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園林植物配置的原則
1、整體優先原則
城市園林植物配置要遵循 自然 規 律 ,利用城市所處的環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觀,城市性質等進行 科學 建設或改建。,景觀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植物配置的藝術性、趣味性,使城市園林不僅具有綠化功能,更具美感和親和力。本文選自:《西北植物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西北植物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西北植物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西北植物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2.生態優先原則
在植物材料的選擇,樹種的搭配,草本花卉的點綴,草坪的襯托以及新品種的選擇等必須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生態質量為出發點。應該盡量多地選擇和使用鄉土樹種,創造出豐富地植物群落,充分應用生態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合理的、豐富的配置植物,使城市在森林中,森林進城市,營造優美、和諧的生態園林城市 。
3.可持續 發展 原則
以自然環境為出發點,按照生態學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種類的生物學、生態學特性的基礎上,合理布局、科學搭配,使各植物種和諧共存,群落穩定發展,達到調節自然環境與城市環境關系,在城市中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
4.文化原則
在植物配置中堅持文化原則,,可以使城市園林向充滿人文內涵的高品位方向發展,使不斷演變起伏的城市歷史文化脈絡在城市園林中得到體現。在城市園林中把反應某種人文內涵、象征某種精神品格、代表著某個歷史時期的植物科學合理地進行配置,形成具有特色地城市園林景觀。
二、 園林植物配置的技法
園林植物的配置分為規則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種類型:
2.1 規則式配置 規則式配置強調排列整齊、對稱有一定的株行距,給人以雄偉、莊嚴和肅穆的感覺。如許多烈士陵園道路兩側的松柏,公路兩邊的行道樹,排列整齊取得了上述效果。規則式方法簡單易行,便于群眾性養護管理,在北方廣為采用,其方法是:
2.1.1 造林為了栽培和撫育管理方便,大塊地配置喬木,都采用等株等距的造林方法,其中包括正方形、三角形和長方形等。
2.1.2 分層配置。即將喬、灌、草以其不同的高度分層配置,前不掩后 ,以便能呈現各層次的姿容,使花期互相銜接和相互襯托,同時還可以起到防護隔離作用。
2.1.3 交替配置。交替配置是用兩個樹種作交替排列種植。如西湖蘇白二堤的一株楊柳一株桃,成為桃紅柳綠的著名春景。如南京明孝陵前一株龍柏和一株黃楊球的交替栽植,由于兩種植物在體型上的對比,整齊而不單調,有些車行道分隔帶或行道樹帶的綠化常采用兩種樹交替栽植,都產生了良好的景觀效果。
2.1.4 列置。列置是將同種的同齡樹木按一定的株距進行行植或帶植。株距時樹木相互關系緊密,形成整體,起到屏障效果,防護林帶、溝渠旁、規則式廣場周圍以及做樹障或背景。要求列植景觀達到整齊劃一,忌缺株少苗,高低大小參差不齊。
2.1.5 對稱配置。是指在軸線的兩側把樹木作為對稱栽植。對稱配置的關鍵在于有一條軸線,軸線兩側所栽植的喬木和灌木,其品種、體型大小以及株距都應一致。對稱配置的藝術構圖上是用來強調主體的,作主題的陪襯。常用廳堂、大殿以及公共建筑大樓前兩側,行道樹也可算為對稱配置。
2.2 自然式配置 。自然式配置強調變化,沒有一定的株行距,將同種或不同種的樹木進行孤植,叢植和群植以及營造風景林等等,具有活潑愉快的自然風趣。
2.2.1 叢植(群植)。叢植或群植同種或不同種的樹木組成,是樹木發揮群體美德表現方式之一,但對個體美要求也比較高,在體型上要有大小高矮之分,在園林中應用很多,往往會給人一種壯觀、震憾的美感。如廣州兩屆櫻花節中,滿山遍野盛開的旺地櫻花,美侖美幻。
在種類搭配上除考慮生態習性、種間關系以外,以葉色為主進行組合,一般采用針、闊葉樹搭配,常綠與落葉樹搭配,喬、灌、草搭配,形成具有豐富的林冠線和春花、夏綠、秋色(秋實)、冬姿季相變化的人工群落。
2.2.2 孤植。樹木的單體栽植稱為孤植,作為孤植用的樹術成為孤植樹。孤植樹是與園林藝術構圖相結合的庇蔭樹或為觀賞或二者兼用。,桂花等。南部地區有:蘭嶼羅漢松,榕樹,木棉,秋楓,五味子,雞蛋花等。
2.2.3 對置。對置是指自然式栽植中的不對稱栽植,即在軸線兩邊所栽植的植物,其樹種、體型、大小完全不一樣,但在重量感官上卻保持著均衡的狀態。這是應用了天平均衡的原理,天平軸兩邊的秤盤是對稱的,但秤盤所盛之物,一邊是體型很小的砝碼,一邊是體型大的多的物體,但他們的重量一致。所以在軸線的一邊可以栽植一株喬木,而在另一邊可以種一大叢灌木與之取得平衡。
對置只能做配景使用,它可以布置在園林建筑人口兩旁,小橋頭,登道石階的兩旁,并配以假山石以增其勢,調節重量感,力求均衡。
2.3 混合式配置 。自然式配置和規則式配置并用在同一園林綠地中為混合式配置。景觀帶的靠路一側為規則式配置,中央處為自然式配置。草坪周邊用規則式綠籬或樹帶,內部配置自然式樹叢或散點樹木。一般自然式配置的埸地會做成起伏的小山坡。
三、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
3.1對比和襯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態特征,運用高低、姿態、葉形葉色、花形花色的對比手法,表現一定的藝術構思,襯托出美的植物景觀。在樹叢組合時,要特別注意相互間的協調,不宜將形態姿色差異很大的樹種組合在一起。運用水平與垂直對比法,體形大小對比法和色彩與明暗對比法三種方法比較適合。
3.2動勢和均衡各種植物姿態不同,有的比較規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種動勢,如松樹。配置時,要講求植物相互之間或植物與環境中其他要素之間的和諧協調;同時還要考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季節的變化,不要因此產生不平衡的狀況。
3.3起伏和韻律韻律有兩種,一種是“嚴格韻律”;另一種是“自由韻律”。道路兩旁和狹長形地帶的植物配置最容易體現出韻律感,但要注意縱向的立體輪廓線和空間變換,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這樣才產生節奏韻律感,盡量避免布局呆板。
3.4層次和背景為克服景觀的單調,宜以喬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進行多層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間分層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觀豐富多彩。背景樹一般宜高于前景樹,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綠色屏障,色調加深,或與前景有較大的色調和色度上的差異,以加強襯托。
3.5 準確與環境相協調,與景觀意境或設計風格相一致,陰性與陽性、常綠與落葉、上中下層植物合理搭配,一定視覺范圍內或相對獨立景觀中,要主次分明,要有主景,避免平鋪,不同的景觀要有景墻、建筑、花架、地形或高大植物遮擋,避免一覽無余。
3.6 密切與土壤條件相配合,如鹽堿地,宜種植耐鹽堿植物,有垂柳,白臘,國槐,懸鈴木,海濱木槿,龍柏,紅瑞木等。濕地宜種植:池杉,水杉 ,紅樹林,黃槿,鳶尾,風車草,春羽等。但在綠化種植時必須重視種植土的改良,以肥沃疏松的園土為好,松散的山地黃壤次之,不能用黏土,石礫土,更不能用建筑垃圾土,鹽堿土必須經去鹽堿化處理。
3.7 充分地與氣候條件相適應,原則上以種植鄉土傳統樹種為主,外來樹種為輔,外來樹種只做少量點綴,試種,增加亮點為主。
四、.城市綠化植物的選擇
1、喬木的選擇。
1.1喬木在街道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作用主要是夏季為行人遮蔭,美化街景。因此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著手,①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高(或花型、葉型、果實奇特,花色鮮艷,或花期長),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干。②生命力強健,病蟲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費用低,花、果、枝葉無不良氣味。③樹木發芽早,落葉晚,適合本地區正常生長,晚秋落葉期在短時間內樹葉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掃。④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枝點一致高,主枝伸張,角度與地面不小于30度,葉片緊密濃蔭。⑤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復生長,適宜大樹移植。⑥有一定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⑦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目前在廣東省廣州市應用較多的有盆架子、小葉欖仁、桃花芯木、木棉、黃槐、雞冠刺桐、火焰木、櫻花,黃花風鈴木、臘腸樹、秋楓等。
1.2 、隨著城市綠化檔次的提高,更科學的園林建設理念逐步引入城市建設中,如:生態型園林,節約型園林,休閑式園林,城市森林。在植物選擇上要求植物適應性強,品種豐富,樹型多樣化,四季有花。另外,為提高城市品位,突出城市特色,在重點路段,重點景觀,中心公園要著重種植具有歷史意義,人文精神的樹種,如市樹,市花。廣州市有木棉,福州有榕樹,等等。
2、灌木的選擇。灌木多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車行道的邊緣與建筑紅線之間的綠化帶),可遮擋視線,減弱噪聲等,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佛山市應用較多的有紅繼木、黃榕、垂葉榕,非洲茉莉、毛杜鵑、花葉扶桑、紅車、黃金香柳,連翹、狗牙花,等。
3地被植物的選擇。目前,南方大多數城市主要選擇非冷季型草坪作為地被植物,如馬尼拉草,狗牙根,剪股穎。根據氣候、溫度、濕度、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宜的草坪草種是至關重要的;。另外多種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應用,如紅繼木,杜鵑,龍船花,米蘭,胡椒木,黃榕,雙莢槐,等。
4草本花卉的選擇。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點部位點綴,不宜多用,如美人蕉,黃儷鳥蕉,長春花,百日紅,矮牽牛等。
總之,在綠化植物的選擇上,要重點的大力應用鄉土植物,不斷開發具有觀嘗價值的品種,特別在北方,地被植物品種少,常綠少,更應加強品種的選擇。除常見的龍柏、小葉女貞外,還可選擇丁香,連翹,木槿,小蘗,三葉草,抗寒玫瑰等。
五、結語
各類園林綠地小至庭院綠化,大到風景名勝區,均有園林植物、建筑小品、山石水體等物質要素所構成。園林綠地的觀賞效果和 藝術 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林植物的配置。因此,要搞好園林植物造景,必須合理的進行園林植物配置,這是建設好園林綠地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美·阿諾德·伯林特,環境美學——環境美學譯叢[M]張敏,周雨譯: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2]趙兵.園林工程學[M].北京:林業大學出版社.2003
[3]園林工程施工技術規范[S].北京:銀聲音像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