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是城市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是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確定的兩側紅線范圍內進行,由車行道、人行道、分隔帶、綠化帶等組成。道路橫斷面設計的好壞關系到交通安全、道路功能、通行能力、用地的使用效率、城市景觀等方面。因此,在城市道路設計的諸多矛盾中,橫斷面設計則為主要矛盾,一般都放在平面和縱斷面設計之前進行。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必須從社會的交通、經濟、文化和工程等角度出發,綜合考慮交通需求、建筑藝術、日照通風、管線布置、建筑投資等因素。然而,目前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在理清交通功能、道路功能、保護城市特色、機非分流、路邊停車、公交優先、人文交通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原則,處理措施
前 言
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是城市道路設計中的關鍵,對其設計深入研究在道路的交通安全、交通功能、通行能力、服務水平、土地資源利用、城市景觀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涉及要素較多,包括機動車道、非機動道、人行道、中央分隔帶、機非分隔帶、路緣帶等。然而,這些要素的尺寸分配要根據道路功能,綜合考慮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交叉口渠劃、港灣公交車站設置、地上地下市政管線布設、綠化景觀、城市小品等因素來確定。因此,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實際上是交通工程設計、道路工程設計、市政工程設計和景觀綠化設
計的綜合體,而不是簡單的道路幾何設計。
1.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原則
城市道路橫斷面的設計是否合理,極大的影響改造后的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和使用效果。近年來,隨著全國經濟的繁榮與發展,機動車數量的急速增加,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城市交通量的需求,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急需提高。
1.1 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存在的問題分析①缺乏對城市道路在路網系統中的地位分析,簡單地套用固定模式,忽視對道路功能的考慮,道路安全性較差。②隨著現代汽車科技的發展,現行的機動車車道寬度已明顯偏寬。③在進行道路橫斷面設計時對非機動車道寬度和位置、分隔帶的寬度和布置形式考慮不足,景觀及生態效果也較差。
1.2 城市道路橫斷面布置原則道路橫斷面形式及其尺寸的確定,應在城市交通規劃的指導下,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合理布局,布置原則有以下幾點:①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交通規劃,或在此基礎上適當進行調整;②與道路等級、功能相匹配,保證道路交通通達有序、安全舒適;③充分考慮城市交通方式的構成及其發展趨勢,使道路橫斷面在近遠期均能滿足交通需求;④滿足城市道路綠化率的要求,減少道路對周圍環境及行人的污染,實現綠色交通;⑤近期建設與遠期規劃相結合,既節省投資又滿足近遠期道路交通使用要求;⑥與周圍地形緊密結合,適當調整斷面形式,既美化環境,又降低造價;⑦與道路兩側建筑及景觀相協調;⑧滿足道路規劃管線的布置要求,保證城市工程管線的安全敷設;⑨支路橫斷面規劃應考慮路邊停車的需求。
1.3 一般形式常用道路橫斷面形式有4 種:一幅路、兩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1.3.1 一幅路:路中不設置分隔帶的道路。佛山地區一幅路常用于道路紅線較窄的次干路(紅線在40m 以下)和支路,交通流量不大。在混合行駛雙向4 車道已能滿足交通要求且非機動車交通流量不多、在拆遷地段占地困難、在繁華道路處等情況下盡可能先行考慮一幅路。
1.3.2 兩幅路:常用于新建高檔小區及郊區,機動車多,非機動車少,街區景觀要求高的道路及為遠期預留道路建設空問的道路。
2.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常見問題的處理措施。
2.1根據道路功能、道路等級、道路分級,確定各種交通的優先級。行人與機動車互相分離,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分離,加強安全性,提高行車速度,較少相互干擾。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要注重城市道路功能設計,在新的交通體系,有必要對按道路等級對道路再進行分級,并區分不同類別的道路上各類交通的優先級,以便合理布置道路橫斷面。
當前的道路橫斷面設計中,僅局限于道路工程設計,缺乏交通工程設計理念,對道路的功能以及所服務的交通流構成缺乏分析,有時只簡單地根據城市道路等級,套用機動車道數,機械地布置道路橫斷面型式,而不對設計道路在規劃路網中的功能作用、交通組織、機動車的交通特性、周邊用地性質、各種交通出行方式、服務對象及環境等因素進行細致分析,以致出現道路等級相同,橫斷面相同,道路橫斷面“千路一面”的現象。
城市次干路的交通功能是為快速路和主干路承擔交通分流和集散,因此次干路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兩種主要功能。支路如同人體的毛細血管,主要為地區或地塊的出入交通或通達交通服務的。
2.2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以人為本,提倡公交優先,設置公交專用道及設置公交港灣??空尽,F狀道路上的公交車??空镜牟荚O有三種形式: 一種是用設在兩側分隔帶上的港灣??空?另一種是設在快速路外側多功能車道上,用交通標線施劃出的港灣停靠車站; 還有一種是設在路邊或兩側分隔帶邊沒有設港灣的??寇囌尽L貏e是第三種,占道路比例很高,給道路通行能力和非機動車帶來很大影響,造成安全隱患。
2.3根據道路功能,對分隔帶寬度設置要充分考慮其功能作用的需要。中間隔離帶要考慮調頭、人性過街安全性、路口渠劃等需要;兩側隔離帶考慮公交港灣車站的需要。分隔帶的作用主要是分隔對向或同向車流,同時也是道路景觀與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中央帶與兩側帶之分。中央帶通常有四種形式,即雙黃線、欄桿、分隔墩和綠化帶。兩側帶通常有分隔墩和綠化帶兩種形式。綠化帶式的中央分隔帶的作用很多:可以減少對向行車的危險性;可以供行人過街設置安全島; 可以為交叉口進口道增加左轉車輛專用道;可以在中央綠化帶上設置路燈、交通設施;可以安排車輛調頭車道。兩側帶的作用也很多:分隔機非交通,減少機非相互干擾;可以為交叉口進口道增加右轉車輛專用道; 可以設置路燈、交通設施;可以安排公交車站車道。
2.4增加道路綠化率,合理布置綠化帶,以人為本,強調人與綠化的親和力,使行人與騎車人直接感受道路景觀,提高行人的舒適度。路邊設有港灣??空镜牡缆?,綠化道位置需離開路邊靠近道路紅線設置,這樣,便于道路拓寬,也便于道路景觀設計。
2.5重視非機動車交通流,分析道路交通流的構成,并考慮遠近期結合,合理確定非機動車道寬度和位置。非機動車引上人行道時,可以用綠化帶隔離。
新世紀城市道路建設的根本目標是以人為本,道路是個載體,應考慮如何在單位時間內運送更多的人和物,而不是更多的機動車。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人對道路交通的舒適性、安全性、便捷性要求將愈來愈高。我國自行車保有量很高,自行車交通是我國的交通特性,是交通流主要構成之一,不能忽視。
2.6分析路邊停車的利弊,確定設置路邊停車的原則。
2.6.1在橫斷面設計中要結合道路周邊用地性質合理安排路邊停車。
2.6.2路邊停車形式大致有兩種: 一種是在一幅路路邊停車;另一種是在三幅路、四幅路非機動車道邊停車。這兩種停車形式的位置都侵占了非機動車道,所以,其位置選擇很重要,否則會影響道路安全及通行能力。路邊停車設計應依據道路網布局和交通組織進行,同時考慮交通流量、車道數、道路寬度、路口特性、公共設施及兩側土地使用情況等因素。原則上凡存車會影響交通安全與暢通的地點,均應禁止路邊停車。某處能否路邊停車,取決于該處的道路條件于行車及存車需求的相對重要性,具體來說,有以下原則:
a.在交通性干道需要整寬都用于通車的道路上,應禁止路邊存車。
b.在住宅區、辦公中心、商業區、學校等,需要大量存車地區,盡可能提供路邊存車空間。
c.在市中心區,除盡可能在路邊劃出允許存車的地點外,尚須在存車時間上加以嚴格限制,以提高這些存車地點的存車周轉率。
d.在兩個交叉口距離較近的情況下,設置路邊停車的車位要保證不影響交叉口的排隊。
e.一幅路路邊停車,為不影響非機動車的正常行駛,應適當加寬道路寬度。
f.三幅路、四幅路非機動車道路邊停車,目前停車都是安排在右側停車,這樣停車方式,在車輛的停車與起動時有兩次與自行車交叉,對自行車交通很不安全,因此建議改在非機動車道左側停車。
g.路邊停車形式為了節省道路資源,建議采用平行式停車方式。
h.關于出租車停車問題,原則上應保證不同交通流安全為前提,同時不能影響其他車輛的通
行。其位置,應在住宅區、商業、交通樞紐或其他人流集散點附近設置。并結合道路公交車站位置,在其下游設置,如果道路為一幅路,應在距站臺至少50 m 處;如果道路為三幅路,應在站臺附近的非機動車道上設置。
i.交叉口的寬度應與路段相匹配,并對交叉口的車道數的確定做出詳細設計指引。
3.結 語
道路設計需探討的內容還很多,本文僅就近期道路橫斷面設計中遇到的幾個問題談點粗淺體會。在經濟快速增長交通運輸空前活躍的佛山市, 創造出一個活躍的道路帶狀公共空間和一個良好的商業投資環境與生活環境, 實現可持續發展,使道路設計適應社會狀況、文化特征、心理要求以及視覺觀感、時空效應等多方面需求,綜合體現道路的美感和時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