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如何能加快城鎮建設的發展呢?有該怎么做能使農村更快的跟上步伐呢?在經濟建設的發展管理上該怎么做呢?對于城鎮化的建設對以后的影響又會有哪些?《廣西城鎮建設》創刊于1974年。2002年,為了配合推進城鎮化工作,擴大宣傳面和內容含量,更好的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科技部批準,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科技期刊。該刊物是由廣西建設廳主管的一份集宣傳性、指導性、科技性于一體的建設綜合性期刊·是全國建設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評定論文發表的省級刊物之一。
摘要:為改變這一狀況,我們各級政府在不違反國家的政策的條件下,對城市管理體制作如下改革:首先,使大多數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部門企業化,擺脫行政干預,走向市場,成為市場的主體。其次,在考慮到居民的隨能力的情況下,分期份分地、有步驟地放開大多數城市基礎設施的價格,并把原來的財政上的“暗補”變為進入居民收入的“明補”。最后,建立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主管部門和居民共同參加的公共基礎設施服務價格協調機制,按“成本+合理利潤”的原則,共同制定大家能夠接受的合理的價格。
關鍵詞:城鎮化,建設管理,規劃建設
從理論上講,“城市生活”的巨大供需差額是造成城鎮化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這是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國家對城市基礎設施的低價限制政策。它使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長期處于供應嚴重不足的狀態。低價政策往往使城市基礎設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必然要靠政府大量的財政補貼維持正常運轉。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部門一般都很少有資金用于更新和建設,形成了城市基礎建設越多,財政負擔越重的惡性循環。
(一)切實消除影響城鎮化進程的體制性障礙。
目前影響城鎮化進程的體制性障礙包括戶籍政策、土地制度、社會保障和福利政策等等。戶籍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徹底廢除對人口自由流動的過多的行政限制,取而代之的是遷徙自由的身份證登記制,這有利于市場充分發揮高效配置資源的作用。在小城鎮實行以居住地登記長住戶口和以職業劃分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的管理制度,凡在小城鎮規劃區內有固定場所、有穩定生活來源并居住二年以上人員,均可申請辦理小城鎮常住戶口,不受農轉非指標和其它附加條件的限制。
在土地制度上,要建立土地使用權合理流動的新機制,為農村剩余勞動力順利的轉移創造條件。首先,要解決土地所有權多元化的難題;其次,要使土地資本化,建立其產權合理轉移和流動的機制;第三,是建立各種有利于土地集中經營、所有權自由轉化、土地收益分配合理的一整套運作體系和機制,如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土地股份制、土地規模經濟收益分成制以及土地整體轉承包體制等等。
至于社會保障和福利政策與用工政策一樣應晝向外地人開放,這即有利于擴大社會保障和福利政策的覆蓋面,又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同時還有利于這些政策的資金來源渠道的擴展。目前,對進城的農民打工者推行社會保障和福利政策的一個難點就是農民的土地怎么辦?是集體收回,還是保留一段時期,或者以某種方式換算成應當交納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基金,建議我鎮在這個問題上作點改革的試點。當然,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是允許土地使用權的合理流動。
(二)進一步搞好城鎮規劃,把城鎮規劃當作各級政府改善投資硬環境的頭等大事來抓。
城鎮和城鎮體系發展規劃決定了城鎮發展規模、功能定位、空間發展方向和城鎮體系的布局模式,是城鎮建設和發展的前提。只有制定出符合城鎮發展實際情況、適當超前、科學合理的城鎮和城鎮體系規劃,才能保證城鎮的健康、快速地發展。
在完善城鎮規劃基礎上,城鎮發展的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決定于城鎮管理能力與水平。為此,要進一步提高城鎮規劃的法律地位,樹立依照城鎮規劃辦事的習慣,城鎮規劃的修改要依法聽取市民的意見,政府部門不應隨意更改已經經過上級主管部門批準了的城鎮規劃方案;強化城鎮規劃的執法力度,加大違規處罰的強度,執法人員在執法時也要注意形象與分寸,避免激化矛盾;建立必要的綜合管理機構,以協調各城鎮管理專門機構的行動;要提高城鎮管理的手段,推進城鎮管理的信息化;還要加強城管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和業務水平,以滿足城鎮建設越來越高的要求。
只有通過上述改革,才能一方面有效地增加城市基礎設施的供應,另一方面適當抑制現有城市居民對城市基礎設施過度的需求,從而使“城市生活”在市場的調節下達到供求平衡,以實現城市基礎設施的合理配置。城市基礎設施價格放開后,開始是會有一個價格上漲的時期,但隨著“城市生活”供應量在較高的價格的引導下迅速提高,在供求關系的共同作用下,將使城市基礎設施的服務價格逐步下降到正常的水平,從而有利于城市基礎設施按市場經濟規律健康快速地發展。
城鎮規劃體系必須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要求。城鎮規劃的修訂應當體現“以人為本”的新的發展觀,進一步突出當地的特色和區位優勢,強化土地資源豐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城鎮化潛力大的優勢;要體現加速城鎮化進程帶動產業化發展戰略,為產業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還要突出城鎮建設在改善投資硬環境中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地方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到位,城鎮公共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將日益成為地方政府的主要職能。城鎮建設將成為地方各級政府改善投資硬環境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