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園林工程教學中教師如何做好教與學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高等教育時間:瀏覽:

  園林工程是一門動手能力較強的專業課,單純的授課并不能保證教學質量。本篇教學論文從園林工程課程入手,探討高校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關系,并通過實際教學案例,歸納出幾點提高教學水平,增加學生學習效率的方法。

  推薦期刊:《高校理論戰線》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國家級教育類核心期刊。曾用刊名:高校社會科學。《高校理論戰線》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高校理論戰線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高校理論戰線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高校理論戰線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高校理論戰線

  教育心理學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從行為主義研究范式向認知主義研究范式轉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也逐漸從被動、機械的強化學習轉向主動、有意義的主體性學習。這一轉變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人們對學習策略研究的熱衷,而學習策略使用的效果受教學情境中諸多因素的影響,早期學習策略的研究出現的那種追求最優方法并沒有達到學生靈活掌握的目的,這種狀況也直接促使人們對教學策略研究的關注。20世紀70年代以經驗為基礎的教學策略研究開始從教師行為和師生關系兩個方面進行探討,前者由于只注意到教師行為而忽視學生的存在,并沒有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后者則發展成為對師生溝通的策略性認識。20世紀 80年代加涅著眼于教學效果的改變,拓寬了教學策略的研究范圍,提出了管理策略、指導策略以及它們之間的有機結合對改變教學效果的作用。當然,西方的教學策略研究從內容上看還局限于方法、步驟層次,對教學策略的理論或本質性認識還不深入。我國的教學策略研究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針對國外此類研究的缺陷,我國的教學策略研究起始的重點在于對其理論或本質的探討,同時努力深化教學策略的學科應用和實驗研究。

  一 高校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定位

  新世紀高校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上課(教)那種簡單的程序化勞動,而是怎樣將教師上課(教的過程)與學生學習(學的過程)更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更愿意學、更容易學。

  教與學作為高校實施育人計劃的關鍵環節,是高校生存的最根本任務。

  “教”是指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經驗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是高校教學任務的前提,衡量“教”的質量有以下七個原則:(1)是否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聯系;(2)是否增加了學生之間的協作機會;(3)是否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是否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4)是否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5)是否強調了學習時間的重要性;(6)是否給予了學生較高的期望;(7)是否尊重學生多能力和多樣化的學習方法。

  “學”具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指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第二層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新理念,不斷總結新經驗,并及時傳授給學生的過程。

  二 如何處理好高校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關系

  通過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以及近兩年的實踐教學經歷,綜合教育界資深教授的教學經驗,再集合當代大學生的特殊社會屬性及園林工程的課程特點,歸納出以下幾點方法使大學學生更愿意學、更容易懂、更能真正理解和應用。

  1.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教師給學生上課,不是單一方向的講授和接收過程,在課堂中和課外時間,教師要肩負起同學生交流與互動的責任,并要做到對學生的提問或建議做出及時的反饋,這樣既能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和對該專業學習的積極性。

  2.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實際案例分析

  園林工程作為一門動手能力相對較強的專業課程,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在傳統理論教學過程中,運用實際案例植入的方法,使復雜枯燥的理論在實際案例中分解簡化,易于學生理解,讓學生明白該專業的具體用途以及自己應當具備的能力,同時還能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3.適當地嘗試模擬實際項目的開展,鼓勵學生親自主持與開展,使學生提前體會整個園林行業的運行模式

  借鑒已有學科的教學案例(如法學專業的“模擬法庭”),組織本專業學生參與到模擬項目開發過程中去,使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各自的角色,通過參與整個模擬項目的運行和實施過程,使學生們切身體會到將來要從事行業的流程和任務,從而既能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又能鍛煉學生在整個項目中的組織和自我組織能力,更能調動學生對該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三 結論

  針對現代大學生的特殊社會屬性及當代大學的教育特色,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教會學生去學習相應的理論及實踐知識,并賦予學生自學和要學的動力。從這幾個方面出發,真正做到一切為學生著想,始終以學生未來發展為目標,側重實踐內容的講解與分析,注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發揮,使學生自己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真正實現快樂教學,快樂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馮克誠、西爾梟主編.實用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全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

  [2]王策三.教學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李海峰.中美在線開放課程的對比與分析——基于教與學的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4(1):58~64

  [4]徐萍.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4):92~93

  [5]張素蓉.教與學方式轉變下的課堂教學模式新探索[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8):88~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望城县| 柯坪县| 于都县| 崇左市| 灵川县| 建瓯市| 安仁县| 资源县| 望城县| 凤阳县| 大足县| 和林格尔县| 钟山县| 留坝县| 舞钢市| 建阳市| 弋阳县| 绥棱县| 新晃| 桐乡市| 保定市| 安宁市| 临猗县| 淅川县| 伊金霍洛旗| 资阳市| 嫩江县| 五指山市| 桐柏县| 蕉岭县| 镇远县| 武宁县| 罗江县| 内丘县| 万州区| 宁阳县| 镇沅| 石泉县| 县级市| 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