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新時代、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工作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這是由高校的組織架構和輔導員的身份職能決定的。新形勢下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有心的輔導員就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首先應該堅定理想信念,成為學習習近平新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行者;其次要創新工作方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內涵傳播給每一位大學生;同時需要幫助學生,將中國夢與個人的夢想有機地聯系到一起。
關鍵詞: 輔導員;思想政治:創新:中國夢
2016年12月,在北京隆重召開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會議,習近平同志在會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習主席的講話不僅僅對當代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充分肯定,更是表達了對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者教書育人的殷切期望。
一、堅定信仰、牢記使命,當好學習習主席新時代新思想的先行者。
作為開展校園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工作者,應該充分認清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深刻理解習主席系列講話精神對于當代教育工作的歷史含義,不斷深化自身政治理論素養,打牢結實的政治理論功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切實將理論知識轉換成能力素質,進一步完善工作的方式方法,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中落地生根。
(一)首先認清對習主席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的重要意義。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先輩始終秉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堅守“黨的利益重千鈞”的無限忠誠,立起了光輝的時代豐碑。年僅15歲的劉胡蘭在不幸被捕后,面對敵人威逼恐嚇毫無畏懼,始終堅定自己的革命信仰,英勇犧牲,用自己瘦小的身軀樹立起被萬人傳頌的豐碑;方志敏被捕后,面對敵人許諾的生的希望和達官厚祿,毅然選擇放棄,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舍棄了生的希望;面對數倍于我的敵人和戰友不斷犧牲的局面,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為后面戰友的前進和最后的勝利鋪平了道路。這些偉大的事跡都源離不開他們堅定的信仰追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但長期以來受消極腐朽思想的影響,一些同志信仰缺失、精神迷茫,講創新理論底氣不足,對政治謠言和小道消息人云亦云,甚至不信馬克思列寧主義去相信鬼神。
(二)提高自身政治素養需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中習主席強調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學習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青年學生思想活躍,輔導員應不斷提高知識積累、增加知識儲備、拓寬知識領域,充分認清知識積累運用的重要性,為開展工作積累知識儲備。一要善于自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覺才能長久地堅持,習主席曾回憶自己當知青時,曾為了一本書步行30里路,只是因為在當時的生活中,讀書學習是一種習慣,學習儼然已成為當時習主席的愛好,因此再遠的路程也不感到疲憊。把培養興趣作為第一要務,需要將學習作為一種需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二要培養恒心。學貴有恒,古語有云水滴石穿,萬事萬物想取得效果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奧運游泳冠軍孫楊,連續蟬聯各項自由泳項目冠軍,不斷突破自己的成績,成為國人的驕傲,人們稱贊他傲人天賦的同時,不得不感嘆日積月累的訓練,來回短短的100米泳池,他游過的豈止十萬、百萬次。學習也是這樣,不經過長期的積累,不下一番苦功夫,就難以集腋成裘、厚積薄發。
二、立足本職、創新方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者
教育離不開一定的形式和方法,當前社會高速發展,各種新潮思想不斷涌現,學生作為青年群體,思想活躍,個性鮮明,對待舊事物存在一定抵觸情緒,容易接受新生事物。這就要求在開展教育必須著眼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展教育渠道,創新方法手段,不斷增強教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思想教育,發揮學校的“主陣地”作用。人才培養是高校工作的重點,學校培養人才的基礎和關鍵則在課堂教學上。如何用好課堂這個“主陣地”,讓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在課堂中發揮光熱,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影響力,滿足現階段學生發展的需求和期待,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二)善于運用新媒體、新科技,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中能夠生根發芽。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進步不斷更新的過程,面對社會日新月異的大環境,我們要學會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手段使教育工作進一步改革創新。運用互聯網、移動網絡等新媒體、新技術,不斷充實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手段,使之更富有時代活感、更富有吸引力。
三、春風化雨、以德樹人,做好新時代青年實現中國夢的引路人。
輔導員作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啟蒙導師。應該充分認清自己的重要地位,以培養一批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為核心任務,不斷改良自身工作方法,積極解決學生現實中實際困難,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本著成為新時代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目標,真正做到學生服務者、領路人。
(一)樹立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時刻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工作情緒,堅持一切工作服務學生,一切工作圍繞學生的思想觀念,塌下身子了解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的實際困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想盡一切辦法積極為其成長道路上排憂解難。
(二)建立暢通高效的渠道。每一位學生一棵大樹,輔導員就是辛勤的園丁,對于學生而言,輔導員必須積極了解學生體的訴求,通過談心談話、校園散步或設置意見箱建立微信群等多種渠道,第一時間掌握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整理意見建議來進行分析,吸收其中的合理要求,有針對性地解決好上述問題,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法,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三)做到公平、公開和公正。輔導員作為院校管理的第一負責人,要做到處事為公、一視同仁,特別是在評比、評優和入黨等切實關系學生利益的敏感事物上,做到公開、公平和公正。即使由于受條件的限制不能采取公開選拔和競爭的方式,必須由個人確定結果,也應該向學生說明原因,闡述理由,取得學生的信任,讓學生能有所依靠。
習主席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要求青年學生應該“勤學、修德、明辨、篤實”,這為每一個輔導員墊定了教育道路上的基石。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應該深入領會習主席講話精神實質,不負習總書記的重托,以學生服務工作作為自己的重心,勤勞勇敢、樂于奉獻,努力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實現中國夢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張逸如.“90 后”大學生思想特點與教育方法創新 [J]. 濟南:理論學習 ,2012
【2】 肖鐵巖.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新思考[J].濟南:高校輔導員,2011
【3】 林佩云,曾雅麗,吳善添.網絡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載體的拓展[J].重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