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分析氣象信息在高危行業中的作用,提出進一步拓寬氣象電子顯示屏在高危行業的安裝使用,強調氣象部門的工作以便為高危行業提供更合適的氣象服務工作,以提高生產行業減災防災的能力,充分發揮氣象服務的作用。
關鍵詞氣象服務;氣象電子顯示屏;高危行業;應用;山東淄川
隨著全球氣候異常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多發的氣象災害給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造成巨大損失,煤礦、化工、礦山等高危行業受害最重。為避免和減少因氣象災害引發的高危行業安全生產事故,圍繞如何進一步發揮氣象服務信息在高危行業中的作用[1-2],淄川區氣象局組織有關人員到淄川區煤炭局、山東天晟煤礦裝備有限公司、淄博興輝化工有限公司、淄礦集團、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山東耿瓷集團等企業進行了調研。通過對20多位廠礦、公司領導及部分公司員工的詢問了解、問卷調查和座談討論,基本了解了煤炭等高危行業對氣象工作的要求和建議,氣象部門應當充分利用氣象電子顯示屏等現有手段為高危行業科學合理安排生產,以為提高其防災減災能力提供高效服務。
1氣象災害對高危行業的危害
天氣現象如暴雨、雷電、大風和高溫等與高危行業安全生產關系極大,尤其是煤礦地下作業受暴雨影響極大,極易引起地表水流入井下發生事故。如2007年7月18日,淄川地區突降暴雨,日降水量達71.1 mm,淄川昆侖煤礦發生地表水潰入井下事故,造成十幾名礦工被困井下,可見暴雨對煤礦生產的危害之大。雷電和大風相對來說對井下作業影響較小,但對于井上的儀器設備卻影響較大,線路、設備容易造到雷擊,大風把井上各種設備吹翻現象時有發生,且易對人造成一定傷害。
化工企業對高溫和大風比較敏感,易造成火災和爆炸事故。如2009年6月25日,淄川區日最高氣溫達到39.9 ℃,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因高溫導致易燃物起火,火災導致車間廠房及部分儀器設備燒毀,損失上百萬元,化工產品燃燒后還對空氣造成了污染,風大時污染源傳播速度較快,污染面積增大,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影響和危害。
2氣象電子顯示屏在高危行業中的作用
2.1氣象電子顯示屏的性能特點
氣象電子顯示屏可接收氣象臺發布的最新氣象信息、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氣象知識介紹等,察看或接收信息方便快捷。顯示屏內置瑞士產高精度數字溫濕度傳感器,可實時顯示當前環境溫度和濕度,斷電時系統自動保存所有信息,但時間不中斷,再次通電后自動接收顯示斷電時發布的新信息。戶外電子屏在日光下清晰可見,大型屏可顯示國家氣象局公布的標準預警標志。
2.2氣象電子顯示屏在煤礦行業的使用效果檢驗
2009年6月初,淄川區氣象局和煤炭局首先在煤礦行業聯合安裝了15臺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電子顯示屏。顯示屏主要安裝在各個煤礦調度室、生產區等關鍵地點,發布的主要內容有:①每天定時07∶00—17∶00發布2次未來48 h天氣預報、晨練指數、紫外線指數、天亮天黑時間等,遇有突發性、關鍵性、災害性、轉折性天氣過程時,及時發布短時臨近預報,加密滾動播出。②遇有臺風、暴雨(雪)、高(低)溫、大霧、雷電、大風等14種災害性天氣時,及時發布預警信號以及防御災害基本常識。③充分利用大監站、區域站等資料,每天發布1次當地天氣實況,內容包括氣溫、氣壓、相對濕度、當地和全市其他各區縣降雨量等。各個煤礦生產企業都可以通過氣象電子顯示屏接收到滾動播出的氣象信息,然后據此科學合理安排生產,確保生產安全,使用效果受到煤礦領導和煤礦工人的肯定。
例如,淄川區2009年6月17日、7月28日、8月26日、10月31日的日降水量均達到30 mm以上,其中7月28日降水量達48.5 mm,接近暴雨,對于此次強降水過程,氣象臺提前做出預報并通過電子顯示屏發布了重要天氣公告、暴雨藍色預警等信息,煤礦系統根據天氣預報和氣象預警信息指南立即啟動了相關應急預案,安排人員及時撤回地面。暴雨過后,淄川區嶺子煤礦機關和作業區積滿了雨水,由于此次降雨過程預報準確、發布及時、預防措施到位,沒有因強降雨造成人員和財產的損失。事后煤礦領導對淄川區氣象局氣象災害預警電子顯示屏在此次強降水過程中發揮的重要預警作用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遇到其他天氣情況氣象電子顯示屏也同樣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如2009年某地大風、雷電日數分別達到5 d、15 d,6—8月日最高氣溫大于35 ℃的天數達11 d,其中6月25日日最高氣溫達到39.9 ℃,2010年1月12—16日出現連續低溫天氣,日最低氣溫達-15.2 ℃,對于這些氣象信息,氣象臺均提前發布預報信息,同時發布大風藍色、雷電黃(橙)色、高溫橙色(紅色)等不同等級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煤礦系統均提前收到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做好了安全保障措施,合理安排生產,確保了各項工作的安全正常運行。據煤礦負責人介紹,通過與未安裝氣象顯示屏前對比,煤礦的生產工作更具合理性,工作安排更具有科學依據,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既節約了資金,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煤礦工人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和非常大的作用。目前,氣象災害預警顯示屏建設管理已納入轄區內煤礦安全建設目錄。
3目前氣象服務在高危行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就淄川區來說,淄川區的化工、礦山等高危行業未安裝氣象電子顯示屏,其接受氣象信息的來源仍為電視上每天播報的天氣預報和部分定制的手機短信,氣象信息單一,無法第一時間獲取到一些突發和臨近的天氣信息,時效性較差。其他地區也存在相似情況。因此大力推廣氣象電子顯示屏的安裝使用具有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氣象部門本身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主要有:一是提高對高危行業的認識,改變服務只局限于常規的套路上,加強預報服務產品的針對性。二是進一步改進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手段等。三是進一步提高服務的技術方法、深度和時效。
4氣象部門在高危行業上需重點做好的幾項工作
隨著全球氣候的異常變化,近年來氣象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但目前預報準確率水平還不能完全滿足煤礦等高危行業的需求。根據以上現狀,在高危行業中,氣象部門應增加和利用現有的現代化設備和技術優勢,確保信息準確、傳遞及時,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拓展特色氣象服務。特點完善,服務體系。按照高危行業,加大專業氣象服務力度,拓展特色氣象服務產品,增加服務多樣性提高服務的時效性,使服務向多元化和精細化發展。
(2)進一步提高氣象預報預警的服務水平。優化決策氣象預報預警工程,進一步加強短時預報和短期氣候預測的服務水平,提高預報準確率,完善服務手段提供防災、減災的合理建議等,確保氣象災害信息在第一時間發出傳達至生產行業中。
(3)進一步拓展氣象電子顯示屏的使用范圍。依據氣象電子顯示屏在煤礦系統的使用效果,下一步需在化工、礦山等行業加大安裝使用范圍,拓展其服務領域。
5小結
氣象電子顯示屏在淄川區煤礦安全生產中已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非常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化工、礦山、石油等高危行業中推廣安裝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時,氣象部門的預報預警服務也要在時間和空間上提高精度和準確率,及時給用戶提供準確的氣象信息,提高高危行業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為企業安全生產提供更加優質的氣象服務工作。
6參考文獻
[1] 董中強,鄭海霞,徐芙枝,等.中國農業氣象信息技術發展趨勢[J].河南農業科學,2002(11):8-9.
鐘華瓊.電子顯示屏遠程控制技術在公益氣象服務中的應用實例[J].湖北氣象,2004(3):25-27.
孟令通,周丹,黃曉蘭,等.無線電子氣象發布系統應用分析[J].河南氣象,2006(4):83.
吳明柱.無線電子顯示屏在氣象信息發布中的作用[J].山西電子技術,2009(6):88-90.
信欣.媒介融合背景下氣象信息的傳播[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9(50):73-74.
梁文生,龔智勇,李建勇.氣象電子政務系統的特點及安全措施[J].氣象與環境科學,2007,30(B09):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