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近年來,隨著綠色、生態、環保理念以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戰略的提出,林業發展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森林資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為更好的保護森林資源,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成效,要高度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避免造林資源遭受病蟲害的侵害,維持生態平衡,保障社會可持續發展,造福子孫后代。該文首先概述了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其次分析了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接著分析了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最后探討了新時期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原則及措施。
關鍵詞:森林資源;病蟲害;防治工作;措施
引言
習近平主席在多次重要會議中強調:我們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只有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這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森林資源作為我國的寶貴資源,是生態環境建設及社會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森林病蟲害的頻頻發生,嚴重威脅著森林資源生態安全,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特點概述
近年來,森林病蟲害呈現出高發趨勢,給林業發展及林業生態建設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當前我國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病蟲害的發生時間并不是固定的,發生面積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這給接下來的防治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更高的難度。(2)一般發生森林病蟲害,往往后果較為嚴重,并且近年來森林病蟲害的發生類型越來越多,由于缺乏成熟完善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造成了不小的損失。(3)由于受到化工行業、氣候環境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當前森林病蟲害的發病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部分地區每年均會爆發嚴重的森林病蟲害,這對于林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尤其是一些林業幼苗,一旦發生病蟲害,極易導致死亡。(4)近年來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逐漸產生了一些新型的病蟲害,防治難度明顯提升。尤其是四川、山東等森林資源面積較大的省份,當前森林病蟲害種類高達 1 200多種,給森林資源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這給接下來的防治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2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2.1 保證林業生態系統的經濟效益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森林資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旅游業、制造業以及林業特色行業等方面,發揮作用巨大。在此情形下,如果忽視病蟲害防治工作,會嚴重破壞森林生物多樣性,進而間接影響到各行各業的發展,阻礙區域經濟增長。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是保障林業生態系統經濟效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2]。
2.2 維護林業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完整性
森林一旦爆發病蟲害,首先影響的是林業資源,樹木生長嚴重受限,嚴重的會導致死亡,久而久之就會威脅到整個林業生態系統。當樹木出現大面積的死亡后,森林中的動物和植物失去了棲息地及食物來源,導致各類生物數量不斷縮減。通過認真做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則能夠實現對林業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及完整性的有效維護。
2.3 保證林業生態系統的環境效益
森林資源在社會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防風固沙,同時也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呼出氧氣,有效改善空氣質量,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森林資源在保持生態平衡及解決溫室效應等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視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以便于更好的維護森林生態系統的環境效益,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3 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分析
近年來,上級政府部門及各級林業部門高度重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應用多種防治技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不斷的實踐中,也逐漸呈現出一系列的問題。(1)近年來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急劇擴大,并呈逐步蔓延擴散的趨勢。例如:東北地區的人工防護林,近年來遭受天牛等蟲害的侵蝕,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江西、湖北以及廣西等地區的森林,遭受馬尾松毛蟲的破壞面積達到了近100萬公頃。(2)當前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當中,防治效率并不高,由于各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導致森林病蟲害防治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尤其是新疆、西藏以及云南等偏遠地區的森林,經費緊張,人力資源及防治設施設備不齊全,再加上技術落后,無法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導致森林病蟲害頻頻發生。(3)由于我國森林資源面積巨大,各個地區的氣候復雜多變,森林病蟲害的類型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旦爆發蟲害,將會帶來巨大的損失。現階段,我國森林蟲害主要以美國白蛾、森林害鼠、大袋蛾為主。在過去,森林蟲害大多是零星發生,而現在,則是大面積爆發,極大的增加了防治難度。(4)各個地區在病蟲害防治中,主要以化學藥物防治為主,久而久之就導致蟲害出現了耐藥性,降低了防治效果,并且化學藥物的大量使用,會嚴重污染環境,這也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3]。
4 新時期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原則及措施探討
4.1 防治原則
4.1.1 生態學原則
在森林病蟲害防治過程當中,要遵循生態學原則展開治理工作,以生物鏈為基礎,通過生物和生物之間在自然環境中的相互依存和制約,實現協調發展。在實際防治中,要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森林生態結構,重視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營造有利于病蟲害天敵生長的環境,有效制約病蟲害的生長。
4.1.2 安全環保的原則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化學藥物防治技術是治理森林病蟲害的主要措施,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今后,對于森林病蟲害的治理,應遵循安全環保的原則,應用物理、生物防治技術展開防治工作,合理應用化學藥物,確保其高效應用,有效降低對于森林生態系統及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危害,實現安全化、環保化防治。
4.1.3 經濟性原則
森林系統一旦爆發病蟲害,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因此在治理過程中,要遵循經濟性原則。在病蟲害危害度小于經濟防治指標時,無需采取過多的措施治理,節約治理成本。與此同時,在治理的時候,要充分結合林區實際情況來科學合理的選擇應用防治技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在確保防治效果的同時,保障經濟效益[4]。
推薦閱讀:森林工程專業論文哪里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