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設計階段管理工程造價的必要性。
相同功能目的建筑物可以因設計的不同而在結構型式和建造方法上表現出很大的差異。不同的結構形式。建造方法其所消耗的人力和物料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不同的設計方案會形成不同的工程造價,由此可以看出:在設計階段管理工程造價是十分必要的。
二、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
設計階段進行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在于:
①預測工程造價和物料、人力消耗便于計劃、籌備,是要實現設計目標的建筑工程活動本身的需要。而只有到了設計階段,預測才變的可行和可靠。
②在項目設計階段人們需要知道,社會能否承受項目的消耗及消耗對社會的影響有多大。
③在設計階段進行造價管理活動可以防止實踐過程中盲目消耗,使各種消耗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防止社會資源的浪費。
④在設計階段進行工程造價管理活動是人類科技進步、不斷學習、類比總結,提高設計方案水平的需要。
設計階段進行工程造價管理活動的重要性還在于:如果不進行工程造價分析就無法進行設計方案比選、優化,設計師對建造方法就難于規劃。
三、工程造價管理各個階段及其特點分析。
工程造價管理是在國家基本建設程序運行的全過程中進行的,那么基建程序的幾個主要階段也就是工程造價管理的主要階段,按照基建程序就有:
1、決策階段。“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其特點是:工程的具體模型還沒有,不同方案的工程造價通過估算產生一個參考性結果,此結果只具有決策參考性。
2、設計階段,這又分為詳細方案編制、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通過逐步的優化比選和設計的具體定型,具體的設計模型已經確定,各項物料、人力消耗可以預測確定,預計的工程造價也就可以確定下來。
3、工程實施階段。其特點是:工程造價隨市場變化和工程實際而變化,但幅度不大。這是因為:首先,市場(社會)不會巨烈變化(巨烈變化風險屬例外),其次是工程實際同設計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只要設計合格)。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投資決策階段,工程造價的測算具有相當大的伸縮性和不是很高的可靠性;在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的形成具有伸縮性(這是因為可以設計出不同風格的又具有相同功能的工程模型),工程造價具有了可預測性及相應的可靠性;工程實施階段, 由于社會的大穩定性及相應的市場的穩定性,工程實際與預計有小的不同的特點,預算的工程造價會發生一些變化,但變化只在不大的幅度內波動。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工程造價管理是全過程的,動態的,而只有到了設計階段,管理控制工程造價才具有控制管理的可靠性。
四、工程造價的控制管理關鍵在設計階段。
工程造價的控制管理必須從投資決策階段開始就抓好控制,這是從頭抓起。但是,由于投資決策時還沒有較具體的方案,要定準投資額是不易實現的,尤其是公路工程變化較大,雖然同樣都是賓館、飯店、道路橋梁、廠房、水庫大壩,可是由于設計采用的標準不同,建筑方案各異,所用材料、設備、施工方法、采用的結構形式、施工地點、管理的不同,致使它們的造價千差萬別。因此,雖然建筑類別相同卻很難有相同的工程造價。在設計階段,造價管理針對的具體項目,設計又是從建筑方案(路橋工程是由踏勘成果)到初步設計,再從初步設計經技術設計到施工圖,使建設項目的模型清晰地顯露出來,并使之可以實施,因而這一階段的造價控制管理比較具體、直觀,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價值工程學的手段對設計方案進行經濟技術比較,對不合理的設計提出意見,對個別性價比很低的細部方案再重新考慮方案,從而達到控制造價、提高投資效能的管理目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許多這方面的生動事例:以前的山區公路在越嶺時多延兩側坡面迂回展線以克服高差,造成坡面植被大量破壞,運營路線增長很多,線路技術指標還很低,現在改成隧道、橋梁通過,雖然投資略有增大,但投資效能卻提高很大。
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管理還充分的體現了事前控制的思想,設計階段是項目實施前的最后時刻,為了避免施工階段不必要的修改,減少設計變更造成工程費用增加,應該把設計做到深入、細致、設計的每一個細節都是要用投資來實現的,一旦設計階段失誤或工作做得較差就會給施工階段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沒動工之前在設計階段把造價管理工作做好,也就是把好設計這一關尤為關鍵。
工程設計階段管理造價既是必須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在這個階段管理造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設計階段工程項目還沒有實施,畢竟還是紙上談兵,設計調整修改都比較容易,不會造成投資的損失。如果施工階段改動設計就麻煩的多,由于長期以來的習慣,我國的工程建設項目造價管理歷來注重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使得設計文件質量不高,設計深度不夠的現象很多,這也促成了施工之中變更太多、太大,使得概算大過估算,預算超過概算,而施工結算比施工圖預算更是超出很多,形成工程造價失控(當然也有地方為了上項目而故意造成以上情況的現象)。要有效地控制管理工程造價,就要堅決地把控制管理的重點放到工程設計這一關鍵階段上來,做到事前籌劃、未雨調謬。當然,有很多建設單位往往把管理工程造價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圖預算審核,合理結算建筑物工程造價上,這種算細帳的做法是必須的,但比起從設計上管理造價其成效要微弱的多。在設計階段把關把好了,投資才能發揮其最大的能效。
設計階段控制造價是花小錢辦大事,做好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造價管理,該階段的造價管理不只是管理估算,概算、預算這三算,是通過更細一步的工作提高設計質量,減少或消除失誤,最大地發揮投資效能,真正的降低工程成本,是真正意義上的工程造價管理。因此要說:管理工程造價的關鍵在設計階段。
五、如何搞好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
1、設計階段管理造價的環境和條件:
在計劃經濟的環境中,花國家的錢,辦國家的事,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也不例外,僅僅是就事論事,流于形式,不傷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今天,造價管理具有了相應的生存環境和條件,首先業主(投資方)需要。業主需要發揮投資的最大效益、不花冤枉錢;其次,承包方需要,承包方不希望承包賠錢的工程;社會需要,社會不希望浪費寶貴的財富資源,這就有了造價管理的生存環境。
設計階段管理造價就需要國家建立相應的權力機關,從投資決策、工程設計、到施工和工程決算全過程的監督,管好國家的錢。當然,民間資本投資的項目,業主也不希望投資失誤。這就要求:設計單位有高水平的設計師,精通工程造價的高水平的造價師;社會上還要有獨立公正的高水平的工程造價咨詢機構,這樣就形成了國家監督、社會咨詢,企業競爭的工程造價管理系統良性運行條件。
目前,國家機關有各級定額站,社會上有造價咨詢機構,企業參與市場從設計到施工都進行招標投標競爭,管理工程造價的環境和條件都具備了,這是客觀的條件。
而主觀上:業主(投資方)都希望發揮投資的最大效益,他們迫切地希望在設計階段中,有高水平的造價師能夠把工程的預期造價,物料消耗準確測算出來,以便于其管理。
承包商也希望能就設計文件的預期工程造價,物料消耗做出準確測算,以便于其參與市場競爭。
從主觀要求上可以看出:造價工程師不但要懂造價測算,更要熟悉施工方法、工藝過程和全面的建筑知識,以及價值工程學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只有這樣的復合型人才才能從設計上發現遺、漏、誤,進而防止,以達到管好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同時,要賦予造價師肯定造價的權力,也要建立追究責任制。
2、設計階段管理工程造價的方法:
首先,造價師必須深入實際,從工程踏勘到初步設計方案的確定,造價師必須拿出自己的意見,對不合理的方案堅決預以否定(例如210國道漁鐵二級公路改建中,某段下坡后開挖石方,路塹下挖十幾米之后橋梁過河再上坡,為何不少下挖幾米石方,橋梁墩、臺升高幾米。即少挖大量石方又使上下行坡度變緩,而升高幾米橋墩會多幾方砼,幾噸鋼筋呢?)。這樣的例子只有造價師從勘測時就深入現場,初步設計方案審定時才能提出否決意見。
其次,設計階段造價管理必須全面介入其中,只有這樣所有比較方案的工程造價預測值才具有一致性。作為造價師只有全面深入其中,造價師才知道每一個方案的來龍去脈,對于設計師的初衷才能深刻理解,這樣才能避免設計上的創新和最新創意不因造價師的片面理解而否決,才能保障設計上的技術進步。
作好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一是認識到位,各方充分理解設計階段造價管理的重要性;二是早介入、全面介入、防止失誤,避免遺、漏、誤;三是合理地確定預算造價的保證。防止人為地抬高預算造價和壓低預算造價(如有的地方為了上項目而壓低設計預算,實施時采取釣魚的辦法不斷追加投資)。四是防止片面地追求所謂的超前,致使投資長時期閑置,發揮不出應有的效益。
六、結束語。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認識到:造價是建筑工程消耗的貨幣反映形式,不同的設計方案其造價是不相同的,有時相差很大,從而工程造價管理的重點在設計階段,做好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首先要認識到位,其次要方法可行,要深入實際、早介入、全面介入,真正作好了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也就達到了事前控制、事先干預,真正做到:花一分錢辦一份事,防止社會財富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