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企業作為一個資本組織,必然謀求資本的最大增值。企業并購作為一種重要的投資活動,產生的動力主要來源于追求資本最大增值的動機,并使其逃避競爭壓力的一種手段。但是就單個企業的并購行為而言,又會有不同的動機和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具體表現形式,不同的企業應根據自己的發展戰略確定并購動因。
一、企業并購的可行性
研究企業并購是否可行,首先要將并購的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如果并購收益能夠彌補并購成本,那么并購是可行的,反之則是不可行的。但并購是否可行還受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為:(1)并購成本、收益研究所依據的基礎數據不夠準確和全面。這直接影響并購的正確性。(2)并購成本、收益研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有較大的主觀性。以上兩方面與現行并購理論不夠完善有很大的關系,并購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有利于指導今后的實踐,許多并購失敗的例子也說明在搞好并購每個具體的環節的基礎上,有完善的并購理論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3)并購可行性的研究受決定者的知識、經驗、冒險精神、個人偏好等各方面的影響,尤其是企業最高決策者對并購的態度以及個人能力與戰略眼光,必然會對并購產生較大的影響。從一些并購成功的實例上可以看到,并購要想取得預期的財務優勢,提高競爭力,有一批具有現代化管理的高素質的人才是至關重要的。在此基礎上,并購企業才能在已具備的客觀條件下,運籌帷幄,取得長久的發展。
二、企業并購的動因
企業并購的動因不外有兩個方面:一是最大化現有股權的市場價值;二是最大化現有的財富。
1.取得規模效益。企業通過并購在整體產品結構不變的條件下,充分利用大型設備實現專業化生產,增加產量,擴大生產規模,從而可以降低成本。
(1)企業通過并購可調整其資源配置使其達到最佳經濟規模的要求,有效解決由專業化引起的生產流程的分離,從而獲得穩定的原材料來源渠道,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市場份額。
(2)通過并購一方面可以把兩個或若干個公司之間的市場交易關系轉為同一公司內部的交易關系,使交易費用降低;另一方面還可以使若干規模較小的公司組合成大公司,管理成本、營銷成本、研究開發成本得到節約,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利用大規模生產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
(3)一般情況下,合并后企業整體的償債能力增強,可降低資本成本,并實現資本在并購企業與被并購企業之間低成本的有效再配置。
2.提高管理效率。
其一是企業現在的管理者以非標準方式經營,當其被更有效率的企業收購后,更替管理者而提高管理效率,當管理者自身利益與現有股東的利益更好地協調時,則可提高管理效率。
如采用杠桿購買,現在的管理者的財富構成取決于企業的財務成功,這時管理者集中精力于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此外,如果一個企業兼并另一企業,然后出售部分資產收回全部購買價值,結果以零成本取得剩余資產,使企業從資本市場獲益了,獲得特殊資產。如土地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一些有實力、有前途的企業往往由于狹小的空間難以發展,而另一些經營不善、市場不景氣的企業卻占有較多的土地和優越的地理位置,這時優質企業就可通過并購劣質企業以獲取其優越的土地資源。另外,并購還可能得到一些專門人才以及專用技術、商標、品牌等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