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探析置石在現代園林應用情況調查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園林學時間:瀏覽:

  摘要:現代園林建設要適應當今人民的需求和社會生活需要,置石作為現代園林建設的物質要素之一,雖然用石材料少,結構簡單,但要達到以少勝多、以簡勝繁、量少質高卻非易事。在實踐中應根據置石目的、布局特點,反復推敲置石的方案,把置石與各種園林要素配合起來,創造一個統一的又具有獨到之處的空間環境,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為園林綠地增添異彩。

  關鍵詞:置石,種類及特點,選材原則,現代園林,應用,存在問題

  置石是以山石為材料,作獨立性或附屬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現山石的個體美或山體局部的組合,它不具備完整的山形。中國傳統園林崇尚自然,園林構圖一般以山水為主,其他景物圍繞山水來布局在園林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構景作用。在現代園林中,山石也是不可缺少的造園要素,置石組景不僅有其獨特的觀賞價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給人們無窮的精神享受。石玲瓏剔透,有遠古之意;石如抽象雕塑,有現代之感。千姿百態的置石豐富了園林的內涵。因而,置石在現代園林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筆者從置石石材的種類、選石的原則、置石與其他造園要素的組景等方面,分析了置石在現代園林中的造景手法。

  1置石石材的種類及特點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石多,奇石種類層出不窮,堪稱世界奇石之王國。早在3 000多年前的殷代就取靈璧石作特磬,到了戰國時期已有貢石之文獻記載[1]。宋代杜結撰寫《云林石譜》就已記錄了116種石材;明代林有麟著有《素園石譜》,記錄了100余類石種;明代計成根據石材的不同石性及造型特點,分門別類對石材進行歸納簡述,在《園冶》中共收錄了15種山石[2]。欣賞奇石之風一直綿延不斷,迄今已不下數千年的歷史,并形成了一門世界上獨一無二、博大精深的奇石文化。 在現代園林中,常用的石材大致如下。

  1.1石灰巖類

  一是太湖石類。質堅硬,“叩之微有聲”,輪廓柔曲,紋理縱橫,脈絡起隱,環洞透漏,面多坳狀。石材線條渾圓流暢,洞穴透空玲巧,適宜特置或疊石。二是象皮石。質軟而少光澤,多皴細紋,少環洞,色灰,常加雜白色細紋,很像大象的皮膚,因之得名。三是龍潭石。質堅色青,紋理、環洞同太湖石。四是鐘宮石。為沉積巖,色青紋少,多皴少透,有層次的紋理。五是靈壁石。質硬,叩之有聲,面有坳坎,有婉轉迴折之勢(多呈“之”字),可與太湖石媲美。大部分灰黑色,也有白色。是一種較高檔的石料,適宜特置。六是英石。質堅而脆,叩之有聲,有迴折之紋裂,淡青灰色,白脈籠絡。該石材千姿百態,意趣天然,為園林造景的理想用石。七是房山石。質堅而硬,叩之無聲,多小孔穴,沉實渾厚,色土紅正黃轉灰黑。八是硯山石。質堅而脆,叩之微有聲,色淡黃,石多穿眼,奇怪萬狀。九是宣石。為方解石、石英、長石等共生。色白猶如積雪覆于灰白石上,出土時表面有鐵銹色,若干年后會逐漸變白。由于它有積雪一般的外貌,因此很適于作冬景的造型。

  1.2砂巖類

  一是黃石。橙黃色,質堅沉實,紋古拙,棱角分明。與湖石相比,它平正大方,立體感強,具有強烈的光影效果。二是青石。灰綠色,質有硬軟,紋理交斜,體形呈片狀,又稱青云片。

  1.3石筍

  一是白果筍。呈綠灰色,在綠灰色的細砂巖中沉積了一些卵石,又稱子母石、子母劍。“劍”喻其形,“子”即卵石,“母”是細砂母巖。二是烏炭筍。顧名思義,是一種烏黑色的石筍,比煤炭的顏色稍淺而無甚光澤。如用淺色景物作背景,其輪廓就更清晰[3]。三是慧劍。是一種靜面青灰色或灰青色的石筍。

  1.4其他石品

  一是由于地殼運動或火山爆發而形成的動、植物化石,如硅化木等,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常作特置或對置。二是九龍璧,俗稱華安石。形體渾圓,顏色為棕褐色,具光澤且有白色條紋,是草坪中置石或作為器設的上等佳品。人工塑石。利用混凝土、玻璃鋼、有機樹脂、GRC假山材料進行塑石,其優點為造型隨意,體量可大可小,特別適用于施工條件受限制或屋頂花園結構條件受限制的地方。但缺點是壽命短、人工味較濃。

  2置石選材原則

  園林中選用何種石頭大有講究。唐代詩人白居易提出賞石之妙在于“小中見大,坐地神游”;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云:“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貴堅深,而不淺露”。石頭的形體雖然千奇百怪,但都是由于風吹浪激、日曬雨淋,歷經多年而緩慢形成的。它是大自然的精心杰作,可謂鬼斧神工、巧趣天成。因此,中國人總是把“石”與“古”聯系在一起,比如上海豫園就有這樣一副對聯:“石含太古云水氣,竹帶半天風雨聲”。此外,文震亨在《長物志·水石》中也說,“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水石,最不可無。”這一園林美學名言概括了這樣一種園林審美現象,即人們面對奇石名品,往往會萌發懷古之思,想到它形成的自然史,想到它和歷史上某一名人的關系,由石上的古題刻而感嘆沉思,這就是“石令人古”的審美體驗[4]。置石能夠用簡單的形式,體現較深的意境,為達到“寸石生情”的藝術效果,在石材的選擇方面要掌握以下原則。一是自然性。選擇具有原始意味的石材。如:未經切割過,并顯示出風化的痕跡的石頭;被河流、海洋強烈沖擊或侵蝕的石頭;生有銹跡或苔鮮的巖石。這樣的石頭能顯示出平實、沉著的感覺。而具有動物等象形的石頭或具有特殊紋理的石頭最為珍貴。純粹圓形或方形等幾何形狀的石頭或經過機器打磨的石頭均不能用。二是協調性。石材的顏色要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最佳的石料顏色是藍綠色、棕褐色、紅色或紫色等柔和的色調。白色缺乏趣味性,金屬色彩容易使人分心,應避免使用。三是統一性。造景選石時無論石材的質量高低,石種必須統一,不然會使局部與整體不協調,導致總體效果不倫不類、雜亂不堪。四是因地制宜。造景選石無貴賤之分,應“是石堪堆”。就地取材,隨類賦型,最有地方特色的石材也最為可取。我國地域遼闊,山石資源豐富,奇、瘦、漏、透、秀、怪各具特色[5],各地都可利用當地的特有石材靈活造景,不應沽名釣譽或用名貴的奇石生拼硬湊,而應以自然觀察之理組合山石成景才富有自然活力。

  總之,在選石過程中,應首先熟知石性、石形、石色等石材特性,其次應準確把握置石的環境,如建筑物的體量、外部裝飾、綠化、鋪地等諸多因素,設計必須從整體出發,以少勝多,這樣才能使置石與環境相融洽,形成自然和諧美[2]。

  3置石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

  現代園林正大力提倡以生態為主的園林。園林空間造景講究生態效益,注意結合立地生態條件,提倡以植物造景為主,盡量少用硬質景觀。山石是沒有生命的建材,在現代園林中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物質要素,但由于置石組景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給人以無窮的想象空間和精神享受。因此,它在現代園林中也具有重要的構景作用。置石也應適應現代園林發展的趨勢,以創造有生態效益的環境為目的,進行生態置石。置石常結合植物、水體、建筑、道路與廣場、地形組成各種園林景觀。

  3.1置石作為主景

  園林中作為主景的山石,常利用其名稱、題刻,或與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具有紀念意義的事件、活動相結合來造景,創造意境,使人們觸景生情,情景交融,引人遐思。如北京市植物園中,利用30塊黃石石料堆置紀念中日建交30周年[6],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見圖1)。

  置石還可劃分空間和組織空間,引導游覽路線,豐富景觀層次。例如用石做踏步(見圖2)、汀步,具有劃分空間、豐富地面、水面景觀和引導游覽路線的雙重功能。

  3.2置石與植物組景

  置石與植物組景,用石來填充植物下部或圍合根部,或用石襯托優美的樹姿,二者互為補充,本來呆板、僵硬的山石線條在植物的點綴、映襯下,亦顯得自然隨意,富有野趣(見圖3)。我國園林植物種類豐富,與置石組景的植物常見的有:喬木類以松柏類為主,小喬木和灌木以竹類、紫薇、蠟梅、垂絲海棠、杜鵑、紫荊、紫葉李、南天竹、桂花、梅花、牡丹等為主,地被植物有花葉冷水花、寬葉酢漿草、天門冬、早熟禾、書帶草等。景以植物為主,輔以置石,植物高低不等,大小不一,置石或立或臥,均合畫理。

  3.3置石與水體組景

  沿池四周散點山石是園林中常用的造景手法。置石與水體組景,并配以佳樹,使石與環境融為一體,石塊在植物的點綴下隨意自然。山石的布置,不以聚為奇,不以一石見長,而是相互資借。山石隱現出沒,該大該小、該掩該露、該起該伏,盡取自然之意。水體在渾厚的石塊襯托下更顯輕盈、活潑、明澈,水石相依的幽靜環境,令人流連忘返。

  水中可置石汀步,大小相間,有的高出水面少許,有的微隱在水面,使水面似分非分,活潑自然(見圖4)。置石與水體相結合還可表現出多種形態,如在河流溪澗,山腳下、山坡或池畔、水際,散點數石,若斷若續,或橫臥或直立,或半含土中均可;或曲或折,或立或臥,均得自然之態。

  3.4置石與建筑組景

  置石與建筑相結合,陪襯建筑物,可在某種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趨于自然、曲折。巖石可立、可臥于建筑前后,建筑一隅,配合不同的花草樹木,從而形成各種佳景(見圖5)。作建筑的臺基,以增建筑之勢;花木、山石散置于廳堂,可以在有限的建筑空間內引來山水畫意,達到不出堂庭,坐觀靜賞,坐窮泉壑的美好境界;粉壁置石,如同天上的浮云,匠心別具;漏窗、門洞透景石,步移景異;花架、回廊轉折處的廊間山石小品。

  4現代園林置石存在的問題

  現代園林置石在繼承傳統園林置石理念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置石風格特色,建造了眾多現代置石作品,其中不乏美的佳作,但也有一部分是不成功的,存在各種缺陷,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布局缺少總體設計上的審美把握,顯得堆砌羅列、雜亂無章、極不自然,缺少自然的意態神韻之美。二是盲目追求名石、奇石,盲目模仿,不顧環境的要求,照搬照抄,不能把置石與地形、建筑、植物、水體、鋪地等有機結合,創造多樣統一的空間。三是人工痕跡明顯,無法達到“宛自天開”。四是不考慮環境大小,置石體量不當,或局促悶塞或空曠無物。五是刻意追求形狀的肖似,導致置石趨于形象媚俗。六是置石的放置浮淺擱置,石組不夠均衡穩定,缺乏自然感。七是視覺效果不佳,返工率高。

  5參考文獻

  [1] 胡一民,華標,陳斌.安徽園林用石研究[J].中國園林,1998,14(6):37-40.

  [2] 莊樹淵.園林置石選石及布局的初探[J].中國園林,2002,18(1):82-84.

  [3]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工程[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

  [4] 馬懷貴.園林中的山與石[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S2):137-139.

  [5] 安懷起.中國園林藝術[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6] 余樹勛.園中石[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蓝山县| 潜江市| 开远市| 金乡县| 信丰县| 福贡县| 石渠县| 新营市| 成都市| 邵东县| 迁安市| 临沧市| 铜梁县| 平顶山市| 星子县| 绥阳县| 玉环县| 城固县| 化隆| 福安市| 纳雍县| 大关县| 麦盖提县| 溧阳市| 万源市| 堆龙德庆县| 中西区| 旬邑县| 南涧| 垫江县| 铅山县| 锡林郭勒盟| 盐津县| 于都县| 彩票| 贵港市| 文成县| 清水河县| 运城市|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