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生態城市建設目前在國家發展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把生態文明和城市建設相互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基本的根本理念,要能夠有效地規劃生態城市,并做到合理地對生態城市進行設計,需要不斷提升生態城市的產業水平,提高城市的綠化建設的同時做好城市交通系統的規劃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積極地普及相關綠色環保的理念,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促進生態城市在城市規劃過程中逐漸獲得提升,讓生態城市能夠逐漸地發展建設,進而逐漸提高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動力。
關鍵詞: 城市規劃設計;生態城市規劃;應用
1 城市規劃設計內涵
城市規劃設計可以令城市整體彰顯出一種時代性的發展目標,對今后的規劃也有一個直觀的表現,可以協助城市在具體發展期間存在較強的引導性。應當對其做好相應的完善工作,從實際出發,利用城市已有的資源做好設計工作,以便可以從根本上促進其規劃設計水平的全面提升。
2 城市規劃中進行生態城市規劃的必要性
城市的規劃是對現代化城市今后進行擴寬的主要手段,就城市的整體性發展存在著跨時代的意義。所以在規劃發展期間,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把生態建設作為相應的發展點,不斷完善與優化美好環境,令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通常情況下,城市規劃中進行生態城市規劃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 社會生態化必然趨勢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優質的生態環境,可以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生活。因此,要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采取針對性的手段,在實際規劃期間結合生態城市建設做好相應的規劃與指導工作,顯然城市規劃在生態發展期間是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
2.2 經濟生態化發展要求
一個城市的發展通常與生態建設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在對一個地區的經濟好壞進行評判時,主要是將以下兩點作為參考依據:一是地區總體資源的利用率;二是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
3 生態城市設計原則
3.1 遵循整體性原則
在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中要保證整體性,綜合考慮到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的效益。整個過程中首先要做好整體與局部之間的協調,全面調查分析城市建設中的影響因素,并加以統籌規劃,爭取在保證生態環境質量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其次要做好環境質量與城市發展之間的協調,采用多元化的手段來加強環境保護,提高環境質量,以此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3.2 遵循經濟性原則
在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中要保證經濟性。一切的城市規劃設計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城市發展,提高生活質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對于城市經濟發展的規劃十分重要,直接影響著城市經濟水平。因此在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中必須要遵循經濟性原則,積極發展城市經濟,不斷提升經濟基礎,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城市建設與發展。
3.3 遵循共生性原則
在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中要保證共生性。生態系統中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具有多個組成部分,且彼此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互惠互利、合作共存。但是換一種角度來分析,這些部分之間也是相互對立的,因此在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中,一定要做好多方面的協調,科學合理的展開規劃設計,促進多個系統的共同發展。
4 城市規劃設計生態城市策略
4.1 合理科學的設計
城市在進行規劃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了解生態文明的理念,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按照城市自身的特點,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將城市特點重點體現出來,應對城市的定位有所熟悉了解,且在進行規劃設計的過程當中,能夠盡量將城市的風景和產業結構相互結合起來進行設計,進行一些更加有效的統一設計與規劃,并且設計出更舒適合理的住宅區,使人們的生活能夠與用戶的需求相一致。通過對生態城市的規劃,自然景觀也能夠擁有更加獨特的風格,道路兩邊的景觀和房屋能夠相互協調起來。這在設計的過程當中都是應當被重視的規劃條件。還可以在進行園林設計時,選擇城市和自然景觀的周邊去建設公園,讓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以及城市之間能夠相互結合,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文化與歷史的發展。同時為確保工業始終保持可持續地發展,制定更加嚴格的測評系統,對城市當中的環境進行全面的監控和測量,從而使環境污染的問題能夠盡可能解決。
4.2 提高產業規劃水平
城市在真正涉及規劃的時候,工業一定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為了能夠全面建設生態城市,就務必做到優化產業結構,把高新的科技產業當作是發展當中的一個重點內容,要能夠嚴格按照科學的理念來進行相關發展。讓經濟性的產業及之處能夠真正成為科技感更高,同時也可以盡量不污染周圍環境的產業。在實際進行設計規劃的過程當中要正確劃分工業區,科學有效地對產業布局進行全面的規劃,讓住宅區以及工業區相互之間能夠徹底分開,同時一些污染性質比較嚴重的產業應該盡量安排在主城區的外側。當然必要的環境整治也是不可缺少的,避免因為發展工業讓周圍的生態環境受到更多的破壞。與此同時對于城市環境的保護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城市進行規劃的過程中不能只是盲目地尋求需求發展,還必須懂得掌握好經濟的發展以及環境協調的制約平衡。
4.3 交通系統的規劃
我國人口數量居多且人口密度也相對較大,車輛的使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地增加,使用效率也因此在不斷地提升,并且已經形成較為嚴重的道路擁擠現象,這也將造成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如果想要建設具有生態城市需求的環境,就必須充分考慮交通問題。由于公交系統以及地下交通系統的建設,能夠讓生態城市在發展過程更具備現實意義,因而鼓勵人們在出行時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工具,還需要城市促進公交系統在生態城市建設的過程當中發揮出更加重要的價值。
結束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規劃建設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生態環境問題不容樂觀,因此在城市規劃設計中也要對此加以關注,并結合實際情況全面落實和整改,爭取在促進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基礎上從根本上實現人們生存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共存。
參考文獻
[1] 胡碧波.城市規劃中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設計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9(03):66+100.
[2] 潘立爽.關于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智庫時代,2019(03):12-13.
[3] 楊雅晴,李平.城市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J].建材與裝飾,2019(02):115-116.
[4] 耿華.淺析城市規劃設計中實現生態城市規劃的措施[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01):123.
推薦閱讀:城鄉規劃城市規劃論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