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人們對建筑物功能要求的提高,消防、安保、空調以及照明等系統的自動控制水平已經成為衡量現代建筑品質的重要標志,作為現代建設核心技術的電氣自動化技術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建筑電氣工程師應綜合電氣、信息、控制、管理、決策等多方面的技術,以節能、豐富、安全、個性化為目標,對自控系統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將我國智能化建筑產業推向新的發展高度。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建筑設備,機電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TU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35-0000-02
當前,機電一體化設備在建筑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給建筑施工帶來了施工方法和管理手段的革新。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各學科在機電一體化中的融入,又應運而生了具有更多特點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為建筑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先進施工技術和施工產品。下面,讓我們從以下幾點進行探討。
一、TN-S系統
TN-S系統是把工作零線N和專用保護線PE嚴格分開的供電系統通常建筑物內設有獨立變配電所時進線選用該系統。在智能建筑里,單相用電設備較多,單相負荷比重較大,三相負荷通常是不平衡的。因此,在中性線N中帶有隨機電流。另外,由于大量采用熒光燈照明,其所產生的三次諧波疊加在N線上,加大了N線上的電流量,如果將N線接到設備外殼上,會造成電擊或火災事故;如果在TN-S系統中將N線與PE線連在一起再接到設備外殼上,那么危險更大,凡是接到PE線上的設備,外殼均帶電;會增加電擊事故的范圍;如果將N線、PE線、直流接地線均接在一起除會發生上述的危險外,電子設備將會受到干擾而無法工作。因此智能建筑應設置電子設備的直流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及普通建筑也應具備的防雷保護接地。
二、TN-C-S系統
TN-C-S系統由兩個接地系統組成,第一部分是TN-C系統,第二部分是TN-S系統,分界面在N線與PE線的連接點。該系統一般用在建筑物的供電由區域變電所引來的場所,進戶之前采用TN-C系統,進戶處做重復接地,進戶后變成TN-S系統。
TN-S系統的特點是:中性線N與保護接地線PE在進戶時共同接地后,不能再有任何電氣連接。該系統中,中性線N常會帶電,保護接地線PE沒有電的來源。PE線連接的設備外殼及金屬構件在系統正常運行時,始終不會帶電,所以TN-S接地系統明顯提高了人及物的安全性。同時,采取接地引線,各地都從接地體一點引出,及選擇正確的接地電阻值使電子設備共同獲得一個等電位基準點等措施,所以TN-C-S系統可以作為智能建筑物的一種接地系統。
三、電氣保護
1.安全保護接地
即將大樓內的用電設備以及設備附近的一些金屬構件,用PE線連接起來,但嚴禁將PE線與N 線連接。在智能樓宇內,要求安全保護接地的設備非常多,有強電設備、弱電設備等。當沒有做安全保護接地的電氣設備的絕緣損壞外,其外殼有可能帶電。如果人體觸及外殼有可能被電擊傷或者造成生命危險。
加裝保護接地裝置并且降低它的接地電阻,是保障智能建筑電氣系統安全,有效運行的有效措施。在智能建筑里,單相用電設備較多,單相負荷比重較大,三相負荷通常是不平衡的。因此,在中性線N中帶有隨機電流。另外,由于大量采用熒光燈照明,其所產生的三次諧波疊加在N線上,加大了N線上的電流量,如果將N線接到設備外殼上,會造成電擊或火災事故;如果在TN-S系統中將N線與PE線連在一起再接到設備外殼上,那么危險更大,凡是接到PE線上的設備,外殼均帶電;會增加電擊事故的范圍;如果將N線、PE線、直流接地線均接在一起除會發生上述的危險外,電子設備將會受到干擾而無法工作。因此,智能建筑應設置電子設備的直流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及普通建筑也應具備的防雷保護接地。
2.交流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主要是指變壓器中性點或中性線接地。N先必須用銅芯絕緣線。在配電中存在輔助等電位接線端子,等電位接線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內。必須注意,該接線端子不能外露;不能
與其他接地系統,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靜電接地等混接;也不能與PE線連接。
3.直流接地
可采用較大截面的絕緣銅芯線作為引線,一端直接與基準電位連接,另一端供電子設備直流接地。該引線不宜與PE線連接嚴禁與N線連接。
參考文獻:
[1]朱甫泉.論電氣技術與智能建筑[J].建筑電氣,2005(4):68.
[2]劉勝榮,史美芳,姜圣天.防雷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J].智能建筑電氣技術,200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