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西部水電工程建設庫區遼闊的水域風光、寧謐的自然景觀、多元的民族文化、絢麗的民族風情,孕育了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旅游業經過近年的實踐和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取得了初步成效,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移民區縣的移民開發工作,但從整體上看,大部分庫區旅游資源開發起點不高,水平較低;旅游經濟總量不大,效益不高;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發展水平與風景名勝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傳統的觀光旅游持續增長的同時,庫區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必將快速發展。
1 移民安置區旅游開發的重要意義
1.1 是實現移民安置區生產方式轉變的有效途徑。受傳統文化和資源制約等因素影響,在西部地區生產方式多為傳統農耕及畜牧業為主,移民區多數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靈, 移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偏低,經濟基礎薄弱,長期處于封閉的自給或半自給經濟狀況,特別是廣大農村至今仍保留著延續了上千年“幾畝地、一頭牛、一群羊、幾頭豬”的庭院經濟生產模式。而正是這種小規模、低效率、低商品率的生產方式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通過實施旅游發展規劃,以庫區旅游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庫區鄉村休閑度假旅游,使廣大移民群眾轉移到旅游服務行業中來,從而實現生產方式的重大轉變。
1.2 是突破移民安置區經濟發展瓶頸的重要保障。據初步測算,僅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等三個水電站建設共需移民14.1萬余人,且95%以上的移民選擇縣內、市(州)內安置,庫周將面臨人口密度增大、人均耕地減少、人地矛盾加劇、搬遷安置困難等突出問題。為了保證移民安置區規劃方案得以順利實施, 使移民安置區真正實現“移得出,安得穩,能發展”的安置目標, 通過開發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經濟,不僅可以加快地區脫貧致富,還可以帶動周邊地區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有利于縮小地區間貧富差異,促進移民安置區社會和諧穩定,有效防止安置區出現“二次返貧”。
2 旅游開發的有利環境與不利因素
2.1 有利環境
2.1.1奇特的自然風光。水電工程庫區多奇山麗境,水域遼闊,生態景觀和自然風獨特、奇美,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開發前景廣闊。由于受地形、交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地方至今仍處于原始自然狀態,通過系統的規劃設計,綜合考慮交通、區位、植被、地質地貌等多種環境因素,庫區自然風光將得以完美展示。
2.1.2濃郁的人文風情。由于西部水電開發建設地域的特殊性,其所在區域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區,除漢族以外,還居住著藏、彝、苗、回等多個少數民族。千百年來,各民族親如一家,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代代相傳,形成了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民族風土人情和十足的鄉土味,讓人親身感受淳樸的民風、獨特的地域文化。
2.1.3強力的政策扶持。開發性移民方針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立足于使移民搬遷后生活水平不下降,而且要求注重庫區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庫區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調整配置等,發展庫區旅游業已引起了各級移民相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并積極出臺相關措施,將發展旅游業作為庫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的經濟增長點。
2.2 不利因素
2.2.1生態系統比較脆弱。西部水電工程建設區多為高緯度、高海拔的偏遠山區,地理環境條件比較特殊,區域內多高山坡陡, 使得其整個生態系統具有較大的脆弱性, 大量的人為活動和開發建設,極易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等嚴重的環境災難,特別是原生植被、生物如受到破壞, 勢必將難以恢復。
2.2.2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目前庫區整個交通運輸體系主要以公路為主,與外界聯系的道路基本靠環庫交通及過境公路來實現,道路坡度陡,彎度大,路面結構和通行能力差,這為旅游的開展帶來不便;同時,出于對移民安置規劃總體投資控制等因素考慮,整個移民區旅游接待設施還不完善,接待能力不高。
2.2.3品牌優勢有待挖掘。廣大西部庫區內旅游產業還沒有深度開發,大部分地區規劃起點低、設施簡陋,還未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優勢。生態旅游開發還處在初級水平上,人文旅游資源尚沒有進行深度開發,區域間聯結還不夠完整協調,旅游功能分區還不完善。
3 旅游發展定位的基本思路
旅游產業對促進移民安置區經濟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庫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優良的環境質量,多彩的民間文化,正迎合了當代人熱愛大自然、回歸大自然、返樸歸真心理需求。當前庫區旅游及相關產業的發展,還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完善和解決。
3.1 明確思想,把握原則
發展旅游也要有清晰明確的指導思想,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既要高起點、高標準制訂旅游發展規劃,又要嚴格按照規劃建設發展。
3.1 著眼全局,科學布局。在規劃實施中,要有全局觀念和整體觀念,將整個庫區移民的安置規劃進行統籌考慮,整合區域范圍內的旅游資源,打破庫區行政區劃限制,改變“小”而“散”的安置局面,做到科學布局;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全面協調、規劃、制定統一的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形成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整體旅游格局。
3.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和靈魂。移民安置區旅游開發建設應該準確定位,突顯各自特色,實行錯位開發建設,竭力避免重復開發等問題,防止同質競爭。特別是廣大中小型庫區,應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不能生搬硬套或千篇一律,而是應突出自己的特色, 利用旅游資源分布優勢,實現“差異化”發展的旅游策略。
3.3 多籌并舉,完善配套。移民安置區應以移民遷建規劃為契機,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抓好相關配套設施建設,高標準的配套完善道路、景觀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安置區的接待、餐飲、休閑、娛樂等相關的配套設施,塑造一個“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特色鮮明”的旅游環境,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綜合效益。
4 結語
水庫移民安置區旅游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實踐表明,要搞好水庫移民安置區旅游業開發建設, 應堅持以人為本, 并按照開發性移民方針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 整合各方力量, 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旅游資源,在規劃中應考慮多種因素,統籌好各種關系,做到合理規劃布局和理性發展定位,形成旅游發展的強大合力,使之成為移民安置區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真正促進移民區旅游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付保紅,陳麗暉,朱彤. 云南高山峽谷區大型水電站建設開發性移民研究——以漫灣、大朝山電站為例 [J].河南:地域研究與開發; 2004, (06) .
[2] 張林洪,劉榮佩,戴培志,王顥,毛繼苓.水庫建設與旅游開發[J].云南:云南水利發電; 2005, (03) .
[3] 孟秋莉. 水庫旅游開發可持續發展研究[J].重慶:重慶工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08,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