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建筑工程是人類生存、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物質基礎。建筑工程質量更是關系著人們的生存、工作乃至生命財產。本文分析了影響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出現的原因,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特點,解決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建筑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人們對建筑物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停留于滿足人們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要求建筑物要展現出建筑外觀的魅力,同時對建筑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影響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出現的原因,然后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1.建筑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
由于工程項目的實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因此,影響其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設計方案、機械設備、地形氣候、施工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措施和管理體制等等,這些因素均對施工項目的質量有直接的影響。
1.1設計方案方面的原因
由于設計技術人員本身的基本功不扎實,以及沒有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因此,設計出的作品不盡合理,給建筑物造成潛在的隱患。其中表現比較突出的有兩點:
一是在日趨激烈的建筑市場競爭中,有些設計單位特別是中小型設計單位,由于技術方面技術薄弱,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質量保證體系不完善,面臨強烈的競爭危機,為了承攬業務,一切按業主的意志行事,拋棄設計規范于不顧,從設計方面遷就業主,給建筑質量帶來不確定因素。二是建筑設計單位為了趕求進度對已設計的工程加以修改重新應用于新圖紙,沒考慮建筑本身的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給工程帶來隱患。
1.2選材用料和機械設備方面的原因
建材產品進入工程施工現場把關不嚴,在利益的驅動下,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現場負責人,沒有嚴格地執行建材準用證規定,對建材產品不審證、不檢測,難以保證質量。
一、使用不合格的鋼材。有的施工企業低價購買一些不合格的鋼材,致使鋼結構強度和韌度達不到要求。這些材料若用在居民日常的平房建造中,由于頂部不承重和負載,一般不易發生問題,但如果用于樓房建筑,就容易出現斷筋、開裂、墻體變形等質量問題。
二、使用不合格砂子,砂子中含有雜質量大。一些施工企業為省錢趕進度,往往以次充好,用價格稍低的石粉代替砂子或在砂子中摻雜部分石粉。砂子中泥土含量太高,不經水洗,直接用于施工。這些做法導致的問題是混凝土強度不夠,不符合要求,容易誘發樁基偏位,基礎下墜,而用于頂部時發生頂部開裂滲漏現象。
三、結構板面在施工中,在提升架口部位的板面澆筑馬虎,沒有注意板負筋位置,造成提升架口部份板面出現不必要的結構裂縫,由于材料及設置質量低劣而造成的質量通病比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當嚴重的。
1.3施工工藝、操作方法、技術措施和管理體制方面的原因
施工員大多數沒有經過正規培訓,施工隊伍素質過低。各施工企業內部新工人比較多,而這些人大多來自農村,多數只是小學畢業,只有少數初中畢業,而且技術培訓跟不上,工人技術素質較低,甚至個別工人對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體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都不了解,操作時不按規程順序進行,這就很難達到質量標準。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沒有建立健全的質量控制體系,工序與工序、工種與工種之間沒有嚴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隱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能及時處理。
由于施工人員素質比較低,缺乏科學的操作方法。有的施工企業為了節省開支,在施工中,配筋間距大,配筋率小,這樣非常容易造成混凝土構件開裂,出現墻體或頂部裂縫。干磚上墻,致使磚塊與水泥沙漿的和易性下降,影響墻體的穩定性。使用木模板和竹條模板,造成水泥泥漿流失,砂石間膠結能力下降。
2. 解決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的措施
2.1提高施工人員素質,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
對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培訓,特別是對一些新來的工人,要及時進行技術培訓,并且對其進行操作工藝等的培訓,提高其專業素質。
同時,強化政府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是在工程建設領域中對建筑市場的宏觀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效地把工程質量納入法制管理軌道,加強了企業質量管理,促進了工程質量的穩定提高。
加強質量監督機構建設。機構建設是做好質量監督的基礎保障,沒有健全的質量監督機構,就無法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但目前部分質量監督機構遇到了經費短缺、隊伍不穩定等現實問題,給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造成了較大困難。因此,各級政府要想辦法解決質量監督機構的經費問題,保持監督隊伍的穩定。同時,質量監督機構要轉變監督職能,變監督執法為執法監督,實現大巡檢,變監督執法為大綜合、大執法,實現高效能的政府監督。
以制度建設為核心,逐步完善政府的監管,用制度說話,用制度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質量體系認證制度》、《建筑工程質量責任制度》、《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監理制度》、《質量與經濟掛鉤制度》、《建筑質量保證保險制度》、《建筑工程質量驗收制度》、《準入和清出制度》等等,提高準入和清出的門檻,所有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招標代理企業都必須依法進入,以法律、法規和強制性的技術標準為依據,以建立使用許可制度為手段,所有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招標代理企業都必須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相應的工程建設活動。要建立整改復核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違規行為,決不能手軟,按照制度與要求責令整改,然后進行整改復核。對存在重大質量隱患的工程要立即下達停工整改通知,根據其違法情節,進行處理,該罰款的罰款,該通報的必須通報,凡發生質量事故或存在較大質量隱患,拒不整改的單位和個人,對其不良記錄及時記入信用檔案,并根據情況進行網上公示,并作為其資質審查和晉升的依據,性質嚴重的直接降低其資質、資格。
進一步提高質量監督人員素質。只有高素質的質量監督隊伍,才能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為此,應更加注重對人員素質的培養。筆者認為,要把好進口關,把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引進來,還要做好質量監督人員的繼續教育。應加強人員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使其不斷地在建筑工程建設實踐中得到鍛煉,以提高他們的決策能力、組織能力、指揮能力、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以適應政府質量監督的需要。同時,要加強質量監督人員的管理,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根據不同情節,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妥善處理好工程質量投訴。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群眾的維權意識不斷地覺醒,投訴時有發生。同時,群眾投訴的內容也不斷地深化,由過去滲漏、裂縫等簡單的質量問題轉為較深層次的質量問題。對待質量投訴,政府要高度重視,認真接待受理、妥善處理,要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與文件,認真對待群眾的每件投訴。要建立處理投訴管理檔案,定期進行綜合分析,將投訴的主要內容作為以后工程質量監督的要點,在施工檢查中及早防范,這樣能夠有效降低投訴率,促進地方住宅工程質量整體提高。
2.2加強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
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對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新技術的應用,值得我們特別關注。建筑新技術主要包括:建筑節能與新能源應用技術;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技術;外遮陽、隔熱保溫技術;新型墻體材料與空氣源熱泵技術;鋼結構應用技術;大跨度空間結構技術;深基坑開挖與支護技術;水源熱泵技術;熱、冷、電三聯供技術及控制技術、新型照明及機電節能技術;地下空間應用技術、地下管線公共管廊技術;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預制橋梁拼裝技術;地下工程監測、檢測技術、人防工程平戰轉換技術;新型建筑結構與施工技術、防震減災技術;鋼結構應用技術;超常結構空間定位技術。
總之,建設工程質量不僅事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而且關系到工程項目的投資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因此,建筑工程各級部門要嚴格控制工程質量,不僅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維護國家和公眾利益質量職能的主要體現。
參考文獻:
《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手冊》 蘇振民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房屋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原因解析與防止對策》 劉軍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