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在我國大力推進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背景下,將實踐育人中的素質教育與我國高校學生組織管理進行相互融合形成基于高校素質教育的學生自我管理組織,討論了其實踐的意義,提出了學生組織的管理目標要體現素質教育的目標,這將有利于我國高校素質教育機制的真正形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在構建過程中所需要關注的問題,希望通過對高校學生組織素質教育的討論來提高我國高校的行政有效性,為素質教育提高多元化的可能。
關鍵詞:素質教育;高校學生組織;素質學生組織
Abstract: The context of this article in our country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educational work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actice, practic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mong the education and China's college students, merging to form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organization of college quality education to discuss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proposedmanagement objectives of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 should reflect the goal of quality educ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 formation of the college quality education mechanism, and on this basis, the issue of concern in the build process, I hop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rganizationsdiscussion of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of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possibility of a wide range of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 organizations; the quality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進一步做好我國高校的實踐育人工作,教育部聯合多部委聯合下發了《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高校的實踐育人工作已被提高了我國教育工作的中心。而素質教育作為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越來越被高校管理者重視,成為我國高校實踐育人的重要課題。
一、高校素質學生組織建設的意義
高校中的學生組織是高校進行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校實踐素質教育,實現實踐育人的重要載體。因此高校學生組織的重要性的發揮就有可能關系到我國高校素質教育的成敗,關系到實踐育人的成效,同時也關系到我國高校學生素質的整體提升。
建立和完善我國高校具有素質特色的學生組織就具有其重要意義。從理論意義上將,是對我國高校行政管理體系的完善,為建設特色高校學生素質提升工程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的可能性。同時對于高校學生組織而言也是對其的豐富和發展。可為其重新界定自身的管理角色和功能特征提供了多元化選擇,也是其與素質教育真正的相結合,擺脫了原來的只是理論上的討論,相互脫離的情況。
從我國高校學生組織建設的實踐意義上將,為學生素質提升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理論依據。之前對于我國高校素質教育討論較多,學者提供了多種實踐建議,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往往不具備可操作性的實際環境。以高校的學生組織作為素質教育的載體,以其實際情況出發來構建高校的素質教育體系,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時也是將素質教育具體化,變成指標性的考核,雖然在實踐中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其為素質教育的科學化提供了合理的途徑。
二、高校素質學生組織建設的作用
高校素質學生組織與之前所說的學生組織存在差異。之前所指的高校學生組織更多的是基于我國高校的行政管理目標而進行的管理,雖然之前有提及高校學生組織管理目標的構建需要建立在高校行政管理目標、學生組織自身目標和組織成員個體目標之上。但是在進行目標構建時往往忽視了學生組織真正的管理目標——學生整體和個體素質的提升,因此需要將素質教育融入其中。
高校素質學生組織具有學生組織真正的管理目標,即素質提升,管理目標明確。高校在制定行政管理目標時往往會有自身管理目標的考慮,會偏離真正的學生組織的管理目標。制定目標的主體往往是模糊的,認為高校行政管理目標就是全部學生管理工作的總目標,忽視了學生素質才是學生管理工作目標的總目標,模糊了學生作為管理目標的主體地位。因此將素質教育目標融入到整個學生組織管理中,將其作為高校學生組織管理的目標才是權力的本源回歸,符合我國高校學生工作的發展方向。
其次我國高校學生組織在進行活動組織過程中缺乏正確的理念指導。高校學生組織的行為目標與學生的素質教育體系相結合才具有其真正的管理意義。素質教育理念為學生組織進行管理提供了理論指導,有利于學生自主性的發揮。學生個體的素質提升真正作為了學生管理的目標,學生在進行管理時有了更多的話語權,有利于學生對自身管理進行思考,這就能充分發揮其進行自我管理的能動性。同時也有利于相關教育資源的整合。集中高校中的優勢教育資源,整合重復和浪費的教育資源發揮教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再次在進行我國高校學生組織素質特征構建中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角色定位。素質教育其實是對高校大學生進行通識教育過程中進行個性化的過程。讓高校學生在接受普適素質的同時不斷思考自我素質提升問題,發現自我的素質特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自我角色的定位,這有利于其在之后進入社會后進行社會角色的合理定位。而以前的大眾教育過程中強調統一的行為模式和道德價值取向忽視了個體的差異性,認為素質具有一般性個體需要進行行為模式的修正,以符合真正的高等教育的目標。
三、高校素質學生組織構建關鍵問題
將素質教育與高校學生組織的結合,把高校學生作為高校行政管理目標的主體,符合以生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同時也是以生為本的具體化,有利于推進我國高校素質教育的進程,但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問題:
首先是高校學生組織目標管理體系的構建。要構建高校素質學生組織就必須將我國高校素質教育與高校學生組織管理體系相融合,完善基于素質教育為基礎的學生組織管理目標制定體系。首先要進行目標主體的本源回歸,高校管理者要時時關注學生真正的需求和社會對于學生的期望要求。其次要進行目標制定程序的規范,將學生納入到整個目標制定過程中,重點考慮學生的自身需求。
其次是要加強關鍵性問題引導工作。學生在進行自我目標制定、管理行為選擇時,由于自身管理實踐的缺乏和知識結構不全面可能產生不合理的行為選擇。因此就需要有一個監督和控制機制來確保其能符合社會對其素質的期望。作為高校管理的行為者就有必要對有些關鍵性問題進行引導。這個過程中要講求度的控制,以免出現本源權力的顛倒,又回到之前的管理模式。
再次是進行高校素質學生組織構建中要幫助完善學生組織的自我考核機制。對高校學生素質組織進行引導是為了學生能真正使用管理權力,對自我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以期提升自身的素質。但最終是為了實現形成自我監管機制,進行自我考核,自我監管。因此高校行政部門在這些過程中就要加強引導其建立自我考核機制,發揮其真正自我有效管理的機制。
參考文獻:
[1] 宋衛忠.學校素質教育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1.(2).
[2] 張豈之.大學如何踐行“文化育人” [J].中國高教研究,2011.(9).
[3] 歐彥麟.職業素質教育在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32).
[4] 孫巖.科技社團活動在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中的作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