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工程質量是永恒的主題。建材檢測是建筑工程質量保證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先決條件。文章在此主要分析常用建材質量檢測方法、常用建材檢測項目、建筑材料檢測取樣、建材檢測的影響因素及數據處理,以供參考。
關鍵詞:材料 檢測 問題 改進措施
近年來,隨著建筑工程各項法規的逐步健全,對建筑材料檢測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建筑材料的檢測是保障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不要僅僅依靠施工過程的技術管理以及質量管理,還需要對施工用建筑材料進行必要的檢測,以保障工程施工質量。
建筑材料檢測在建材科研、技術開發、企業生產和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評定和控制建筑材料質量的依據和必需的手段,也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當前,隨著檢測技術的逐步發展,而且相關的檢測標準也對建筑材料檢測項目及建筑材料取樣等做了有關規定,這些都有效保證了建筑材料檢測報告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在此,文章就建筑材料的檢測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有關探討,以供參考。
1常用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方法
常用的建筑材料質量檢測方法有:
1.1外觀檢測
是指直觀的對建材的品種、規格尺寸及相關標志進行檢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外觀缺陷等質量問題。
1.2有損檢測
是指借助試驗設備及儀器對建材的力學性能及化學成分進行質量檢測。
1.3無損檢測
是指在不破壞建筑材料樣品的前提下,采用超聲波、射線等技術對建材進行檢測。
2 常用建筑材料檢測項目
現場施工所用建筑材料須根據國家、地區及相關部分的檢測標準規范規定來確定相應的檢測項目。一般,常用建材檢測項目有:①水泥: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氧化鎂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等;②建筑鋼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斷后伸長率、冷彎、重量偏差等;③細集料常規檢測:顆粒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表觀密度、堆積密度、氯離子含量與貝殼含量、有機物含量、堿活性;④粗集料常規檢測:表觀密度、堆積密度、顆粒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針片狀顆粒含量、壓碎值指標;⑤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坍落度、表觀密度、凝結時間、試配強度(對有耐久性的配合比,應做相應的性能試驗,主要有抗滲、抗凍、收縮等)、立方體抗壓強度、抗折強度等;⑥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配合比設計、稠度、密度、分層度、保水率、強度等;⑦墻體材料:抗壓強度、孔洞率、空心率等;⑧防水材料(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不透水性、拉伸性能、耐熱度、低溫柔度、延伸率、撕裂強度、黏結強度、尺寸變化率、干燥時間、固體含量等;⑨混凝土外加劑:減水率、泌水率比、凝結時間(差)、抗壓強度(比)、收縮率比、含氣量、坍落度增加值、坍落度保留值、透水壓力比、吸水量比、限制膨脹率、細度、安定性、強度等;⑩粉煤灰:細度、燒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等。
3 目前建筑材料檢測存在的問題
①一些公司在進行施工時沒有充分認識到施工材料的重要性,材料進場后只對數量進行驗收而忽略了質量的檢驗,特別是使用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對工程質量產生隱患,同時由于受施工現場場地限制、材料保管不當等原因,材料存放常常不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使得材料的性能、使用時間在存放期間發生了變化。
②影響材料檢結果的主要因素是:檢測人員的操作熟練程度、是否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程序操作以及讀數的準確性等其他人為因素;所檢材料檢測前是否制作正確、保存完好,同時應均勻性良好;設備儀器是否有有效的計量,是否在有效的檢測量程內,是否有損壞;環境條件是否按照規范要求等。以上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檢測出現誤差。
③目前我國建筑材料檢測是由施工單位按照建筑材料送檢批次要求及取樣要求進行取樣后送檢,這在很大程度上延長了材料堆放時間,而且也不利于企業對材料的驗收,同時施工現場和檢測現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現場,對施工現場建材產品狀況的描述和取樣有由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完成,檢測單位的工作在檢測現場完成,僅對來樣樣品的檢測結果負責,往往不能真實反映建材產品的實際質量狀況。
④目前我國建材檢測機構有很多都是私人承包或者是股份公司,為了追逐利潤,同行間惡性競爭,市場上存在“假,亂,低,缺”的現象。
4建筑材料檢測的改進措施
①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嚴守建筑材料三證關,加強對材料的檢測是保證材料質量的重要環節。施工單位購買建筑材料時,應首選正規廠家,直接購進并核查廠家的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廠家資質,對產品要驗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和質量保證書。制定和完善各項設計標準和檢測標準是檢測的重要保障。故在用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設備等必需要符合國家技術標準或設計要求,并由相關的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在較為重要的設備,儀器驗收時也需要甲方去現場檢查監督。因為這項工作是甲方最容易忽視的環節,如果建設單位材料在進行整個操作過程并沒有及時向監理工程師上報,也沒有給監理工程師相關的復印資料,或是當貨到現場后沒有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來進行檢測驗收,而是由材料部門或工地未經標準驗收方式直接接收該材料,這樣的不良現象都會造成問題材料的出現。
②見證取樣是進行檢測的關鍵環節,材料性能的檢測報告是從樣品檢測中得出,檢測報告得出的數據準確與否取決于所采的樣品是否有代表性。因此企業必須建立自己的材料送檢體系,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并且通過對相關送檢人員的自身學習以及公司培訓,熟知各種建筑材料的取樣方法并提高實際操作能力,了解不同材料的取樣對于有效的檢測建筑材料有著重要的影響,要科學,規范,代表性地取樣,取樣量過少或取樣部位,取樣方法的偏差,都會造成檢測的誤差,從而影響整個材料的質量檢測。作為企業的質量保證機構,要強制執行見證取樣和送檢制度,保證試件能代表母體的質量狀況和取樣的真實性,必要的強制性檢測應根據相關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進行,以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才能根除工程中的質量通病,防止偽劣材料進入工地,不合格產品堅決不準用于工程。
③檢測單位所有的檢測項目也應該按照相關的規范和實驗室準則建立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并嚴格按照其執行檢測,同時在檢測的過程中注意人為因素、設備環境因素、樣品因素等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同時,檢測單位應該建立更加客觀公正的檢測手段,比如:改進檢測儀器使檢測更加自動化、流水化;建立檢測數據的自動采集系統;建立分工明確的內部檢測系統等。檢測單位應充分發揮省、市級檢測中心骨干作用,杜絕行政干預,公正,科學地開展各項工作,并根據檢測結果出具檢測報告;檢測報告是建筑材料檢測中心地最終產品,檢測報告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直接決定了建筑材料是否合格,能否使用,關系到建筑工程的質量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也是關系到建筑材料檢測中心的企業形象和社會信譽。
5 結束語
建筑材料的檢測是保障工程質量的基礎,也是企業管理體系先進性的基本體現,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材料檢測以及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意義,避免為了應付國家要求而進行材料檢測情況的發生,只有提高企業施工質量,才能為企業的生存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是對人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表現;建筑材料檢測機構必須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嚴格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準則,將檢測的每個過程和標準,法律法規的要求有機結合起來,并在各個環節有效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