:事情的起因、分析原因(本質)、改正措施。事情的起因可以稱為理論的引出,理論出現的背景;分析原因(本質)可以稱為理論的推導、理論的分析;改正措施可以稱為理論的實際應用、不足。上述三段式教與學的過程符合人的認識過程,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高校教學中的改革建議
按照上述教學過程的內容與實質,本文提出如下改革的建議:
3.1減少大學生對分數的過度重視
保研、獎學金等的評定需要改革,減少對課程成績的依賴。大學生處于學習階段,學習過程還是以獲得舊知識為主,對新知識的創新很少,因此這個過程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技能和技巧水平高低的競爭,對將來從事簡單重復知識技能工作的學生而言比較客觀,但對一些將來從事創新工作的學生而言可能有些不公正。大學期間學生成績的高低,很難表明他們未來的發展情勢。學生等級的評定應該充分考慮平衡和平均,沒有必要將他們劃分等級。讓學生在分數上解放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快樂學習上。
3.2剔除教學體制中的家長制、調動教師的教學潛力
時代的快速發展,涌現出很多的新理念、新設備、新方法,不能保證老教授督導員們一定比青年教師懂得多、教得好,因此根本談不上監督,更應當以平等的地位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對待青年教師,同時與現在所提倡的和諧社會相沖突。教學督導員的名字更應當改一改,不妨改為教學指導員、教學引導員,使青年在心理上得以解放。
青年教師很多是剛剛畢業的學生,與大學生之間具有某種天然的相似性,最能理解在校的大學生,能夠為他們考慮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也很能理解大學生的認知過程,因此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更能換位思考,客觀上更能是學生學得好。
3.3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
現在的大學生很有個性,獲得知識的手段多種多樣,獲得的知識也很豐富,教師在所教授的知識方面很難比所有的學生了解得多、了解的深,因此沒有必要按照以往的上課點名、查考勤,一律考試按部就班的方法,完全可以改變,讓學生解放。學得好的學生,可以免于考試;某些章節已經掌握的學生,可以不用來上課。讓這些人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其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