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混凝土施工技術論文發表范文(兩篇)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工程時間:瀏覽:

  下面是兩篇混凝土施工技術投稿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石粉混凝土早期性能試驗研究,研究了混凝土早起性能的影響,提高混凝土的各種性能。第二篇論文介紹了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利用纖維混凝土較好的性能可以確保公路路面施工的質量與進度,還可以減少后期路面病害的發生。

鐵道建筑

  《石粉混凝土早期性能試驗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石粉對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響。通過大量試驗研究結果得出,在混凝土中摻加一定量的石粉,會減小早期抗壓強度,會減小早期收縮,會提高抗裂性能。

  關鍵詞:石粉;混凝土;早期強度;早期收縮;早期開裂

  1研究背景

  當今,混凝土成為全世界使用最多的新型材料,但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財富的同時,它也一直困擾著我們。混凝土早起強度低,早期收縮大,從而導致了混凝土早期的開裂,進而引起了構件的破壞,導致混凝土整體的性能下降,達不到工程要求的標準,影響工程的質量與安全,故提高混凝土早期性能是十分重要的。隨著混凝土技術的逐步提高,人們愈發意識到應用混凝土摻合料的諸多好處。近年來,研究學者一直尋找此類摻合料,而石粉的原料儲量大,容易開采,李寶亮認為用制成的石粉來代替部分水泥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更有諸多優點。學者蔡基偉認為石粉不僅可以填充混凝土空隙,還可能對水泥水化、水化產物、孔結構和集料與漿體間界面過渡區造成影響,進而影響混凝土的性能。本文通過對摻加石粉后的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的早期性能進行分析研究,以期望來指導生產。

  2試驗方案

  2.1原材料

  工況一:水灰比0.402、水泥368(kg/m3)、粉煤灰92(kg/m3)、砂591(kg/m3)、碎石1072(kg/m3)、水148(kg/m3)、減水劑16.1(kg/m3)、引氣劑0.138(kg/m3)。工況二:水灰比0.402、水泥368(kg/m3)、粉煤灰92(kg/m3)、石粉41.37(kg/m3)、砂591(kg/m3)、碎石1072(kg/m3)、水148(kg/m3)、減水劑16.1(kg/m3)、引氣劑0.138(kg/m3)。

  2.2試驗方案

  2.2.1混凝土早期抗壓試驗用液壓式壓力機DSC-300測量方法進行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本試驗的試件尺寸是按《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2002)的要求制作,采用尺寸為150mm×150mm×150mm的試件,養護環境溫度(20±2)℃,相對濕度60%左右。每個工況澆筑9個試件。2.2.2混凝土早期收縮試驗采用接觸式收縮試驗方法進行混凝土收縮試驗。依據《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2009)規定,采用尺寸為100mm×100mm×530mm試件,在試件兩端預埋側頭或留有埋設測頭的凹槽,試件成型后帶模養護(1~2)d,試件拆模后送到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0±2)%的標準養護室內養護,在3d齡期后將試件從標準養護室取出,并立即移入恒溫恒濕室測試其原長度,接著用千分表進行收縮數據采集。2.2.3混凝土早期抗裂根據《CCES01-2004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與施工指南》,《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采用試件尺寸為600mm×600mm×63mm,試件澆筑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保證環境溫度為20℃,相對濕度為60%;2h后將塑料薄膜拿下,用風扇吹使混凝土表面風速為5m/s;記錄開裂時間、裂縫數量、裂縫長度和寬度。從澆注起,記錄24小時。

  3實驗結果與分析

  3.1混凝土早期抗壓

  普通混凝土第三天的抗壓強度為25.9289MPa,第五天的抗壓強度為31.6977MPa,第七天的抗壓強度為33.4958MPa;石粉混凝土第三天的抗壓強度為22.1835MPa,第五天的抗壓強度為26.0128MPa,第七天的抗壓強度為29.9870MPa。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對于摻加了石粉的混凝土,其早期強度會有所降低。

  3.2混凝土早期收縮

  普通混凝土在前24h其線應變達到了0.0308,24h之后三天內日平均線應變在0.001左右;石粉混凝土前四天,平均每天的收縮線應變只有0.00026。可以看出,較之普通混凝土,石粉混凝土的早期收縮會有比較明顯的減少。

  3.3混凝土早期開裂

  普通混凝土裂縫最大寬度為0.58mm;裂縫的平均開裂面積為18.8mm2/根;單位面積上的總開裂面積為731mm2/m2。石粉混凝土裂縫最大寬度為0.48mm;裂縫的平均開裂面積為14.5mm2/根;單位面積上的總開裂面積為658mm2/m2。根據規范早期抗裂法的抗裂性指標,其抗裂等級都為V級,但石粉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顯著提高。

  4結語

  通過本實驗得出石粉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減少早期收縮,從而削弱了混凝土的早期開裂,對混凝土的早期性能有很大的改善,有效地抑制混凝土早期的不良發展,對于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和整體性有重大意義。但同時,石粉混凝土會減少其早期強度,這無疑是一個不好的影響。針對該研究中不足的地方,可以從其他方面繼續進行研究:(1)可以摻加其他摻合料,與石粉共同作用來研究其對性能的影響;(2)可以增加石粉摻量對其性能影響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保亮.石粉對水泥及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商品混凝土,2013(02).

  [2]蔡基偉.石粉對中低強度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響[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04).

  [3]張紅.開發和應用新型混凝土礦物摻和料需要智慧與勇氣[J].混凝土世界,2013(08)

  作者:白笑笑 魯瑤 張鈺燁 范策 管明杰 陳日升 單位:金陵科技學院

  《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

  摘要:針對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相關問題,從技術要點以及施工技術等方面入手,做了簡單的論述分析。纖維混凝土的性能較好,應用在路面施工中,不僅可以確保公路路面施工的質量與進度,還可以減少后期路面病害的發生,這需要加強對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以及質量控制要點的把控,以確保纖維混凝土施工的質量。

  關鍵詞: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要點;質量要點

  1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

  1.1鋼纖維混凝土抗滑技術

  在公路路面施工的過程中,基于路面施工的基本要求,若想提升路面的抗滑性,則可以采用鋼纖維混凝土抗滑技術,以增強地面的抗滑性能。為避免磨損的鋼纖維裸露在外,則可以采取過硬可刻槽方式,進行路面施工。若鋼纖維混凝土的強度在6~12MPa范圍內,則需要利用刻槽機,進行橫向刻槽,將深度控制為3mm,將槽距控制為25mm,將寬度控制為3mm。鋼纖維種類較多,較為常用的是低合金鋼纖維,用在防腐蝕要求較高的路面施工作業中,以確保行車的安全性,提升路橋路面的錨固性。按照相關參數標準如表1所示,來選擇不同施工類型的鋼纖維參數。

  1.2切縫施工技術

  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路面切縫施工作業,在進行作業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時間的把控。若切縫時間太早,可能會造成水泥與碎石等黏貼的牢固性較差,進而影響公路路面施工的質量。在后期運營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路面損壞問題。若切縫時間太晚,則可能會造成混凝土開裂均勻性較差的問題。在設計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將纖維混凝土的強度控制在8~15MPa范圍內。路面面板長度控制在7m,將面板尺寸保持在6m×12m。基于面板大小,來設計切縫的距離,縫寬控制在4mm左右,縫深控制在2.5mm左右,選擇合適的纖維材料進行灌縫。纖維混凝土攪拌時,要選擇合適的場地,避免長距離運輸,影響混凝土均勻性。

  1.3纖維混凝土施工流程

  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流程如下:(1)攤鋪與振搗。開展纖維混凝土施工作業的過程中,要避免產生澆筑接頭。每次倒料時要相壓15cm左右,以確保纖維混凝土結構的連續性,提高纖維混凝土的抗拉性以及堅固性。在進行振搗作業時,使用平板振動器,以此確保纖維混凝土結構分布的均勻性。同時需要加強對振搗時間與頻率的控制,確保路面施工的質量。(2)抹面與壓紋。完成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作業后,要做好路面檢查工作,若發現裸露在外的鋼纖維,則需要將其壓入進混凝土內。使用滾式壓紋機,沿著混凝土表面橫向壓紋。(3)路面養護。完成壓紋與抹面施工后,則需要進行切縫處理。路面養護采取灑水的方法,來確保纖維混凝土路面的濕度與溫度,養護時間保持在10~15d,當強度達到施工標準后,則可以停止養護。完成纖維混凝土路面澆筑施工后,做好養護工作,能夠確保路面施工的質量。

  2纖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2.1控制混合料配合比

  開展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作業,為了確保施工質量,則需要加強對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控制路面厚度平面尺寸,同時還需要控制鋼纖維的使用量,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混合料拌和。路面施工中所使用的纖維混凝土,多為鋼纖維與玄武巖纖維等,各類纖維的使用,均需要確保路面纖維施工的質量。若使用鋼纖維,則需要控制鋼纖維摻量體積率,將其控制在1.0%~0.35%,鋼纖維摻量體積率至少要>0.35%。若摻入其他纖維,則可以制作補強鋼纖維混凝土。若制作抗裂性較強的纖維混凝土,要將其摻量體積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并且考慮鋼纖維長徑比以及摻入量等因素的影響,加強對纖維混凝土水灰比的控制。

  2.2合理選用原材料

  利用纖維混凝土開展路面施工作業時,為了確保路面施工的質量,合理的選擇施工原材料,盡量不適用倒鉤形與切斷形鋼絲,因為后期使用的過程中當路面發生磨損時,則鋼纖維將會外露,進而使得過往車輛被損壞。控制鋼纖維的比例,制作強度高的混凝土復合材料,確保混凝土的抗沖擊性以及抗壓性等。纖維混凝土的單絲抗拉強度要≥600MPa。鋼纖維長度要大于直徑的1/3,小于直徑的2倍。路面施工中所使用的纖維混凝土,其直徑要<19mm,長度控制在38~65mm范圍內,確保纖維分布的均勻性。使用高效減水劑,以提高纖維混凝土的性能。

  2.3加強對攪拌施工的控制

  基于纖維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的結團問題,要加強對攪拌施工的質量控制,使用分散機進行分散,充分分散后再進行混凝土攪拌。將分散力掌控在20~60kg/min范圍內,將攪拌機功率控制0.75~1.0kW。若原材料和鋼纖維要實現充分融合,避免鋼纖維結團,則需要加強對攪拌時間和材料投入順序的控制。通常情況下需要線投入砂料與鋼纖維,接著投入碎石與水泥。先進行干料攪拌施工作業,再進行濕料攪拌施工作業。纖維混凝土攪拌的質量,直接影響著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質量,加強對攪拌作業的管控,可以從攪拌時間與速度等方面入手,加以有效的控制,以確保路面施工的質量。

  2.4加強對澆筑施工作業的管控

  纖維混凝土和其他材料不同,此類混凝土凝結時間較快,而且硬化速度較快。基于此在進行澆筑施工作業的過程中,則需要確保澆灌施工作業的流程,保證澆灌環節之間的緊湊性。按照澆筑施工作業的相關標準,進行纖維混凝土澆灌。若施工作業的過程中,出現纖維混凝土攪拌含水量較低的現象,則需要采取噴霧補水的方式,來預防混凝土水分,避免水分蒸發,切不可以直接加入水。在進行布料時,則需要進行試驗,進而確定路面松浦的厚度。纖維混凝土松浦高度比正常混凝土要高出10cm。確保纖維分布的均勻性。完成攤鋪作業后,則需要選擇合適的方式,做好土地整平工作。在進行整平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平整度與密實度,避免鋼纖維發生上翹情況。

  3結束語

  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路面施工的質量,則需要加強對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的把控,按照施工技術標準,開展相應的施工作業,控制纖維混凝土配合比與攪拌時間等因素,以確保纖維混凝土性能,進而達到路面施工標準。

  參考文獻:

  [1]申大為.鋼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探討[J].交通標準化,2014,(4):81-83.

  [2]溫久然,劉開平,趙衛東,等.水鎂石纖維混凝土在農村公路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公路,2014,(1):112-117.

  [3]李杰.分析鋼纖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3,(32):129-130.

  作者:王啟梅 單位: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推薦閱讀:《鐵道建筑》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主管,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主辦的大型專業性科技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札达县| 托克逊县| 临澧县| 吴桥县| 桂平市| 神木县| 增城市| 小金县| 宜州市| 乌鲁木齐市| 丰台区| 五大连池市| 万山特区| 临沧市| 沅陵县| 西和县| 越西县| 沐川县| 长垣县| 上虞市| 天峻县| 安顺市| 桑日县| 盐池县| 曲周县| 富阳市| 故城县| 富川| 响水县| 巫山县| 达拉特旗| 龙海市| 横峰县| 太保市| 来安县| 同仁县| 苍梧县| 叶城县| 朝阳市| 黄浦区|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