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會計核算的相關定義
1.會計制度
會計制度是政府對經濟進行管理的重要制度,是對商業交易和財務往來在賬簿中進行分類、登錄、歸總,并進行分析、核實和上報結果的制度.會計制度是根據相關會計理論制定的,會計人員進行會計工作時應遵循的規則、方法、程序的總稱。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財政部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于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2.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以貨幣為主要量度,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連續地、系統地記錄,定期編制會計報表,為企業決策者和政府部門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資料。會計其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設置賬戶和賬簿、復式記錄、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會計報表等。我國現階段實行的會計核算制度主要包括企業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兩大類。
3.會計準則
會計準則是會計工作人員工作的規則和指南。按照使用單位的經營性質,可以將其可分為營利組織的會計準則和非營利組織的會計準則。如果按照層次劃分,可以劃分為基本會計準則,會計要素確認、計量、編報準則和具體業務準則這三個層次。
二、電力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會計核算主體界限不清
產權明晰是現代企業,尤其是大型電力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必備條件。目前大型電力企業集團產權全系,特別是母公司與其下屬修造、施工、投資等行業的子公司的產權關系尚不明確,機構設置不明確,沒有能夠形成清晰的企業構架樹。層次多、多頭管理、多頭負責造成管理混亂、職責不清。另外各下屬單位的財務數據沒有集中存放管理,每單位一個獨立的賬套,不能有效的反應公司的整體財務狀況,不利于母公司對子公司進行會計內部控制。
2.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健全的監督機制電力企業一般規模龐大,部門眾多,機構冗繁,各部門之間的牽制制度、稽查制度、財務審批制度等執行情況不佳。內部控制的缺失給企業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導致企業資產流失,同時加大企業外部監管的難度,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會計監督要求會計人員對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然而一些電力企業的監督部門濫用職權、收受賄賂,監管缺失,使得企業內部會計職能無法充分發揮。
3.會計信息容易失真
電力企業內部分支機構眾多,利益主體復雜,使得會計信息傳遞的路線較長,環節較多,容易造成信息扭曲。同樣由于大部分會計原始資料都是手工整理,手工加工環節越多,容易導致信息失真。目前在大部分電力集團的會計核算流程中,會計原始憑證要經過若干次手工加工和傳遞,逐級匯總上報,難免造成信息的流失。部分子公司不按照要求妥善保管會計原始資料,隨意存放,會計憑證、賬簿、報表丟失、毀損情況屢屢發生,這些因素也加劇了會計信息的失真。
三、電力企業會計核算方法優化策略
1.改進會計核算系統
由于企業財務分析的數據來源于企業會計核算系統,所以必須確保企業會計核算系統能夠有效提供用于財務分析的數據。同時傳統會計核算大多分散部署,數據“孤島”現象明顯,報表逐級匯總上報,會計信息時效性較低。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建立起以集團公司為主體的會計集中核算體系,保證同一法人單位一套賬管理,自動對賬平衡、內部賬務協同處理,財務報告從賬到表自動靈活生成的體系。(趙振.洪鄭凱,2009)
2.完善內部控制、監督制度
嚴格執行會計核算原則,準確定位會計監督人員的角色。加快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包括:財務會計制度、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現金管理制度、財務監督制度等,使會計人員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從而使會計核算工作規范化。同時從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入手,以內部監督為主,外部監督為輔,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目前會計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高層管理者的干預,因此要充分發揮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監事會對企業負責人的監督作用。政府經濟管理監督部門應該對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企業給予嚴厲的懲罰,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3.發揮信息技術力量,建立會計集中核算體系
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電腦的普及,電力企業可以采用信息技術實現會計集中核算。減少手工加工環節,合并部分中間層次,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會計的集中核算,還能夠很好的保存會計原始數據和資料,以備以后查用。
4.為規范臨時設施核算管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企業會計準則—存貨》等規定,結合本單位相關業務特點,制定以下細則。本細則僅為了更好地優化我們電力企業的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讓財務進賬和支出可以程式化,防止財務被個人或個部門影響。本細則根據不同情況制定了不同的管理機制。在我公司運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是詳細的相關內容。(本細則僅供參考,不代表個人的任何評論色彩,各公司可以根據各公司的特點制定達到理想的運用效果)
第一條.電力企業臨時設施是有多方面的
臨時設施是指為了保證施工生產和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而在施工現場建造的生產和生活用的各種臨時性簡易設施。臨時設施是施工企業其他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企業的臨時設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內容:施工現場臨時作業棚、機具棚、材料庫、辦公室、休息室、茶水棚、廁所、化灰池、儲水池、瀝青鍋灶等設施;臨時鐵路專用線、輕便鐵道;臨時道路、圍墻、護欄、刺絲網等;臨時給排水、供電、供熱等管線;現場預制構件及加工材料等所需要的臨時建筑物;臨時簡易周轉房;現場臨時搭建的職工宿舍、食堂、醫務室、浴室、理發室、托兒所等臨時性福利設施。
第二條 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管理:
(一) 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二) 使用壽命超過一年;
(三) 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
下列臨時設施通常應確認為存貨管理:
1、用鋼模及扣件、鐵腳手管、毛竹、竹籬笆、石棉瓦、土工布、塑料薄膜、防雨布、茅草等搭設的施工現場臨時作業棚、機具棚、休息棚、茶水棚、材料棚等。
2、化灰池、儲水池、瀝青鍋灶、清洗溝池、排水溝道、室外自來水臺池及其他價值較低的類似建筑物。
3、臨時圍攔、護欄、刺絲網、臨時道路場地平整用石子及其他相關費用,工程竣工后構成工程現場整體的道路費用。
4、臨時施工用電、用水耗材及相關費用,廣式照明設施、路燈。
5、臨時宣傳標牌及相關設施。
6、移動值班崗亭、道路欄桿、支墩。
7、臨時通訊線路、支架及相關費用等。
8、現場預制構件及加工材料等所需要的臨時建筑物;
9、與現場施工直接相關的場地平整及相關費用。
10、屬于安全生產費用開支的臨時設施。
第三條 下列臨時設施不屬于企業資產:
(一) 由建設單位建造并無償提供的;
(二) 由建設單位撥付資金、企業負責建造并無償使用、工程結束按合同約定最終所有權歸屬建設單位的;
(三) 臨時租用的。
企業建造本條第(二)款所述臨時設施的收入和支出應作為“甲方零星委托項目”納入主體總承包合同的收支核算體系。
第四條 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的臨時設施計提的折舊、企業使用臨時設施支付的租金、發生的臨時設施零星維修費用,按用途分別在相應的成本費用中開支,租入或無償使用的臨時設施所發生的改良支出應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在合同工期內攤銷。
前款所述的臨時設施改良支出一般應符合以下標準之一:
(一) 發生的修理支出達到原值20%以上;
(二) 經過修理后使用壽命延長2年以上;
(三) 經過修理后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第五條 凡不屬于本細則第三條規定應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的臨時設施,均作為流動資產管理,于費用發生時一次性進入當期損益,按用途分別在相應的成本費用中列支。
第六條 新開工工程應及時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及相關調整事項編制現場臨時設施目錄,列明臨時設施名稱及型號規格、數量、是否作為固定資產管理,該目錄由分公司工程管理部門、經營開發部門會同財務部門編寫,經分公司主管經理批準報工程公司財務部備案,并按相同手續辦理相關調整事項。
第七條 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的現場臨時設施應單獨上報固定資產(臨時設施)購建計劃,單獨簽訂施工購建合同,按正常固定資產購置手續辦理,由分公司分別核算在建工程成本,預定可使用狀態后,辦理驗收手續轉工程公司統一進行核算與管理。不能及時尚未辦理竣工決算手續的,應按估計價值入帳,待確定實際成本再進行調整,如果單項資產實際成本與估計價值誤差率在3%以內且誤差金額小于兩萬元的,可將差額直接計入當期成本費用。
第八條 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的現場臨時設施應作為一個特殊的類別進行管理,折舊采用平均年限法,折舊期限一般按工程合同工期確定,凈殘值率一般為零。
第九條 作為固定資產管理的現場臨時設施發生下列情況應辦理清理銷賬手續:
(一) 毀損、拆除、出售;
(二) 未來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結語
電力施工企業必須堅持優質、高效、低消耗的經營方針,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優質工程的同時還要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積累,為企業的自身發展和職工的集體福利事業提供資金。這就要求電力施工企業切實加強財務管理,不斷完善內部機制,提高經營者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許業玲,王龍飛.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若干問題的探討[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
[2]章云飛. 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J].金融經濟,2007,(14)
[3]何艷霞,于國術,崔耕.新形勢下會計核算的發展趨勢[J].遼寧經濟 , 2006,(02)
[4]王振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稅務 , 2006,(01)
[5]李萍.淺談央行強化會計核算內部控制與風險防范的方法[J].中國總會計師,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