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我國很多城市在廣場、道路地面鋪裝時,過于重視鋪裝的氣勢與美觀,而忽視最基本的實用性。如大面積鋪設花崗巖,花崗巖雖然美觀,但滲水性不好,雨天積水,雪天打滑,并非人性化鋪裝。廣場鋪裝可以嘗試生態型透水磚與其他材料結合使用,以保證廣場地面透水,而且不同質感、不同形狀、不同色彩的鋪裝材料搭配,能創造出豐富多變的地景。
關鍵詞:透水性鋪裝,生態功能,應用建議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人類用建筑、大型基礎設施及各種不透水的廣場和道路取代了原本的綠色。這些不透水的鋪裝改變了自然土壤植被及下墊層的天然可滲透性,阻斷了其與外界水分、空氣、微生物的交流,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生態問題,改變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態平衡。由于雨水無法及時滲入地下,造成地表徑流增大,一方面城市地下水得不到補償,另一方面造成城市洪災[1]。
人們逐漸意識到天然的土地本身就是一個自然循環的生態系統,在進行鋪裝設計的時候應當運用生態環保材料,盡量采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鋪裝做法,減少對原有生態平衡的破壞。園林鋪裝的生態性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透水性鋪裝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1透水性鋪裝的定義
透水性鋪裝是指雨水能夠透過,直接滲入路基的人工鋪筑地面,這不僅要求鋪地的面層透水,結合層和基層也應透水[2]。透水性鋪裝包括透水性瀝青、透水水泥混凝土、生態透水磚以及一些特殊透水鋪裝,例如卵石鋪地、嵌草鋪裝、木料鋪裝等。
2透水性鋪裝的發展情況
2.1透水性鋪裝在國外的發展情況
透水性鋪裝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用于改善路面的防滑性,70年代廣泛應用于道路建設。如今,歐美等發達國家對其研究已經達到較為先進的水平,90年代后,用透水材料代替傳統材料鋪設路面,已成為發達國家建設的普遍經驗[3]。
以環保技術見長的德國提出,到2010年要把全國90%的城市路面改造成透水路面;法國小城泰拉松的山坡上的幻想公園,花園中水是重要的元素,將其貫穿整個花園之中,同時節水透水也通過園林鋪裝的作用表現出來,草地中的植草板既可以作為道路供行人使用,又可使雨水直接滲透到地下,補充地下水;位于西班牙北部的巴塞羅那,鋪裝景觀運用了大量的透水土石材料,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充分體現出景觀設計師對人的尊重,對場地的尊重,對大自然的尊重。可見,透水性鋪裝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
2.2透水性鋪裝在國內的發展情況
近幾年,我國對透水材料的研究也日益深入,透水性材料成為道路廣場的新寵,透水瀝青鋪裝已經在眾多道路中改造應用。國家建設部在2004年公布的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評估辦法和標準中,對城市生態環境指標的一項要求就是建成區道路廣場用地中透水面積地面的比重≥50%[3]。
雖然我國對透水性鋪裝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相信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自身的努力,我國的透水性鋪裝將獲得更快地發展,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將得到大幅度提升。
3透水性鋪裝的生態作用
透水性鋪裝除了具備一般園林鋪裝的基本功能外,它在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方面也體現出巨大的生態、經濟價值。
3.1改善動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條件和生活環境
透水性鋪裝有良好的滲水性及保濕型,可以提高土壤持水率,降低土壤溫度,使土壤養分的利用率提高,有效保護地面下動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條件和生活環境,很好地體現“與環境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4]。
3.2將雨水還原為地下水,防止城市洪澇
透水性鋪裝通過本身與鋪裝下墊層相同的滲水路徑將雨水滲入到下部土壤,補充地下水,以有效緩解城市不透水硬化地面對于城市水資源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由于透水材料及墊層具有較好的透水性,所以即使出現大雨,水流也會很快下滲,不會形成大的徑流,從而減輕城市排水系統的壓力,尤其對于洪澇災害頻繁的沿海城市,更有積極的意義。
3.3改善城市聲、光環境
透水性鋪裝能夠吸收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聲,創造安靜舒適的交通環境,還能防止雨天路面積水和夜間反光,改善車輛行駛及行人行走的舒適性與安全性。
3.4降溫加濕,改善空氣質量
透水性鋪裝由于自身一系列與外部空氣及下部透水墊層相連通的多孔構造,雨過天晴后,鋪層下的水分通過太陽輻射,蒸發吸收,使地表溫度降低,特別是夏天,能夠有效緩解高溫。
4透水性材料的應用及建議
4.1透水瀝青及透水水泥混凝土
透水水泥混凝土及透水瀝青是通過材料的特殊級配使該面層具有相互連通的多孔結構,墊層一般為一定粒徑的碎石,下面是過濾層,保證連續的透水性[5]。透水瀝青不僅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而且顏色多樣,作為園路鋪裝,易于與周邊建筑及環境融合,營造一種和諧的鋪地景觀。我國現在已研究出透水性生態彩色藝術地坪,它不但生態環保,且色彩、質感、花式多變,運用到居住區人行道鋪地,會成為一道亮麗的景觀,使場地更加活潑,更富趣味,廣受居民特別是兒童的歡迎。
4.2生態透水磚
生態透水磚能夠在承受一定的負載下,使水經過磚表面滲透到地下,它是由水泥和特殊級配集料,摻加適量的化學外加劑,通過特殊的成型制造工藝制成的,在保留其水泥和骨料固化后較高強度的同時獲得較理想的連通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