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在當前應該如何加強道路橋梁的建設呢?為何要控制超限運輸措施呢?加強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新發展技巧有哪些?本文主要從目前道路和橋梁的運輸現狀和超載超限運輸的社會危害性以及超限運輸車輛對公路的破壞原因分析還有整治道路橋梁超限運輸的建設性措施等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本文選自:《道路交通與安全》,《道路交通與安全》雜志是由北京市科協主管,北京交通工程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雙月刊雜志。本刊物面向交通管理、決策、科研、教學,融學術性與應用性為一體,以研討交通管理科學技術、報道業內重要事件、傳播知識與信息為宗旨。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和建設的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公路建設、公路運輸、汽車制造正處在一個新發展時期。化工、電力、油田、礦山、水利等行業,引進、制造、采用了許多大型設備和大噸位運輸車輛,道路運輸部門為了適應公路貨運量猛增的需要,也添置了許多大型車輛。同時,為測定車輛超標準,各種試驗相繼而出。
關鍵詞:道路和橋梁,超限運輸,公路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highway construction, highway transportation,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s in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Chemical industry, electric power, oil fields, mines, water conservancy and other industries, the introduction, manufacture, adopted a number of large equipment and large-tonnage transport vehicles, road transport depart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urge in highway freight volume, also bought many large vehicles. In addition, various tes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vehicle for excess, one after another.
Key words: road and bridge, overloading transportation, highway management
1目前道路和橋梁的運輸現狀
近年來,公路橋梁建設質量隨著科技的進步、施工水平的提高以及管理的逐步規范化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仍有些公路在質量合格、甚至質量優良的情況下仍不能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甚至有的道路只能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八分之一或十分之一。例如廈漳高速公路廈門段,該段高速公路長1l.85km,1997年12月建成通車,使用1年后就發現部分路段路面發生開裂現象。通過技術部門的檢測、調查和試驗發現,廈門往漳州方向(下行線)車道通車以來,路況基本良好,裂縫較少。而漳州往廈門方向(上行線)車道部分路段出現橫向裂縫、網狀裂縫、局部出現車轍和凹陷、卿泥。病害的主要特征,一是橫向裂縫集中在行車道,一般沒有伸人超車道;二是縱向裂縫主要集中在行車道,以及超車道右側附近;三是網狀裂縫主要集中在行車道及超車道右劃線附近區域,呈現細小分布較廣;四是主車道局部路段有明顯車轍和凹陷。主車道這種車轍是由于行車荷載作用、路表開裂后的滲水引起的不可恢復的永久變形,而不是常見的高溫引起的車轍。
道路運輸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社會經濟、法律法規、道路工程和管理上統籌兼顧。超載超限運輸現象在備干線公路上均非常普遍,據統計80%~A上的裝載貨車超栽,70%以上的中、重型裝或貨車超限,超載超限運輸對道路與橋梁,交通安全以及環境等產生很大的危害性。要解決好公路車輛超栽超限運輸問題,創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妊須針對導致超裁超限運輸廣生的根本原因,進行綜合治理。
就我國南方道路設施而言,現有高速公路橋梁、城市主干道的路面大多是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屬于柔性路面半于性基礎,是一種以礦物料作骨料和以具有彈塑性的粘結料混合,經鋪裝和碾壓而成的路面結構層,其強度主要來源于骨料顆粒問摩阻力和粒料與結合料之間的粘聚力,是靠相鄰顆粒傳遞應力的路面結構層。它的工作特點是抗彎強度低,依靠抗壓和抗剪強度來抵抗車輪所施加的作用力,在荷載作用下會產生一定的變形。但若因重荷載重復作用且作用時間長(超限車輛車速慢),將導致殘余彎沉值越來越大,使路面結構層產生陡深的彎沉盆,路面承重層處于最不利的彎拉狀態,使路面結構層能夠承受彈性變更形的次數(即車輛行駛次數)大為減少,路面的壽命也就大為縮短。
據河北省交通廳公路局統計測算,一條設計使用年限巧年的公路,如果行駛車輛超限100%a,那么其實際使用年限僅為設計使用年限的10%左右,更何況實際上超限都在100%以上,甚至有的車輛超限達300% 。
綜上所述,行駛的超限運輸車輛是導致道路、橋梁短期損壞是主要原因之一。
2超載超限運輸的社會危害性
2.1嚴重損害公路和橋梁。超載超限運輸已給交通基礎設施帶來巨大威脅,大量超過公路、橋梁限載標準的運輸車輛在公路上行駛,致使路面多發生一次性早期損壞,大大地縮短了其使用年限。實驗表明,當車輛軸重在一定的軸 載范圍內時,路面損傷是符合疲勞規律的,路面處于彈性壓縮狀態,能夠正常工作,路面性能的惡化速率仍在可接受的范圍,公路使用壽命是能夠達到使用年限的;但當車輛軸載大大超出設計軸限之后,路面處于彈塑性狀態,殘余變形增大,路面抵抗能力減弱,因而發生早期損壞,超限運輸是公路損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2嚴重影響交通安全。超載超限運輸增加了車輛系統的負擔。雖然在市場驅動下,汽車生產廠家都給車輛預留了部分超載空間,但這些空間對普遍200%至300%以上的超載率是無能為力的。長期的超負荷運行使車輛技術狀況大大降低,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剎車性能_懸 掛承荷能力和轉向可靠度趨差,輪胎爆胎可能性增大,成為交通的安全隱患。首先,超載超限可導致輪胎變形甚至爆胎,造成車輛失控甚至引起翻車,輪胎故障是交通事故特別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故障誘因類型。其次,制動系統失效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誘因之一。超載將導致車輛制動距離延長,甚至失靈。
2.3降低道路使用率。污染交通環境車輛裝載率與車輛的自由行駛車速相關性較大。車輛每超載100%,車輛的穩態自由流速度下降3% 一13%。車輛超載超限造成車輛運行速度降低,增加了車輛的運行時間,干擾了車輛運行環境,造成車輛超車機會減少,在單車道路段極易造成壓車行進,增加了整個路段車流的通行時間。同時,車輛嚴重超載超限極易造成車輛損壞,致使車輛停留路邊,擠壓車道寬度,從而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交通堵塞,產生交通延誤,使道路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超載超限車輛由于荷載大,速度低,在起步、爬坡,行進中大冒黑煙,造成了路面和環境的交通污染。
3超限運輸車輛對公路的破壞原因分析
通過靜荷載加載變形試驗,可以了解道路在運輸車輛荷載的重復作用下路面荷載與路面變形關系,當荷載小于一定數值時,路面變形隨荷載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荷載與變形之間呈直線關系。在這段內路面主要產生彈性壓縮。當荷載超過一定數值時,荷載與路面變形間不再是直線關系,路面內發生局部剪切變形,當繼續增強荷載至大于臨界時,變形急劇增加,路面強度喪失,產生塑性流動,路面破壞。
1958年美國各州公路工作者協會在研究了不同汽車軸載質量對各種結構及材料修筑的路面的破壞情況后,提出了反映汽車軸載質量與公路路面之間破壞關系的“四次方法則”,即汽車對路面的破壞作用與汽車軸載質量的n次方成正比。
4整治道路橋梁超限運輸的建設性措施
治理超載超限運輸的工作涉及車輛生產、改裝、牌照管理、規費征收、運輸市場管理、路面執法等,與生產企業、運輸企業息息相關,牽涉 到眾多部門的政策、利益調整,情況復雜,難度很大。只有解決深層次問題,統籌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綜合治理,才能根治這一頑癥。
4.1規范運輸市場。政府必須充分發揮宏觀調控職能,利用行政、法律、經濟手段,對運摘市場的利益關系進行調整和指導,刺激車輛運輸費用上漲,使運輸市場的整體價格指標體系逐漸上升到合理水平,確保運輸企業和司機獲得合理利潤。具體表現一是要積極推進貨運稅費改革,合理減少有關公路貨運的稅費,減少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和收費環節,及時調整貨物運輸價格,同時逐步調整、完善養路費、運管費等費稅的計量方法,構建合理、和諧的運輸市場。二是要對運輸市場加強管理和引導,及時調整運力與運量的關系,合理配置運輸資源,設立道路運輸“門檻”,對貨運車輛采取像客運車輛那樣的市場準人模式,在稅收等政策上扶持大中型運輸企業,促進貨運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防止貨運業過度壓價、惡性競爭。三是要推廣集裝箱運輸方式,規范公路貨運車輛類型。
4.2推行計重收費。計重收費是用經濟手段治理超載超限的有效措施之一,其基本原則:空車降低收費,標準裝載標準收費,超限裝載合理收費,嚴重超載卸載放行。實行計重收費政策的目的在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收費方法,用經濟手段抑制超載超限運輸。建議在全國所有收費公路(高速公路和國、省干道)全面推行計重收費,同時加強高速公路與國、省干道的整治銜接,形成互補機制,建立超載超限運輸車輛監控網絡,使超載超限車輛無路可逃。
4.3加強宣傳,協調工作。治理超載超限運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應認真抓好法律、法規和治理超載超限運輸政策的宜傳教育,深人貨源集散地、運輸站場、企業,增強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和全民的法律意識、政策意識,教育廣大車主和駕駛人員自覺樹立愛路護路、安全運輸、依法經營的觀念。同時各地方要保持聯合整治隊伍長期化,加強執法管理,搞好隊伍建設,使聯合執法工作逐步規范化,始終保持路面執法的高壓態勢。
5結論
綜上所述,要徹底解決超限損壞道路與橋梁問題,需要建立和完善約束機制,強化監督體系,實行運輸經營戶自我約束主管部門、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約束和監督相結合,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法制手段相結合,開展聲勢浩大的治理超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