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營林不僅需要選擇適當的樹種和種植時間,更加需要采用高效合理的造林管理方法,保證我國造林營林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本文分析了林業造林方法的應用,進而提出了加強營林造林工作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林業;造林;應用;管理
目前,我國林業總產值達5800億元,其中,松香的年產量達到44萬t,出口于世界各國,且出口量為世界第一。而以木材制成的家具,其出口量也位于世界首位。林業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為我國農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當下在我國農村勞動力中,約4500萬人就業于林業產業,其為我國農村經濟貢獻了約40%的力量。就當下農村收入結構而言,北方地區林業是其農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國林業發展和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林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需正視林業發展狀況,強化造林質量,加強植樹造林力度,促進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1林業造林方法的應用
1.1選擇適當的造林樹種
樹種的選擇可以說是造林營林工作的起點和關鍵環節,造林樹種的選擇直接影響到了造林的成功率以及營林造林工作的質量。不同地區的氣候降水以及土壤因素也有所差異,對于樹種的抗性和生產能力也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做好相應的樹種選擇工作,結合當地的具體氣候因素、年氣溫、年降水、土壤成分以及常見蟲害等信息,綜合考慮選擇相應的樹種,保證林業產量的健康穩定增長。
1.2選擇適當的種植時間
營林造林的常見季節一般選擇春、動兩個季節,這期間樹苗正處于休眠狀態,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少,在抑制過程中受到水分變化、氣溫變動等因素較少,不會失去過多的水分,可以保證樹苗的成活率。為此,大多數的營林造林活動中樹苗都需要選擇適當的季節,保證樹苗的成活率。
1.3播種造林法的應用
鑒于我國幅員遼闊,可供造林營林面積巨大的現實狀況,播種造林方法在實際的造林營林工作中廣泛應用開來,作為傳統的林業造林方法,播種造林方法將樹種播種到選好的中職地點,等到樹種長成樹苗后進行詳細的呵護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育苗實踐,對于適應能力強大面積種植的林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4植苗造林法的應用
植苗造林法主要是對培育好的樹苗進行移栽的營林造林方式,這種造林營林方式對于樹苗的根部有著極高的要求,需要在移栽過程中保證樹苗根部的完整性,這樣對于樹苗的成活率有著極大的保障。同時,這種造林方式可以降低土壤和環境的影響,需要加強對樹苗的培養,具有適應能力強和成活率高的特點。
1.5分殖造林法的應用
分殖造林法則是依靠樹木的根部、枝干等營養豐富的器官進行栽培,造林過程較為簡單,可以保證較高的苗木成活率,降低育苗時間以及培育苗木的成本,但不適合大規模的造林營林,這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耐心來保障林木的成活率,適合貴重林木的營造。
2營林造林工作的管理要點
2.1加強科學管理
我國林業資源的產量與質量較低。雖然我國林業資源的分布廣泛,但是人口基數龐大,我國林業資源的占有率遠遠落后于國際水平。現階段,我國林業種植技術較低,缺乏有效的科學育林技術,因而需要加強營林造林工作的開展,發揮地區優勢,注重林業種植技術。在種植初期,充分考慮林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風險,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有效規避林業生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例如,在營林造林過程中,充分考慮種植區域的地理因素,對土壤、氣候展開有效監測,科學規劃種植規模,及時解決林業生長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滿足營林過程中水肥的需求。苗木生長容易遭受火災的侵襲,在規模化種植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火災風險,采取網格化種植,有效隔離起火區域,從而減少火災對林業資源的損害,保障造林工作有序開展。在林業種植中,采取科學的育種方式,使用遺傳學與生態學相關技術,開展優秀的林業管理工作,培育合適的種植目標。加強基礎研究,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改善營林工作。
2.2增強科技創新
改善傳統的種植方法,將苗圃作為營林造林工作的基礎,應在苗圃階段提高苗木質量管理,科學使用先進技術,在苗圃階段有效篩選林木,提升苗木質量,加強林業資源建設。通過苗圃育種,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加強對優質樹木的管理,使之在營林造林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針對新時期林業種植中存在的問題,采用科技創新,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有效管理樹木生長的各個階段,加強各個時期的撫育措施,確保樹木健康成長。在樹木生長過程中,病蟲害問題對林木生長威脅最大,及時有效做好管理工作,加強樹木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確保林木后期生長不會遭受較嚴重的病蟲害。在種植過程中,采取交錯種植的方式,將抗病能力強的樹木錯落種植在人工林中,有效緩解病蟲害的蔓延。在林業種植中,需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及時總結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確保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有效治理。在林木生長過程中,需要重視水肥管理,尤其是干旱氣候,需要及時開展有效灌溉,確保林木健康成長。
2.3加強營林防治保護意識
加強林業防治保護意識是營林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及時處理營林造林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加強林業建設工作,以營林工作為基礎,提高林業資源的管理。加強現代化管理工作,增強防范意識。在林業種植過程中,專業人員需要對營林造林區域進行有效監管,確保林木健康生長。當氣候干旱少雨時,需要及時開展灌溉工作,同時對林業園區開展有效施肥,確保滿足樹木生長需求。有關部門需要確保經費充足,加強林業部門對營林造林工作的重視,提高人們從事營林造林工作的積極性。在種植過程中,護林人應及時有效地對林區開展巡查工作,確保 及時有效地反饋出現的問題,同時確保林區無火環境,保證林區安全。增強群眾的護林意識,及時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做好林區防火工作。
3結語
總之,林業資源作為我國重要的發展戰略資源,對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環保理念的深入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必須要不斷的探尋林業造林質量改進措施與核心要點,不斷的對林業造林技術、機制等作出創新,才能夠真正實現經濟成本的節約,同時達成我國生態化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任洪江.淺析造林質量管理在林業生產中的重要性[J].農家參謀,2019(17):89.
[2]崔鵬.淺談提高林業造林質量控制的相關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01):163.
推薦閱讀: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的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