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高校樓宇建設工程龐大復雜,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一旦校園內發生安全事故,極易帶來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嚴重后果。為降低事故發生概率,保證工程完成度及質量,應采取多樣措施加強全過程安全管理。本文就高校樓宇建設全過程安全管理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高校;樓宇建設;安全管理;對策
高校樓宇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擁有涉及方面廣、建設任務重、施工周期長、施工人員復雜等特征,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因此必須對建設全過程進行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風險,提高工程建設質量,進而實現交付后樓宇可以高效正常運行的建設目標[1]。工程安全生產事故一旦發生,就可能造成人員生命財產重大損失,高校內的基建工程如果發生事故,更有可能危及到校園內聚集的師生,帶來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2]。
因此,應探索多種措施和方法加強高校樓宇建設安全管理,以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近年來,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多有學者研究,但鮮見建設全過程的安全管理研究。本文從宏觀上分析高校樓宇建設全過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對應提出加強對策,為高校樓宇建設安全管理提供參考與建議。
一、樓宇建設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建設全過程安全管理工作重視度不足
高校樓宇建設包括立項、設計、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采購施工、竣工驗收五個階段。施工階段現場的安全管理一旦不足,會立即產生不良后果,輕則對施工人員身體健康造成直接的影響,重則積累安全隱患釀成安全事故。因此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往往最重視這個階段的安全管理工作。
然而其他階段同樣包含著重要的安全工作內容?!栋踩a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這就要求樓宇建設設計及竣工驗收階段需要確保所需安全設施全部設計及保證可以正常投入生產和使用。建設單位往往對設計和竣工驗收階段的安全管理關注較之施工過程相對不足,導致安全設計略有缺失、安全設施不能完全發揮作用等情況發生。
(二)建設全過程安全管理不足,人員安全意識淡薄
建設全過程中各方的安全責任不能得到有效落實,人員安全意識淡薄。高校與施工單位簽訂合同內會明確雙方的安全責任,要求各自履行相應的安全管理責任與義務,如雙方應根據實際情況配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施工單位應制定安全施工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制定實施安全教育與培訓、定時的安全檢查、制定緊急情況應急預案等。但落實到實際工作時,各方安全責任不能落實到個人,發現問題時不能迅速反應迅速處理;施工單位專職人員施工前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導致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施工時不能嚴格落實安全要求,存在安全隱患;施工時的安全檢查不到位、安全隱患消除不到位,可能引起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缺失,出現緊急情況時,無法迅速控制現場減少損失。
高校沒有明確的制度或是安全管理制度沒有隨著建設步伐的加快及時更新,不能保證各方施工單位落實安全責任、加強安全管理的質量及完成度[3],導致安全情況得不到隨時檢查和評價,形不成有效管理閉環,不能促進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三)建設全過程安全監管不足
因安全管理漏洞帶來的安全隱患不會立即引起嚴重的事故后果,不易被建設單位及使用單位察覺。但安全事故的發生,必然是由安全隱患積累造成。因此需要完善的安全監督體系,明確各個階段安全管理應達到的水平與質量,并配備專職隊伍進行監督評價,才能從管理的角度減少漏洞,消除隱患。但是,目前此類制度和人員配置在很多高校內都是缺失的,容易造成安全工作監管職責不清,效率低下[4]。
二、高校樓宇建設安全管理問題的應對對策
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樓宇建設是否能達到目標和樓宇交付后使用單位能否正常進行教學科研工作。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應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全過程安全管理,為樓宇建設完成質量和正常運行打下堅實基礎。
(一)增強全過程安全風險控制,提高人員安全意識
要增強高校樓宇建設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首要任務是加強對項目中存在的風險的辨識、預防和控制。樓宇建設過程中材料選購、進場施工、竣工驗收及交付使用五個方面存在著不同的安全風險,高校建設單位應建立安全風險評估機制,組織專業人員,采取多種措施和手段如資料收集、現場考察等,從環境、人、物三方面發現安全隱患,加強風險評估和掌控,有效規避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工程建設安全進行[4]。
推薦閱讀: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