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當今的機械制造業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機械加工,而是集機械、電子、光學、信息、材料、生物、能源、管理等學科最新成就為一體的新技術綜合體。隨著世界機械制造工業的向數字化、 信息化和自動化方向邁進, 我國機械制造行業想要趕上世界的腳步,就必須大力推行本行業的自動化和信息化。Auto CAD 作為機械制造工業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國已應用多年。本文闡述了Auto CAD技術及應用的發展對我國機械制造業的巨大影響和深遠意義。
關鍵詞: CAD;機械制造; 自動化
Abstract: Today'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not the traditional machining, but the new technological synthesis of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volving machinery, electron, optics, information, materials, biotechnology, energy, management and other disciplines. As the world'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moving to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ants to catch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world, we must vigorously promote automation and information of the industry. Auto CAD,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ation 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en applied for many years in 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huge impac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f the Auto CAD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for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 words: CA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中圖分類號 :F40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從目前來看,當代各國之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制造領域技術水平間的比拼, 先進的制造技術已經成為各國間競爭的重要內容。在這種新形勢下, 我國的機械制造業在得到新機遇的同時也需要面對全新的挑戰。隨著CAD 在機械制造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它必將為機械制造行業提供更為強勁的支持。因此,對它現階段的應用狀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將結果運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必將會對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現階段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狀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械加工國家之一, 很多機械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機械制造業每年都為我國創造大量的財富和就業崗位, 并吸收了將近一半的社會勞動力, 因此, 制造業對于中國來說,不僅僅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力,同時還是高新技術的重要載體和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 更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在我國逐漸成為一個制造業大國的時候, 卻并沒有成為制造業強國; 雖然我國制造業的總體規模已經達到了美國制造業的五分之一,但是勞動生產率卻僅相當于美國的百分之四和全球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五; 同時,在進入世界五十強的中國企業當中, 沒有一家屬于制造業;現階段我國制造業仍處于整個利益鏈條的底端, 所生產產品的大多屬于低附加值、 高能耗的初級產品; 絕大多數企業的技術、 設備以及高技術含量的原材料、 零件等仍舊依靠進口;大型設備生產中使用的機床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國外產品。
機床業被稱為是機械工業中的裝備工業,一個國家工業和制造業的發展水平與其息息相關。 近年來, 中國開始大踏步的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對于機床、尤其是數控機床的需求量必然隨之提高。 隨著技術創新逐漸稱為制造行業主要的競爭手段, 數控加工逐漸成為了制造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二、制造業的發展趨勢對 CAD 的要求
想要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 首先必須要弄明白兩個問題,一是要向什么方向發展,二是對整個機械制造業起著強有力支撐作用的 CAD 技術應該遵循什么樣的原則。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信息產業必將會成為本世紀人類社會的主導產業, 因此, 機械制造業也應緊跟時代步伐, 積極向信息化方向靠攏, 同時引入先進的制造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 努力打造機械制造業的全新面貌。
再者, 機械制造業自身也開始向超精密、 微型生產線和高速切削的方向發展, 而激光加工技術、 離子束加工技術、 超精密加工技術、 微型機械加工技術和超高速加工技術等技術的實現,更是為機械制造行業提高生產效率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與此同時, 機械加工行業不斷的借鑒其他學科的高精尖技術, 并將其融入到機械加工之中,這不僅為我國的機械制造業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 還為這些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設備保障, 有力的促進了各行業的共同發展。
CAD 技術就是一項通過計算機來幫助人們完成產品設計工作的信息技術, 它的應用擴大了計算機技術在機械生產中的使用范圍,并使機械設計和生產步入了一個新的臺階。現如今, CAD 已經成為了制造業自動化生產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隨著它自身的迅速發展和軟硬件水平的進一步完善,為整個行業提供的技術支持變得更加的有力, 為企業的設計生產帶來了質的飛躍, 已經成為現代企業實現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最好選擇。
CAD 本身是一種集成了各項技術的系統,主要包括系統軟件、管理軟件、應用軟件和支撐軟件。其中, 應用軟件功能是幫助用戶解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因此, 它的設計遵循了以下原則: 一是使用友好的界面。應用軟件的設計目的就是為了給用戶使用, 因此,能否迅速方便的為用戶掌握就成了評價其優劣的最基本標準。友好界面的主要特征就是使用方便, 操作方式為用戶所熟悉, 有完善的幫助提示系統并且可以很好的實現人機間的交流,以及能對運行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及時的處理; 二是遵循了軟件工程方法; 所謂軟件工程就是一種對計算機軟件開發和維護起指導作用的工程科學,它采用工程的概念、 原理、 技術和方法來對軟件進行開發和維護。軟件工程一般采用生命周期法對軟件的開發和維護進行時間上的分解,將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 分步驟進行開發。 三是 CAD 的參數化。 標準程度高、 系列化和通用化的產品,在設計時所需要的數學模型及其產品結構都是固定的, 差異僅僅存在于尺寸上。因此, 可以將此類產品的已知條件及不同規格的變化的基本參數用相應的變量來代替,然后由計算機自動對圖形數據庫進行查詢, 再經專門的繪圖軟件在屏幕上自動生成設計圖形, 這就是 CAD 的參數化。 四是 CAD 成組。 很多產品在結構上存在一定差異, 但是較為相似, 因此可以根據這些產品在結構上和工藝上的相似性,通過成組技術將其所需零件劃分為一定數目的零件庫,并根據同一零件族中每個零件的結構特點來編制相應的 CAD 通用軟件,并將之用于該族零件的設計,這就是CAD 成組。
三、CAD 技術存在的缺點以及 CAD 未來的發展趨勢
CAD 技術被引入我國已有多年,經過這些年的鉆研和應用,使得 CAD 技術在我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并被廣泛的應用于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我國目前的 CAD 研發水平也與國際同期水平相差無幾。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從整體上看, 無論是在 CAD 軟件的開發還是在對其進行商品化和市場化的工作中,我國與發達國家仍舊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比如: 我國大部分企業對于 CAD 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用其進行繪圖的階段, 并沒有完全的發揮 CAD 的能力; CAD 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無法對 CAD 進行全面、高效的利用; CAD研發單位并沒有開發出符合企業需要的教學軟件和教學平臺, ; 由于我國現階段的 CAD 技術還處于向高技術集成和商品化發展的時期,還沒有開發出擁有較強針對性的軟件, 各企業只能使用通用軟件。 這種情況使得我國的 CAD 軟件在微機平臺上的開發與國外水平相差無幾,但是卻難以開展對引進的 CAD 系統進行二次開發的工作,以至于這些軟件無法發揮其全部的功能。
為了迎合本世紀機械制造行業的新特征, CAD 技術也開始向標準化、 技術集成化、 智能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 我國 CAD 軟件的開發優勢主要體現在更加了解本國市場, 便于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 售價更為便宜等方面。 同時,國內外的大量理論和實踐經驗對我們的軟件開發起到了良好的借鑒作用, 拓寬了我們的發展空間。因此, 只要我國的 CAD 產業能夠緊跟時代潮流,時刻關注國際上的最新動態, 努力形成自身特色, 同時立足國內、 結合本國特色, 根據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設計開發出符合國人使用習慣的 CAD 軟件,那么,我國的CAD 軟件研發事業就一定會取得質的飛躍。
四、結語
總之,現在和將來,中國的制造業必須積極地承接世界制造業的轉移,堅持對外開放,融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力爭更快地跨進制造強國的行列;為了承接世界制造業的轉移,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努力加強研發力量,努力提高創新能力,使中國制造業從中低端產品加工廠轉變為世界制造業中心之一。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離不開科技水平的提高,而科技水平的提高離不開科技創新和技術創新, 而創新的最主要載體就是高科技人才。所以說, 我國機械制造業想要實現轉型和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隨著我國制造業的蓬勃發展, 對于人才、 尤其是高級工程師和高級技術人員的需求會越來越多, 只有以 CAD 強有力的支持作為依托,以機械制造業的進步帶動科技進步, 培養出從設計到管理的各級優秀人才, 才能使中國的制造業在本世紀再上一個新臺階, 使中國成為世界機械制造的強國。
參考文獻:
[1]王偉、 宋憲一.機械 CAD/CAM 技術與應用[M].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1
[2]孫爽、 李國琴. 機械 CAD/CAM [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0.2
[3]傅雅寧.機械 CAD 教程[M].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10
[4] 全燕鳴. 機械制造自動化 [M]. 廣東: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