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大體積砼施工技術要點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工程時間:瀏覽:

隨著城市開發建設規模逐步擴大,建筑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高層建筑也日益增多,大體積混凝土的工程也越來越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重點就是結構裂縫。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控制必須解決兩個主要關鍵問題。其一:混凝土在凝結硬化過程中水泥水化產生的大量水化熱,造成混凝土表面與內部產生的溫度差超過25度,混凝土表面產生拉應力,如該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將造成混凝土表面開裂,即產生溫度裂縫。其二: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因失水而發生干燥收縮,尤其硬化早期收縮大且快,而此時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很低,當混凝土因收縮而產生的極限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此時的極限強度時,混凝土便產生干縮裂縫。因此從結合實際工程情況,總結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技術要點。
工程情況:天錦軒32#、39#樓筏板基礎厚度均為900mm;車庫CK6底板厚度均為500mm。車庫基礎底板按后澆帶分段施工,主樓底板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最大一次砼澆筑量約為1450m3左右(32#、39#樓)。車庫各施工段及每棟主樓底板混凝土均為一次性澆灌完成,以防止冷縫出現。
 
1、施工組織準備
1.1 澆筑混凝土前,鋼筋工程、模板工程的隱蔽驗收及預檢工作均已完成并驗收合格,地泵、混凝土廠家均已提前確定,并有備選方案。
1.2 澆筑混凝土所用操作架搭設完畢并安全可靠;鋼筋上在人員通行處及操作地點要鋪好架高跳板,防止人員踩踏鋼筋。
1.3 混凝土澆筑前組織施工班組進行現場技術交底,落實相關責任人員。
2、混凝土的配置
由于本工程為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對混凝土中各種原材料要進行嚴格的控制。
水泥:由于硅酸鹽水泥及普通硅酸鹽水泥水化熱較高,因此應采用水泥水化熱比較低的礦渣硅酸鹽水泥。
  細骨料:采用中砂,控制細度模數2.4~2.8,含泥量≤1%,泥塊含量≤0.5%。選用平均粒徑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細砂拌制的混凝土可減少用水量10%左右,同時相應減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熱減少,降低混凝土溫升,并可減少混凝土構件的收縮。
  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徑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選用連續級配的5~31.5mm花崗巖碎石,針片狀含量≤10%,含泥量≤1%,泥塊含量≤0.5%。可選用粒徑相對較大、級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較好,抗壓強度較高,同時可以減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從而使水泥水化熱減少,降低混凝土本身的溫升。
  粉煤灰:由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為泵送,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減少水化熱,摻加適量的粉煤灰是必要的。按照規范要求,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大體積粉煤灰混凝土時,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限量為25%以下。粉煤灰對水化熱、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極限抗拉強度均有所降低,對混凝土抗滲、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摻量控制在水泥用量的10﹪以內較好。
膨脹劑:在水泥中加入UEA膨脹劑,利用其在水泥水化過程中產生一定的膨脹應力來補償混凝土的收縮應力。
減水劑:通過減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量而降低毛細孔的數量,避免水從毛細孔中逸出,產生毛細孔張力使混凝土變形而導致造成干縮裂縫
3、混凝土的施工過程控制
3.1砼運輸: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砼離析,水泥漿流失,產生初凝現象。砼運到現場后,及時檢測砼坍落度,驗證具體的運輸時間,超過初凝時間的砼一律不得澆筑。現場砼的輸送以地泵加輸送管道為主,周邊部分也可配以泵車輸送。泵管必須牢固架設,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接頭應嚴密,泵出口處要設一定長度的水平管,為防止操作隨意踩踏鋼筋和鋼筋移位,應架設鋼腳手板作為施工人員通道。泵送砼前,先用適量的與砼內成份相同的水泥漿潤滑輸送管道內壁。泵送過程中,必須保證砼的連續供應,保證地泵的持續作業。
3.2澆筑方法:由于車庫底板混凝土屬于長度較大結構,宜采用一個坡度、薄層澆筑、循序推進、一次到頂的斜面分層澆筑方法,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同時要防止出現冷縫,上層砼的澆筑必須在下層砼達到初凝之前。在澆筑過程中,木工應有專門人員進行看模.
3.3砼振搗:在澆筑過程中,振搗是一個重要環節,振搗手必須經培訓后上崗。在澆筑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間歇時間,上層砼應在下層砼初凝之前澆筑完畢,并在振搗上層砼時,振搗棒下插5cm,消除上下層之間冷縫,確保砼質量。一定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撥,快插是為了防止上層砼振實后而下層砼內氣泡無法排出,慢撥是為了能使砼能填滿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搗過程中,振搗棒略上下抽動,使砼振搗密實,插點要均勻,插點之間距離一般控制在作用半徑的1.5倍,離開模板距離不大于作用半徑0.5倍,采用單一的行列形式,不要與交錯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搗點時間要掌握好,不要過長,也不要過短,控制在20-30s之間,宜在砼表面泛漿,不出現氣泡,砼不再下沉為止。在振搗過程中,不得觸及鋼筋,模板,以免發生移位,跑模現象。每振搗完一段,應隨即用鐵鍬攤平、拍實。
3.4 表面處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較厚,在混凝土澆筑到頂面后,及時把水泥漿趕跑,初步按標高刮平,用鐵磙子磙壓2遍,然后用木抹子反復揉搓壓實,并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二次抹面工作,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1. 后澆帶的處理
本工程后澆帶設計:車庫與主樓間以及主樓內設沉降后澆帶(HJD1、HJD2、HJD2a),澆筑時間根據沉降觀測結果待沉降穩定后方可用高一強度等級的膨脹混凝土進行澆注;車庫內后澆帶自基礎留到板頂,待兩側頂板完成后兩個月以上才可以澆筑。由于后澆帶擱置時間較長,在表面覆蓋竹膠板,防止雜物落入其中。后澆帶的位置應依據結構施工圖,不得隨意更改,為了保證其位置正確性,在基礎底板施工時,在混凝土墊層上彈出后澆帶的位置線。
  1. 混凝土的養護與測溫
5.1 混凝土的養護
由于UEA膨脹劑必須在潮濕環境下才發生作用,所以必須保證底板表面的濕度,在砼澆筑以后及時養護。在底板表面及墻、柱插筋內部均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減少水分蒸發,覆蓋時砼表面不要出現暴露,且薄膜內有凝結水為佳,上鋪2層阻燃草簾(草簾厚度根據熱工計算確定),起到減小溫差,防凍保溫效果。密切注意天氣情況,五級以上大風天氣,要用重物壓住保溫材料,防止砼受凍。待砼強度達到受凍臨界強度4Mpa,并且砼內部與砼表面、砼表面與大氣溫度之差均在25℃后,方可撤除保溫材料,混凝土養護不少于14天。砼強度達到1.2Mpa以后,才允許操作人員在上行走,安裝模板及支架,但不得有沖擊性操作。
5.2 混凝土的測溫
為了有效控制砼內外溫差在25℃以內,防止溫差過大而產生裂縫,施工過程中實行信息化管理,利用 PVC管做測溫管,下端封閉,布設于上、中、下三層測量點,每流水段不得少于三個測點,將PVC管預埋在底板混凝土里,在澆筑前,上口用棉花塞緊,在澆筑后3天內砼水化熱最大,在砼澆注5d之內,每2~4h測一次,以后6~15d內每4~8h測一次,并做好測溫記錄。室外溫度及周圍環境溫度,在每晝夜至少定時定點測量三次,并把測溫記錄及時反饋給技術人員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測溫必須派專人負責,測定的溫度必須正確、真實、記錄詳細,并把數據及時反饋給技術負責人。
 
由于在施工過程中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加強過程管理,經現場檢查,未發現明顯有害裂縫,大大減少了大體積混凝土表面裂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醴陵市| 长兴县| 曲麻莱县| 灵山县| 司法| 浑源县| 天气| 建平县| 万山特区| 昭平县| 邳州市| 伊春市| 云阳县| 巴林右旗| 德庆县| 偏关县| 两当县| 永修县| 登封市| 仙桃市| 同德县| 东乌珠穆沁旗| 葫芦岛市| 西和县| 于都县| 调兵山市| 东阳市| 盐山县| 南平市| 济宁市| 阿图什市| 公主岭市| 耒阳市| 三都| 吉隆县| 佳木斯市| 博白县| 长乐市| 罗甸县| 周口市|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