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需要人才的創新與支持。在社會發展、文明升級的過程中,高新人才一直發揮著最重要的主導作用。我國一直非常重視高等人才,近些年更是利用高校擴招模式,升級與增加著我國的高等人才補充能力。
關鍵詞: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進辦法
一、前言
在高等教育系統中,研究生屬于等級比較高的一個教育檔次,是我國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在國內社會體系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國內研究生同樣也實現了多元化發展與多元化進步,這一現象帶給我國研究生管理新的挑戰。從經驗來看,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對于高等人才的培養意義非常突出,是影響我國未來走向、發展局勢的主導性要素。
二、當前國內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情況
1.研究生教育制度。國內研究生制度的成立實際上遇到過許多的挫折與困難。我國早期研究生教育制度實際上是以其他國家為模板的。隨后在民國時期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我國只出現過200多名碩士,該階段我國并沒有博士體系。隨后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迎合人才培養要求,我國教育部根據國內教育系統情況,成立并頒布了契合我國教育形式、教育條件的學位制度。十一屆二中全會鄧小平創辦研究小組,展開了對學位授予的研究[1]。鄧小平認為我國的高等教育創辦契機與出發點應當立足于社會主義要求,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統一,以此保障教育質量,最終實現教育推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帶動教育質量的目的。我國教育部以此為根基展開了對我國發展現狀的調查,并結合這些資源條件對我國教育系統進行了創新與補充,在這之后我國的研究生制度才漸漸有了當前模式的雛形。我國對高等教育的重視度是很多國家都無法比擬的,這一問題來自于我國上個世紀飽受的磨難。為了推動國家經濟建設,趕超西方強國,不論是哪一屆國家領導都對高等教育予以著無條件支持。我國高校研究生制度的呈現體現著國家、社會的高度支持[2]。地方政府以國家規劃為基石,完善著各自的教育體系,這為規范我國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來說予以了大量的支持和幫助。
2.研究生整體情況。有資料顯示,我國研究生制度從1998年開始逐漸成熟,隨后到了2002年研究生數量得到了快速增長,每年增長率可達30%左右。至2004年國內已經有了30萬的研究生,而我國在1998年時僅僅只有6萬人不到。我國于2009年開始了研究生擴招,正因如此國內研究生數量得到了飛躍的增長,來到了180萬人。截止到2016年末國內研究生數量已經逼近了300萬之多[3]。如此龐大的研究生數量,既為國家的科研發展提供了大量有生力量,同時也對我國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與難度。我國傳統管理模式與思路并不能滿足現階段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要求。過去我國每個研究生導師通常只需要負責與指導3名研究生,而當前很多研究生導師甚至需要同時輔導多達10多名研究生。原本的精英教育制度如今開始朝向大眾化方向發展,該現象影響了研究生教育效率與研究生教育質量。
三、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問題
1.結構不平衡。從發達國家教育經驗不難得出,研究生教育質量、教學效率實際上和國家經濟環境有很大關系。很多發達國家研究生教育工作都比較重視全面性特性,將注意力放在了職業、學科方面教育,這與研究生今后的就業需求相契合。而國內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點雖然放在了研究生教育質量,卻并沒有予以學科領域足夠的重視。此外對專業人才招生引導的忽視,同樣也限制了國內高校研究生的教育質量與管理水平。國內近幾年的擴招讓我國研究生數量變得非常龐大,這使我國研究生的組織結構變得越發的復雜,可是很多高校都沒有意識到這一要素。這所帶來的影響便是研究生教育的作用得不到體現。雖然研究生的身份、學位都是碩士,但是其接受到的教育卻并沒有體現精英化、高等化。當前國內研究生教育沒有重視技能教育,僅僅將重心放在了學生知識教育[4]。該現象對高等教育的價值轉化有一定的不利影響。以筆者的角度來看,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必須同時兼顧技能教育、知識教育,在知識傳授的同時注重科研成果與其他學科的思想滲透。一些高校研究生的論文僅僅是追求形式,忽視了重要觀點的體現,該現象導致很多高校研究生實際上并不具備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該問題影響了研究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2.招生思路單一。國內所用的中考、高考以及碩士研究生考試是統一的模式,都是閉卷形式。可事實上不同教育階段的培養計劃、培養目標實際上并不相同。研究生教育屬于精英教育、高等尖端教育,而不是大眾教育與普及教育。研究生教育應注重創新人才、創造人才的培養,應將目光與眼光放在可持續發展以及專業人才的培育。雖然閉卷考試有著公平公正的特點,不過閉卷考試的缺陷也非常突出,即考試形式單調,該問題導致研究生能力相對單一。閉卷考試僅僅考察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分析能力,沒有能夠檢驗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所培養出的研究生往往無法適應社會創新化要求。全面發展型研究生才是我國迫切需求的人才類型。
3.管理制度不合理。當前國內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存在的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便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該因素直接影響了研究生教育水平,是我國想要提升與改進研究生教育質量需要首先克服的問題。國內研究生管理制度的推進過于重視升學考試,沒有關注研究生培養過程以及學生最后對研究方向、研究技術的使用能力,研究生無法達到預期教育要求。此外,很多高校過度關注研究生學位論文,沒有重視研究生課程指導,很多研究生僅僅有著扎實且豐富的研究素養和研究理論,學生的論文水平與實踐能力存在嚴重問題。高等教育的最終目的與人才培養目標為應用型人才,所以研究生教育應當契合與關注研究生今后的就業和成長方向。可是很多高校并沒有注意到該問題,予以研究生就業足夠重視。該現象使得研究生管理質量得不到有效反饋,無法對當前階段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予以完善和創新。
推薦閱讀:《太原師范專科學校學報》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