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淺談降低農電線損管理的幾點措施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電力時間:瀏覽:

   電力網電能損耗(簡稱線損率)是國家考核電力部門的一項重要經濟技術指標,也是電力系統設計水平、生產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所以采用和推廣新技術、強化線損管理、降低電網損耗,對搞好節能和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僅以1987?年為例,全國平均線損率8.48%,線損電量高達367.75億kW·h,而同期美國的平均線損率為6.1%,日本的平均線損率為6.?0%,西德的平均線損率為3.7%。如果我國平均線損率下降2%,每年就可以少損耗電能86.73億kW·h,相當于一個裝機1200MW的發電廠一年的發電量,經濟效益非常可觀。那么如何降低線損率?這必須從線損的構成談起,找到電能損耗產生的根源,才能采取有效的辦法來降低線損率。  
一、線損產生的原因及構成
1.1線損產生的原因 在電力系統中,電能是通過消耗一次能源由發電機轉化產生,通過電網輸送到千家萬戶的,在這個過程中,從發電機到電網中的線路、變壓器、無功設備、調相及調壓設備、絕緣介質、測量、計量設備、保護裝置等輸送和變換元件要消耗電能,此外,還有一些不明損失如竊電、漏電、表計誤差、抄表影響等也將引起線損率的波動。針對以上產生線損率的原因并結合多年來線損管理的經驗,降低線損應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入手,首先要對線損的構成進行仔細的分析,根據線損產生的具體原因有針對性地制定降損措施,有效地降低線損率。  
1.2電能損耗的組成 電能損耗是電能在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各個環節中的損耗,它可分為固定損失、變動損失、其它損失三部分。
1.2.1固定損失 一般不隨負荷變動而變化,只要設備帶有電壓,就要消耗電能,就有損失,與通過設備的功率或電流大小無關,因此,也叫空載損失(鐵損)?或基本損失。主要包括變壓器、調相機、調壓器、電抗器、消弧線圈等設備的鐵損及絕緣子的損失、電暈損失、電容器和電纜的介質損失、電能表電壓線圈的損失等。
1.2.2變動損失 它是隨著負荷的變動而變化的,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也稱可變損失或短路損失(銅損)。主要包括變壓器、調相機、調壓器、電抗器、消弧線圈等設備的銅損,輸、配電線路和接戶線的銅損,電能表電流線圈的銅損。
1.2.3 其它損失 是指在電能的輸、變、配、用過程中的一些不明因素和在供用電過程中的偷、漏、丟、送等造成的損失,習慣稱為不明損失或管理損失。
  
二、加強線損的幾種管理
 1 作好技術線損管理
(1)應采用行之有效的降損措施,重點抓好電網規劃,調整電網布局、升壓改造、簡化電壓等級、縮短供電半徑、減少迂回供電、合理選擇導線截面、變壓器的規格、容量及完善防竊電措施等各項工作。首先應對投資少、工期短、降損效果顯著的措施,抓緊實施。
(2)應逐年制定降損節能的技術措施計劃,分別納入基建、大修、技改等工程項目中安排實施。
(3)按照《電力系統電壓和無功電力技術導則》的規定,按電力系統無功補償優化計算結果,做到無功就地平衡,分壓、分區平衡,改善電壓質量,降低電能損耗。
(4)調度要根據電力系統設備的技術狀況、潮流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行方式,做好電網經濟運行,要抓好變壓器的經濟運行,及時停運空載變壓器,并應有計劃地逐步將高能耗的配電變壓器更換和改造為低能耗的配電變壓器。
(5)要定期組織負荷實測,進行線損理論計算。35kV系統每年進行一次,10kV及以下系統至少每二年進行一次;如果電源分布、網絡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應及時計算,其計算范圍按考核與管理范圍分壓進行。理論計算值要與統計值進行比較,找出管理上和設備上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
2 在用電管理上下工夫
(1)加強用電管理工作,切實建立健全報裝、接電、抄表、校核、收費、用電監察等營業管理的崗位責任制,減少責任差錯,防止竊電和違章用電。每年要開展一次營業用電大普查工作和不定期的營業普查工作,及時發現和糾正由于管理不善所發生的問題。
  (2)對于營抄錯計電量、用戶竊電量、計量差錯電量等,除及時糾正和退補外,各單位還應在每月線損報表內填寫說明清楚。
(3)嚴格抄表制度,合理安排抄表例日,盡可能使供電量、售電量在時間上相對應:
一、抄表時間盡量靠近月末;二、月大月小天數與供電量對應。對于專用線、專用變電站供電的用戶以及有條件實行月末日24小時抄表的用戶,均應在月末日24小時抄表;對月末抄表(即月末日前1~3)這兩部分抄見電量應占總售電量的70%以上。其余用戶的抄表例日應安排固定,抄表例日確定以后不得隨意變更,特殊情況需變更時必須經主管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批準。
   (4)發電廠的廠用電站的一項技術經濟指標。電力部門的其它生產用電(如大小修、修配、試驗等)和非生產用電(如辦公樓照明、職工宿舍及生活用電等)應嚴格管理,要求裝表計費并不得計入廠用電和線損這中。
  (6)推廣使用電子表,逐步淘汰高能耗機械表,提高計量的準確性。一要合理配置計量裝置,選擇合適的TA,使一次負荷電流不大于TA的額定電流,盡量使之在TA的額定電流的30~120,安裝時盡量減少二次線路阻抗,對計量回路接頭涂抹導電膏,并用塑料膠布包扎嚴密,防止氧化腐蝕。二要定期檢查計量裝置,特別應在負荷高峰或夜間組織人員對計量裝置進行檢查,仔細查看TA的一二次柱頭是否接觸良好,以及表計運行情況是否正常,加大對配變TA倍率的核對工作,杜絕計量裝置錯誤接線發生,加強故障表計計量的追補工作,努力減少電量丟失。
   3 加強依法治電,深化反竊電工作 
   大力開展《電力法》及相關《條例》的宣傳教育活動,組織人員在市區及鄉村、集市等公共場合向群眾進行依法用電宣傳教育。有條件的地區可組織技術尖子成立用電稽查大隊,配備交通、通訊及現場檢查鑒定的工具和儀表,深入開展反竊電工作,認真分析可能竊電的手段、時間,并結合線路的損失情況進行有計劃、有目標的突擊檢查,不定期進行24小時的用電監察,使竊電分子無可乘之機。 
  采取不定期不定時突擊檢查的辦法,對發現的竊電行為,依法嚴懲處理竊電者,并通過新聞媒體進行曝光,對竊電者起到震懾作用。同時,強化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對明知供電計量裝置失靈而故意不報的行為和人員,加大處罰力度。在打擊竊電的同時,一方面加強了職工隊伍的素質教育,培養愛崗敬業精神。一方面加強抄、核、收的透明度,經常性地深入工作區域,多調查、多了解、多聽聽用戶的反映,不能流于形式,做一些表面化、形式化的文章,同時要加強執行力建設,加強對供電所規章制度的考核監督,正本清源,消滅人情電現象,掃除線損工作的障礙,線損一定會降下來。
   4 建立線損分析例會制度
   分析影響線損率的主要因素,從中找出相應改進措施以確保取得最佳的降耗目標和經濟效益。線損分析例會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對比分析:一是實際線損率與理論線損率的對比。如果實際線損率過高,說明電力網漏電嚴重或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或許兩個方面都存問題。二是當前水平與年平均水平的對比。一個持續較長時間的線損率平均水平能夠消除因負載、時間、抄表時差等變化形成的線損波動現象,這個線損水平能反映線損的實際狀況,與這個水平相比較,可以發現當時的線損是否正常。三是計量總表與分表電量的對比。搞好電能的平衡分析,監督電能計量設備的運行情況,確保計量裝置保持在準確運行狀態。四是線路或設備之間、季度和年度之間、各條線路之間的線損綜合對比。
三、結束語
總之,降低損耗是降低電網供電成本的直接途徑。合理選擇降低網損的措施,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電網降損管理工作者除了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外,還需要根據電網實際需要,選擇適合本地電網的降損措施,以取得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石狮市| 呼伦贝尔市| 灵璧县| 四子王旗| 九台市| 九龙城区| 庆元县| 惠水县| 兴城市| 侯马市| 泊头市| 灵台县| 湖北省| 哈密市| 上虞市| 新和县| 满城县| 九龙坡区| 剑阁县| 焦作市| 蓬莱市| 桐梓县| 淮北市| 楚雄市| 彩票| 信宜市| 外汇| 靖西县| 榆社县| 三江| 贞丰县| 贵阳市| 西吉县| 普洱| 贵溪市| 呼伦贝尔市| 云阳县| 班玛县| 离岛区|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