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安順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已逐步成為本地區企業進一步發展市場經濟體系、助力實施精準扶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的新形式,也是帶動整個西部地區經濟高效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引擎。本文通過系統分析安順市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并對目前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進一步闡述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行業對安順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力,提出解決思路和對策,從而助力我市電商行業能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電子商務;經濟發展;對策
一、安順市電商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各省、市、地區也紛紛加快了電商建設的步伐,安順市近幾年開展了很多電商方面的工作,在省電子商務協會的大力推動下,大量企業開始借助網絡平臺,目前安順市的電子商務正步入一個快速、健康的發展時期。
(一)電商行業發展現狀。
黔貨欲出山,則電商必先行。電商的發展給貴州農村、農業和農民帶來的改變已經非常明顯,而農村電商對于農民生活的影響,并非單純的銷售農產品,更是人才回流和間接扶貧。在貴州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浪潮中,不但吸引了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入黔,還催生了一批本土電商企業。多彩貴州網貴州電子商務云便是其中一員。采用“平臺+服務+應用”的設計模式,解決貴州企業開展電子商務中存在的政策、技術、資金、服務、人才等問題,構建貴州省電子商務生態圈。當前,安順電子商務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截止到2017年底,我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突破60億,成為經濟增長的抓手點之一。近年來,安順市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部署,重點打造建設安順市大數據中心,兩個市級電子商務物理平臺(黃果樹川渝電商產業園和黃果樹豪德電商產業園),10個縣區電商平臺和杭州遠程服務平臺,N個眾創空間和電商聚集的“1+2+10+N”電商平臺,切實加強園區建設,發揮平臺效應。如今,安順正依托互聯網新技術大力發展電商產業,推進“安貨出山”。目前,農村淘寶、京東、蘇寧易購已落地到各縣區,這些電商平臺在安順市各地建設縣級服務中心和鄉、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為安順市解決“網貨下鄉、安貨出山”提供了快捷通道,截至2017年底,安順市已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426個。
(二)電商行業發展趨勢。
安順市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實施現代服務業“十百千”工程,培育1個省級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區、2個聚集區和一批重點項目,推進大興東產業園建成投用,力爭設立大興東跨境電商,加快黔中(安順)物流園區發展,全面推進黃鋪新區建設,實施新一輪大健康產業六項行動計劃,辦好貴州省第四屆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大會。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教育、文化、養老、醫療等專業化、綜合性服務,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快遞物流、金融服務、智能家居、健康養生、文化創意、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現代服務業。合理規劃布局物流配送體系,支持物流企業在交通節點,依托現有物流園區、產業園區建立分揀中心、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實現倉配一體化,加大第三方專業物流企業的招商力度,完善農村物流網絡的布局,深入實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域網出口寬帶擴容建設、加快光纖城域網擴寬升級改造,優先實現電子商務企業聚集區光纖接入和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寬帶接入,切實推進快遞物流、通訊信息的快速發展是全面推動電商產業助力實體經濟突破口與關鍵點。
二、安順市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通過對本市27家電商企業的走訪調研,現階段我市電商企業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電商企業整體規模偏小。
目前我市已注冊登記的電子商務企業相較于全省家電商企業而言,總體發展規模較小,在貴陽、遵義、銅仁等地級城市開始進入電商企業發展高峰期的時候,我市電商企業的發展有被進一步拉大差距的風險。
(二)中、小型企業對開展電子商務認識不足。
當前本市大部分企業沒有精力和財力開展電子商務;一些經濟效益較好的私營企業則認為電子商務距離他們很遙遠;多數中、小企業尚未認識到電子商務能給他們帶來比大企業更為有利的機遇。部分企業擁有計算機主要應用于文字處理和財務管理,信息加工和處理手段落后,沒有增長動態信息的跟蹤和獲取,通過調研了解到,本市中、小型企業完全低估了電子商務在企業發展中應有的地位,或者說有些中小企業覺得在電子商務這個虛擬平臺投入的資金好像要比正常的投資要虛幻、沒保障的多。他們更愿意將更多的錢投在實體經濟中,認為這樣的努力和付出在實體經濟中也是可以得到相等的回饋的,也就無需涉足一個陌生的領域了[1]。
(三)企業間開展電子商務的有用信息不足。
有些企業沒有利用互聯網開展商務活動,主要是認為互聯網能直接為其帶來經濟效益的信息太少,一般性的信息太多,再加上查找信息比較困難,費用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上網的積極性。另有一部分企業雖然建了站點,但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信息很少,信息更新周期漫長,缺少固定訪問者。
(四)傳統企業轉型為電商企業面臨困難。
具體困難源自三個方面:
1、缺乏電商人才。
2、管理層對電商認識不足,只當做清理庫存的渠道。
3、內部傳統部門帶來的阻力。
三、安順市電商企業發展的必要性及潛力
(一)安順本地特產需要電商平臺的推廣。
安順的土特產資源豐富,例如:安順的蠟染、鎮寧的波波糖、安順的地戲面具、安順金刺梨、蕎涼粉等諸多代表著安順歷史和文化的小吃和物品等。這些土特產都缺乏一個良好的推廣平臺,電商平臺恰恰能及時的解決這一問題,利用良好的網絡經營平臺,能夠更好的把安順的特產介紹和推廣給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們,讓他們更好的知道安順、了解安順、熟悉安順。
(二)安順的旅游業需要電商平臺的支持。
旅游業是被認為最適合電子商務模式的領域之一,而安順作為一個唯一同時擁有兩個5A級風景旅游區的地級市,更應充分的利用網絡平臺,將安順本地的旅游業發展壯大。總體來看,對于旅游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優勢有三點:
1、降低了旅游企業經營成本。
電子商務的一大優點是能夠節約交易費用。據互聯網研究與發展中心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指數報告》的測算結果表明,電子商務比傳統交易方式節約11.61%的費用和9.34%的時間。
2、電子商務為旅游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信息發布媒體與快捷的銷售渠道。
電子商務與以往的各類廣告相比,成本更低廉,為旅游社提供更快捷的市場信息。電子商務借助電子郵件實現網上訂購,提高了支付速度和效率。利用電子商務過程中記錄的各種信息,企業管理人員可以更準確地進行市場調研,控制整個交易過程中涉及到的人、財、物,協調和管理企業之間、企業和客戶以及企業內部各方面的事務[2]。
3、旅游電子商務沒有物流的制約。
旅游業本身并不是以實物交換為主的行業,從旅游業的需求方來說,旅游者購買的是一種經歷;從供給方來說,旅游企業提供各種服務,以此來贏得收入,并不涉及任何實物交換。這與做實物經營的企業比起來就省去了許多后顧之憂。
(三)安順茶葉的推廣有賴于電商平臺的發展。
目前,阿里巴巴集團作為中國電子商務最大的運營者,最早觸摸到電商的變化趨勢,早將農產品電子商務作為一個主攻方向,2013年旗下各網站都組建涉農業務,大力拓展涉農電子商務。截至去年底,銷售農產品的網店共計26萬家,而茶葉在淘寶網銷量最大,日交易額超過700萬元。電子商務發展至今,經歷了三波浪潮,第一波是虛擬產品為代表的,像圖書、音響等文化產品;第二波是以服飾為代表的;第三波是以日用、居家、母嬰等為代表的;第四波一定是以食品行業為代表,而農產品和茶產業都屬于食品行業的一部分[3]。
安順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產茶城市,更應重視茶葉的生產和銷售與電商平臺緊密聯系,把傳統的茶葉銷售渠道拓寬到現代的電子網絡運營平臺,讓安順的茶葉和茶葉文化更多的被人們所熟知。
四、安順電子商務產業問題的解決思路
(一)加大電商專業人才培養的力度。
人才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性工作,可以通過大力發展本地區的職業教育,加大對職業院校無論在政策上還是在經濟上的傾斜度,多維度的培養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的電商人才。
(二)打造具有特色的本市電商平臺。
可以支持淘寶、天貓、京東等知名電子商務綜合平臺將區域性總部落戶安順,大力支持貴州電子商務云安順館的建設;大力培育本地或區域性、綜合性電子商務平臺,考慮以“黃果樹”品牌為引領,自建黃果樹商城;支持實體店、傳統商貿企業發展線下線上相結合的“O2O”電子商務平臺;引入各類B2B、B2C及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4]。
(三)做好電子商務扶貧工作。
利用電子商務技術的推廣和使用,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最后一公里”,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引導電子商務向鄉村發展,發揮全市鄉村旅游優勢,支持面向農村、農業、農民的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和服務體系建設[5]。
(四)引進電子商務園區。
目前安順市擁有川渝電子商務園、黔東商貿城等多個電商園區,但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輻射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上都稍顯不足,應該引入具有規模性,在全國其他省份已經取得成功的電商園區,充分發揮電商園區的帶頭示范作用[6]。
(五)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物流平臺作為支持和依托,我市可以依托現有物流園區、產業園區建立區域分撥中心、配送中心。加大冷鏈配送、農產品物流等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招商力度,擴大冷鏈物流覆蓋率。提升快遞企業專業服務,鼓勵定時配送、社區自提柜等模式,提高配送效率,進一步降低電子商務企業配送成本[7]。
五、結語
本市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會為我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把一大批代表本市特色的商品以更加廣闊和方便的途徑推廣出去,讓越來越多的人們了解安順、熟悉安順。但我們也要清楚的意識到我市電子商務現在的發展還很不完善,要推動我市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就必須認真地找出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踏踏實實地落實執行。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積極推動商業模式創新、信息技術創新,并認真致力于相關人才的培養工作,促使市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穩定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璟.發展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EB/OL〕.北京:中華會計網,2015
[2]王剛.論電子商務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與發展[J].現代商業,2013(6).
[3]李衛寧,藍海林.電子商務時代的競爭結構分析[J].山西大學學報,2015(10).
[4]劉建,游桂方. 試論電子商務對我國際貿易的影響. 經濟問題,2015(8).
[5]胡馬,中國電子商務障礙分析. 中國信息導報,2013(3)
[6]向欣. 電子商務與流通革命. 中國經濟出版社,2016.
[7]楊堅爭.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若干政策問題. 商業經濟研究,2013(8).
作者:劉卿
推薦閱讀:電子商務領域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