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林業資源作為我國重要的國土資源、自然資源、經濟資源、生態資源、社會發展資源,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在過往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缺乏有效的,科學的林業資源管理手段,容讓在推動我國生態林業發展的過程中存在高舉利己主義的個人或組織機構,借以林業資源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利益,卻犧牲生態效益、社會長遠發展效益為代價。時至今日,我國已經發布過九次森林資源清查數據,從縱向的數據對比分析來看,我國在推動生態林業有序發展的工作方向上確實取得不錯的成果,但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在林業資源管理問題上,我們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
關鍵詞:林業資源;生態林業;資源管理;健康發展
林業資源管理所涉及和覆蓋的領域是非常廣泛的,可謂“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不僅要務實地管理到設備、技術,還要管理社會大眾在生態林業保護方面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因此,林業資源主管部門和各級行政管理機構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一直飽受考驗。
一、我國林業資源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跨部門跨領域的組織管理能力有所欠缺
從林業資源管理主管部門的管理需求來看,林業資源管理需要主管行政單位具有強大的組織管理能力,能夠對亟待解決的資源管理及保護問題迅速地做出反應,并快速地判斷和決策。但從實際的工作情況來看,首先,內部管理就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例如,疏于對木材檢查站工作人員、護林人員的管理與監督,造成基層林業管理工作破洞百出,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最終導致國家和人民的林業資源利益遭受損失。從行政管理協作的能力來看,林業局要履行好管理工作職責,必須與森林公安、氣象局、公檢法系統各級單位、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生態環境部等各個組織保持密切地合作,才能最終達成管理目標。而在實際的行政管理過程中卻存在跨部門、單位溝通受阻的問題。
(二)林業資源保護立法及處罰力度不夠
鑒于林業資源具有分布性廣、空間開放的特點,且對于一些傍山而居的老百姓來說,他們的思想意識里面存在一種“林業資源是屬于他們個人財產”的錯誤意識,因此,存在錯誤處置就近資源的犯罪行為。而另外一些以非法牟利為目的的人,則對國家的法律法規置若罔聞,為了追求經濟價值不惜鋌而走險對林業資源進行偷盜、交易。當然,在林業資源經濟導向驅動的行為中,還存在一類本身屬于合法林業經營者身份,但為了實現企業經營利益最大化,鉆各項法律法規的空子。上述這些人在涉林犯罪問題上的程度、方式、動機或許各有不同,但本質都是出于貪婪與詭詐,無視國家法律法規。究其原因,在過往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的立法保障和刑罰力度是不夠的。
(三)林業資管相關信息的媒體輿情影響力弱
從林業資源的重要性來說,林業生態的發展甚至關乎我們每一個人呼吸到的空氣質量,因此,它的本質其實是與人類社會發展休戚相關的領域。然而,從老百姓觸手可及的媒體輿論來看,相關林業的媒體信息發布數據、質量與其領域重要性根本不成正比。與同期媒體話題相比,既不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大量的話題討論度,也沒有持續的話題關注度。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亟待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確保林業生態發展的相關信息可以滲透影響公民社會責任感。
二、推進生態林業健康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林業資源的多重效益結合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于2019年12月28日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森林法。該法將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突出“從生產性森林向生態性森林轉變”這一要點,力求實現林業資源整合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而隨著近年來,我國在農業科技領域取得豐碩的成果,例如,沙漠土壤化技術取得成功,為林業生態建設打開了新思路。可以在林業資源建設與保護工作進程中,加強與農業科技企業開展合作提升發展生態林業的效率。
(二)大力加強林業資源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
林業資源管理的現狀保護、森林覆蓋率提升,乃至林業資源的數據化信息統計與管理,都需要應用信息技術作為可靠的技術保障手段。其中,出于林業資源具體類型不同,需要在具體的技術應用層面采取針對性強的技術措施。從現階段來看,林業資源可以分為天然林、公益林、珍貴樹木、古樹名木和林地等,從管理目標導向出發,就需要監測與管理到區域林業資管規模、物種,也要管理到具體的,尤其是珍貴稀有的樹木。
隨著衛星遙感、衛星導航、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等技術的發展,為林業資源的數據化統計、監測與管理提供了高效的保障。僅從我國第九次林業資源清查數據來看,依托了以上技術,大大地提升了林業資源統計的精準度和工作效率。此外,在這些數據的支持下,讓大眾看到所參與植樹的成就。螞蟻森林的最新數據顯示:高達5. 5億的參與者“用手機種樹”,累積碳減排1100萬噸,至今已種下1.22億棵真樹,種植面積達168萬畝。
出于防控不法分子對我國珍稀、名貴樹木的偷盜行為,則可以采用GPS衛星定位技術,這樣的技術措施有助于切實保護珍稀物種,將偷盜行為扼殺在搖籃里,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林業資源管理與保護過程中大量的人力資源成本。
由于近些年異常的氣候活動給我國的林業資源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和資源損失,我們必須承認在大自然的不確定性面前,人類還是顯得過于渺小。雖然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期待氣象監測及信息報告技術繼續實現飛躍性地突破,但我們還是需要依靠氣象信息技術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以便通過加強對不可抗自然災害的預測管理,提前調動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將受損、受災結果將至最低。
此外,僅從林業資源管理內部的需要來看,我們在現階段需要切實推進林業資源信息化大數據共享平臺的發展與建設。
(三)使用互聯網作為林業資源管理的有效工具
1、借助互聯網加強林業資源主管部門的跨部門聯合行政水平
在具體的林業資源管理事務中,勢必面臨一些需要跨區域、跨層級進行溝通與協調的工作,利用互聯網作為與其他部門組織進行協同工作的工具,將大大地提高林業資源管理的行政工作效率。
2、發動聯結互聯網企業的影響力推動生態林業有序發展
上面提到依托于阿里巴巴旗下產品支付寶發展起來的公益植樹項目——螞蟻森林,它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突出的貢獻在于通過互聯網平臺連接公民社會責任和國家級地區生態林業的發展需要。除了螞蟻森林以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互聯網創業項目的資本角逐,門類繁多的公益植樹項目紛紛興起。在這樣的背景下,林業資管主管部門需要加強對“互聯網+綠化”項目的監管力度,防止一些互聯網平臺借公益和綠化之名,從事非正當的互聯網經營活動。確保大眾參與綠化與植樹的熱情一直被積極地引導,推動我國大眾植樹改變林業生態的特別模式。
3、接受社會輿論的監察與督導
除了借助互聯網進行有效的管理溝通工作外,需要在林業資源保護、生態林業發展的相關話題建設與引導層面做足媒體宣傳工作。借助網絡媒體的互動性,將林業資源管理行政工作進行公開化、透明化,以反面涉林犯罪典型教育大眾的林業法治意識,同時,利用互聯網傳媒力量推動我國林業資源的法治化建設。
三、結語
在加強林業資源管理,推進生態林業健康發展過程中,需要推進的完善的工作領域有很多,隨著信息技術實現飛躍式地發展,已經為當今的林業資源管理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持,但我們仍舊面對著一些未知的、不可控的管理領域,需要繼續加強與各個行政單位、社會組織結構的合作,推動林業資源管理與林業生態建設取得更好的成果。
參考文獻:
[1]郭偉.強化林業資源管理,推進生態林業健康發展[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6):116,131.
[2]戴圖雅.探究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J].各界,2020,(12):68.
[3]石敏任.林業信息化建設與森林資源管理的研究[J].農業與技術,2020,40(11):92-93.
作者:鄒劍強
推薦閱讀:林業工程師評高級職稱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