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的同時,政府大力實施環保戰略,而傳統的建筑行業還處于粗放型發展階段。返工、變更、延誤已成為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常態,從而導致環境污染、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社會問題。隨著社會的進步及城市的發展,過去的簡單建筑設計已不再適應這個時代,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結構復雜、造型藝術的建筑設計。這不僅大大提高了施工難度,設計圖紙及方案優化的附加信息也越來越多,加之設計方與施工方沒有行之有效的溝通渠道,BIM技術應運而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種應用于工程設計建造與運維的數字化工具,是以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為基礎建立的參數化模型,并在項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實現信息共享與傳遞,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通過這種新技術給工程項目帶來更大的效益,已逐漸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招投標是取得工程項目的最關鍵環節之一, 在設計投標工作中加入BIM方案,已成為設計招投標的一種趨勢。優質的投標方案不僅能夠完善施工管理,還能夠高效地規避施工進程中的潛在風險,能夠讓建設單位對整個工程項目所存在的問題一目了然,還能夠讓施工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更加順暢。
《建筑管理現代化》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建筑業協會管理現代化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經濟管理期刊,創刊于1985年。
一、工程設計投標中存在的問題
(一)招投標流程所存在的弊端
在完全競爭市場環境下,工程單位為了取得工程項目,串標、圍標等違規現象屢見不鮮,嚴重違背了招投標原本的公開性及公平性的原則。這不但擾亂了建筑市場的秩序,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更嚴重的還會影響我國建筑市場的均衡發展,遏制了一些建筑企業的競爭熱情,阻礙了建筑市場的良性發展。
(二)競標企業與建設單位的需求不相符
設計方案的好壞能夠直接決定工程施工能否順利進行。投標企業拼的不光是技術指標,還需要考慮到綜合方面的內容,比方,報價、資金成本、建筑材料、施工方案等,最終通過對投標文件的綜合評分確定中標單位。然而,就當下的投標企業而言,其在編制投標文件的過程中,往往只是套用以往類似工程項目的投標文件參數,招投標流于形式。
(三)投標人員的業務知識有待拓寬
就當前大多數設計單位投標部門而言,投標人員在編制標書的過程中,大多只是機械化的套改以往類似投標文件,導致投標書沒有什么針對性和技術含量可言。可以說是,編標人員不懂技術,而懂技術的專業設計人員又無瑕參與標書編制工作。隨著BIM技術的價值凸顯,越來越多的建設單位要求設計單位在投標階段展示BIM模型,這就對經營部門投標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整合好商務標、資信標、技術標等,還要配合專業人員把BIM技術結合進投標文件,因此,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這不僅需要投標人員加強緊跟建設市場BIM這股風向標的潮流意識,還需要各建設單位加強人才培養計劃,多開展一些針對投標人員的BIM培訓。
二、BIM技術在建筑設計投標中的運用優勢
(一)BIM技術給建設單位(甲方)帶來極大的便利
BIM技術在設計投標中不光能協助招標方建立一個三維立體模型的視覺體驗并提供相對完整的信息數據,還能夠體現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以及相對準確的施工過程模擬。由此,設計單位帶BIM投標,建設單位不僅對工程竣工模型一目了然,還能夠提前了解施工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風險,規避了施工過程中返工、變更等重復性工作,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縮短了工期。這不但為評標工作提供了更為直觀的依據,更能幫助建設單位選擇最適合設計此工程的設計單位,給后續的施工帶來的極大的便利。
(二)BIM技術給投標方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招標代理在發布招標公告后,乙方各個單位便馬不停蹄投入到報名、資格預審、編制標書等環節中,時間非常緊迫。對于設計單位而言,需要根據甲方提供的勘察圖紙來進行前期的方案設計。若建設單位提供的圖紙不夠完善,就會從源頭導致計算的工程量不準確,今后還會出現設計變更不能及時反饋給執行部門等管理問題。信息的孤島問題導致信息接收不一致,不能同時更新最新信息數據。采用傳統的二維CAD 圖紙,既不可觀,識圖方面也不一定與設計師所想百分百切合,容易出現偏差。手工算量十分容易出現漏算等現象,時間短,工程量大,尤其是對結構復雜的項目更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量。以往都是參照類似項目報價,根本不可能對招標工程量進行詳細復核,只能按照招標工程量進行組價。利用BIM技術輔助設計投標,能很好的解決以上問題,做到有的放矢。
(三)BIM技術可以優化整個建筑工程施工周期
在工程項目設計投標中,施工圖稿的展示、施工技術的呈現以及施工現場的模擬都需要BIM技術的靈活運用,基于此,BIM技術可以給競標單位提供更為精準的施工信息和數據,從而讓競標單位提供出更為精準的預算。
三、BIM技術在工程設計投標中的實際運用方向
當前,BIM技術使招投標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評標環節,建設單位根據設計單位所呈現的BIM可視化三維模型,對紛繁復雜的工程項目在初始階段就能有一個非常直觀的了解。通過BIM技術測算的工程量清單與招標文件更加匹配,極大的避免了錯項、漏項,降低了施工過程中的變更問題引起糾紛。BIM技術能夠結合項目特征制定出更有利的投標策略,從而大大提高設計投標中標率。
(一)在設計招標階段的作用
對于建設單位來說,一個工程項目能否在工程造價、竣工效果等方面達到十分完善的預期,設計是關鍵。設計招標階段的核心工作是得出準確和全面的工程量清單項。在這個階段最繁瑣的工作是工程量的計算,耗時又費力。而BIM 技術的誕生使這個難題迎刃而解。BIM技術能提供一個資源共享平臺,BIM 模型集合了各個方面的信息數據,是一個龐大的信息數據庫,可以直觀地展示項目的物理和空間信息。有數據庫做支撐,計算機可以快速地對各種構建進行統計分析,大大減少主觀臆斷與偏差引起的工程量計算錯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造價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程量預估的準確度。
例如,在工程設計招標中,圖紙中的地下管網設施等綜合網絡繁冗復雜,圖紙不但呈現效果極差,而且也無法預見施工過程中的線路碰撞問題。參與招投標的即便是專業人士,也無法快速輕松判斷設計投標方案的優劣,從而造成投標工作無法釋放最大的能量,投標工作流于形式。
BIM技術的引入,可借助三維立體模型,讓設計投標單位為招標單位提供更為準確和優質的信息數據,并且有關技術人員可以借助精準高效的智能軟件,隨時對項目進行設計優化。
(二)在投標階段的作用
投標階段的核心工作是得出準確的工程量和最大利益化的投標策略。通過BIM 技術可以制作4D、5D 施工投標模型,將建設單位最為關心的成本、工期等信息融合在BIM 模型里,從而直觀地向建設單位進行施工過程模擬演示。也容易作出更詳細、更能吸引專家眼球的技術方案,施工組織設計等成果文件,用數據說話比用經驗更有說服力,實際項目中,有數據做支撐,加上豐富的經驗,項目就能按照預定計劃順利進行。
四、結語
在國家大力倡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建筑行業的整個項目周期的變革需要BIM技術高效滲透,從咨詢和設計階段就把BIM技術貫穿下去,特別是在設計投標工作中結合BIM技術,不光能夠給建設單位提供相對科學、清晰的三維建筑模型,還能夠優化投標設計工作進度,為實際工程的開展和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在實際設計投標工作中,BIM技術的普及能逐步推動和完善設計投標管理工作,大大提高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可預見性,逐步規范我國建筑市場,為國家的基礎建設做出的貢獻不可估量。(作者單位:中交天津港灣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