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①線路分段斷路器的過流值應比能和它相聯的任何一個變電所出線斷路器的過流定值小;②線路分段斷路器的過流延時時間應比變電所出線斷路器延時時間短,但還要在時間上保證避開系統勵磁涌流;③形成"手拉手"供電的線路上所有分段斷路器的定值和時間應設置成一樣的;④在系統和設備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可能的將變電所出線斷路器速斷保護定值設置得大一些,以滿足系統運行方式變化的需要。
饋線自動化是配電網自動化系統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在國內目前這方面的技術還不夠成熟。本文探討了配電網故障自動查找并隔離的方法。
關鍵詞:配電網 饋線 自動化
1 前言
饋線自動化就是監視饋線的運行方式和負荷。由于目前國內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尚沒有統一的模式,因此,不同設備、不同設計方案組成的配網自動化系統的饋線自動化實施方法就不同。本文以"手拉手"供電網為研究對象,就饋線自動化中故障自動隔離功能的解決方案進行分析探討。
2 饋線自動化的基本功能
饋線自動化系統應具有如下功能:
①遙測、遙信、遙控功能;②故障處理:故障區域自動判斷和自動隔離,故障消除后迅速恢復供電功能;③負荷管理:根據配電網的負荷均衡程度合理改變配電網的運行方式;④重合閘控制:當發生過電流并導致斷路器跳閘時啟動,并在斷路器一側電壓恢復時開始延時計數,從而實現沿線從電源至末端依次重合,若一次重合失敗則不再重合;⑤對時功能;⑥過電流記錄功能;⑦事件順序記錄(SOE)功能;⑧定值的遠方修改和召喚功能;⑨停電后仍維持工作的功能。
3 線路故障區段查找的基本原理
(1)饋線故障區段的定位:
對于輻射狀網、樹狀網和處于開環運行的環狀網,在判斷故障區域時,只須根據饋線沿線各斷路器是否流過故障電流就可以判斷故障區段。假設饋線上出現單一故障,顯然故障區段位于從電源側到線路末端方向最后一個經歷了故障電流的斷路器和第一個未經歷故障電流的斷路器之間。
(2)事故跳閘斷路器的定位:
事實上,由于種種原因,線路故障時,未必是第一個經過故障電流的斷路器跳閘,極有可能越級跳閘。例如圖1中e點故障,分段斷路器3沒有跳開而是斷路器2跳開。根據斷路器位置不能判斷故障區段,但根據是否流過了故障電流卻能夠做出正確判斷(斷路器1、2、3經歷了故障電流而斷路器4卻沒有經歷,從而得出故障區段在e段的結論)。
為了確定各斷路器是否經歷了故障電流,需對安裝于其上的各臺FTU進行整定,由于從原理上不是通過對各臺斷路器整定值的差別,來隔離故障區段的,因此多臺斷路器可以采用同一定值。這樣即使增加饋線上的分段數目也不會帶來任何影響。
而故障區段隔離后,越級跳閘的斷路器要復位,對于事故后跳閘斷路器的準確定位是非故障區段自動恢復供電的關鍵。
4 對"手拉手"供電線路分段、支線斷路器的要求
①線路"過流保護"保護范圍內的故障,應由線路分段斷路器跳閘切斷故障電流,變電所出線斷路器不動作;②線路"速斷保護"保護范圍內的故障,應由變電所出線斷路器跳閘切斷故障電流,在進行一次重合閘,線路分段斷路器不應動作;③支線故障情況下,首先跳開支線斷路器,不讓故障越級到主干線路;④支線斷路器定值在滿足運行條件下應盡可能的小,跳閘延時時間盡可能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