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運用辯證理論探討房地產項目開發中的實際問題,這對于提高項目成功率、投資回報率,乃至于部分以房地產為支撐的地方經濟的運行質量,對于加快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平穩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項目調研階段
現象的因果聯系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任何現象都有其產生的原因,任何現象都會引起一定的結果;同一現象在一種關系里可能是原因,在另一種關系里可能是結果。項目調研作為一種現象,它既是項目成敗的原因,又是調研人員、調研對象和調研材料等現象綜合作用的結果。項目調研包括項目信息的收集、分析、篩選、跟蹤、考察、論證等,它是項目開發的第一道工序,是項目決策的基礎。為了搞好項目調研,必須注意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在組成項目調研班子時,必須處理好“專”與“雜”的關系
客觀事物具有規律性,每一個項目都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要把項目的規律調研清楚,就必須分別不同項目,抽選相關人員,組成相對固定的專門的項目調研班子。客觀事物還具有普遍聯系性,項目調研工作的涉及面較廣,要想搞清楚項目各方面的情況及其相互間的聯系,就必須組織多方面的人才共同調研。特別是大型房地產項目,涉及面廣,不管需要專業的市場調查,更需要技術、機械、商業管理、建筑材料等多方面的調查人員。“專”而不“雜”,配不成完整班子;“雜”而不“專”,模不到項目的底細。“專”是“雜”的前提和基礎,“雜”是“專”的合成和升華。
(二)在收集項目信息時,必須處理好“廣度”和“深度”的關系。
在同一層面上對不同對象進行橫向調研,體現廣度;在不同層面上對同一對象進行縱向調研,體現深度。廣度達不到,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深度達不到,容易把表象當成實質。物質世界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中,任何事物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呈現不同的現象。房地產市場需求千人千味,企業有盛衰之別,建筑技術總是在不斷完善、更新,物業產品總是在不斷成熟、換代。要想獲取大量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項目調研就必須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就必須認真選擇和考察調查研究的對象。一方面,調研對象必須是不同層面的典型,具有代表性,這就要求有“廣度”;另一方面,對每一個對象的調研必須全面、具體,這就要求有深度。
二、項目決策階段
項目決策屬于意識的范疇,是由客觀存在決定的,反過來又能對項目開發的實踐起巨大的能動作用。項目決策合乎客觀規律性,項目建設才有成功的希望。要提高項目決策水平,實行科學決策,就必須建立科學的決策系統,堅持科學的決策標準,兼顧項目的外部條件,使項目決策符合項目發展的客觀規律。
(一)理立群體決策與個人決策相結合的項目決策系統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決定力量,杰出人物是社會先進勢力的代表,對于歷史的發展能夠起重大作用。根據這一原理,要搞好項目決策,就必須建立一個行業專家群體與企業老板個人相結合的決策系統。一方面,要堅持走群眾路線,真正讓決策群發揮作用;另一方面,要對事物有自身的判斷,做到“集思廣益,獨斷專行”。在項目決策之前,要采取咨詢會、座談會、評估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職工和有關行業專家的意見。在此基礎上,認真地加以分析、研究和綜合,形成正確的結論,從而保證項目決策的科學性。
(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明確決策標準。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內部矛盾引起事物的發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事物的性質。根據這一原理,要決定一個項目建與不建、早建與遲建、以及項目規模的大小等等,都必須依據項目內部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即要以項目自身的本質特征為依據,遵循項目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在習慣上總是對“填空白”的項目情有獨鐘,而對“重復建設”的項目厭惡有加,其實這種態度并不科學。“填空白”的項目,避免了激烈的競爭,可以不戰而勝,這是事實。比如金科集團推出的一系列項目,“中華坊”、“綠韻康城”。“重復建設”的項目勢必與竟爭對手狹路相逢,必須苦戰而勝,這也是事實。
但并不是說“填空白”的項目就一定優于“重復”的項目,關鍵還要看市場需求。凡是市場需求旺盛的項目,即使“重復”也可以建;凡是市場沒有需求的項目,即使“填空白”也不能建。華宇地產在重慶大量復制其高層建筑,萬科在全國復制旗下的城市花園系列,但其良好的質量,特別是與市場對中檔樓盤的需求相吻合,造就了他們的成功。
還應該注意到,“健康、綠色、節能”,代表著住宅項目開發的方向,可以作為項目決策的一般標準,但是對具體項目要作具體分析,好的項目往往具有以上的特征,而具有以上特征的項目卻未必都是好項目。
三、項目建設階段
項目建設是項目開發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頭緒紛繁復雜,矛盾集中突出。根據對立統一規律和要抓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著重應當解決好兩個問題,即:樓宇設備裝修和土建投資的適當比例問題;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的兼顧問題。
(一) 樓宇設施裝修和土建投資的適當比例問題“
有些項目,水、電、汽等公用設施的容量、功率、能量與生產線不配套,一梯八戶才一部電梯,每戶的電力供應才達到3A的水平;有些項目,一期的設施和擴建項目設施的能力不配套,項目的增大,而相應的設施水平和容量并沒有增加。這種現象,可以統稱為“車和馬不配套”。這種現象也是一些項目市場口碑差、投資效益不好的重要原因。為了提高投資收益率,在項目建設中必須十分重視公用設施和生活設施的科學配置,使之都能充分發揮能力,都能滿負荷運轉,力求避免“車和馬不配套”的現象。
(三)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的兼顧問題
如果把項目建設速度比作“魚”,把項目建設質量比作“熊掌”,那么,就應當堅持“魚和熊掌都要”。速度和質量,在工程施工中是一對矛盾,這對矛盾的同一載體是項目投資的效益。速度就是效益,時間就是金錢。為了加快項目建設速度,必須加強工作的計劃性,科學安排土建、設備訂購與安裝、環境園林施工的時間進度,做到統籌兼顧,切實加快項目建設的節奏。項目建設質量是決定項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建設質量好,項目達標,則項目的出售就會好,銷售周期短,投資風險就小;反之,如果項目建設質量差,就將影響質量,甚至,導致事故的發生,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為了保證建設質量,必須層層設立質量控制點,嚴格堅持道道工序把關,強化質量監測,確保萬無一失。
參考文獻:
畢星,翟麗項目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莉,論現代項目管理的四大轉變[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
肖前,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徐小欽,現代科學技術哲學概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0
李瀛心:目標管理的實施狀況及其哲學思考[J]管理現代化,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