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分析當前我國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公民參與的突出問題,選取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上取得了相對顯著成果的美國、新加坡、巴塞羅那等地區,總結其做法,并且通過研究我國的相關案例,提出利用網絡社群和推進電子政務建設等有助于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提高公民參與度的建議。
關鍵詞:智慧城市;公民參與;國際經驗
1 引言
自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來,2009年8月,IBM又發布了《智慧地球贏在中國》計劃書,正式揭開IBM"智慧地球”中國戰略的序幕。智慧城市的建設就是充分利用現在的科學技術來調整城市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并根據這些關鍵性因素對城市民生、城市服務等方面采用有效的解決方案的新型城市。
發展智慧城市已成為我國促進城市高度信息化、網絡化的重大舉措。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2年12月5日印發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中指出,建設智慧城市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截至2015年2月,全國有95%的副省級以上城市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國家智慧城市試點達到193個,另有300多個城市進入了智慧城市建設階段。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最開始技術決定論的被動接受型已經逐步發展到了以人為核心的合作共創型,人的作用逐步凸顯。公民參與的深度將決定智慧城市建設的成效。
公民參與是我國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必須探討的課題。公民在城市管理中的積極參與對于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來說必不可少,如何將其納入到有序的公共管理生活當中,在公共事務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已經成為問題的核心。
2017年5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智慧城市與社會治理:參與式指標制定指南》,提出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提高公民參與活躍度,保障全體居民享有對城市發展、治理方向的發言權。習近平同志也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依靠科技力量為建設數字中國、智慧城市提供強大支持,要以人為中心,堅持在發展中改善民生。由此,要發展智慧城市就必須堅持以人為中心,提高公民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參與度。本文提出了目前我國公民參與的突出問題,通過歸納美國、新加坡、巴塞羅那等典型國家和城市的做法提出啟示。
2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中公民參與的突出問題
社會化媒體參與度是衡量政府公共管理互動性、透明化的重要指標,也從側面反映出公民的參與情況。2015年,我國智慧城市社會化媒體參與度平均得分為1.91分(滿分為5分),這表明我國智慧城市社會化媒體度總體水平較低,政府政務公開、與公民互動的能力不強。
2.1 公民對于智慧城市的認知度不高
提到智慧城市,很多人還會把它等同于無線城市、智能城市和數字城市等。很多城市也的確把智慧城市的重點放在了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對于民生、經濟、政務等其他方面關心較少。對于任何一個智慧城市的發展來說,公民意識和參與都是必要的。但目前即使在發達國家,公民對智慧城市的認識度也比較低,在發展中國家情況更糟,大多數公民在認知上還沒有為全面采用現代技術和智慧城市發展的新政策做好準備,這種情況顯然對公民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有著不利影響。因此,我國要大力提升公民參與度就必須先從提高公民對于智慧城市的認知度著手,深入普及智慧城市的概念。
2.2 城市數據開放與共享未實現
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公民參與度與數據開發和共享有著不可分的關系。英國開放式數據研究所(The Open Data Institute,ODI)稱,智慧城市建設應把握好數據開放這個切人點。大數據為公民參與解決了最重要的技術困境,是民主實現的一種形式。城市數據的開放和共享決定了公民的參與能力,政府的積極有效回應也可以促使公民參與度的提高。
目前我國政府的數據開放進程還較為滯后,僅有北京、上海、廣州等個別城市初步嘗試數據開放,尚未形成匯聚民智、社會力量主動參與的態勢,市民仍以服務接受者這一角色為主,難以達到主動參與智慧城市的建設、運行和維護。
在數據平臺搭建方面,中國信息通信學會2019年發布的《城市大數據白皮書》中提到,我國智慧城市的數據平臺正面臨諸多問題。而在數據開放方面,2019年的《政府數據開放準備度報告》指出,現階段我國政府數據開放仍處于萌芽狀態,路徑、辦法尚未明晰,理念、重心仍明顯參差。因此,要想提升智慧城市中的公民參與度,就必須從技術和制度上改善我國數據開放和共享的現狀。
3 典型國家智慧城市公民參與的實踐探索
提高公民參與度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必經之路。目前,部分國家在智慧城市公民參與度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其中美國最早提出了智慧城市戰略,建設了大量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新加坡在2016年的世界前5名智慧城市排行榜(英國市場調研機構Juniper Research)上居首位;巴塞羅那在2012年被評為歐洲智慧城市標桿,在全球智慧城市排行榜上名列前十。研究這三個典型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經驗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3.1 美國政府設立比賽和基金增強公民認知度
智慧社區的概念源于美國。在提升公民參與度的方面,美國政府主要進行了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是通過舉辦各類比賽和設立基金來吸引民間創新者的加入,提升公民參與度,二是通過技術創新手段的運用來開發能夠改善社區生活質量的數據平臺。
在美國聯邦政府2015年發布的《白宮智慧城市行動倡議》中,政府通過主辦智慧城市挑戰賽進行引導和統籌,例如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主辦的“全球城市團隊挑戰賽”和交通部主辦的“自主互聯汽車挑戰賽”。前一賽事鼓勵社區和創新者們在一系列城市問題上開展協作。后一賽事通過使用數據、技術和創新手段來探索城市環境里移動的各種可能性。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引導公民對于智慧城市的概念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激發了公民參與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使公民切身地參與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來,共建智慧城市。
推薦閱讀: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