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學校在線教育傳播能力是檢驗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試金石。電子書包作為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一大重要突破,在全國多地取得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文章從理論層面對電子書包的精準化教學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探討精準化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構成要素,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以期為推動電子書包的常態化應用貢獻力量。
關鍵詞:電子書包;智慧課堂;精準教學
一、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信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在教育部做出延遲開學、居家學習的部署后,由于學生的教材不能及時到位,各地紛紛開啟了郵寄教材的舉措。教材的缺位引發了對教育信息化的拷問,未來的教學樣態究竟會怎樣?毋庸置疑,便捷化、個性化、精準化的智慧課堂將成為師生共同的追求。
電子書包作為近年來智慧課堂的典型代表,其具備的大數據、云計算功能兼具人工智能的優勢,使精準化教學突破了理論局限,真正切實服務于學生主體,為智慧課堂的建設提供了重要載體。截至目前,上海、深圳、寧波、武漢等地已引入電子書包多年,但學術研究領域對于電子書包與教學融合的應用研究依然處于相對匱乏的階段。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界對教學“技術化”與“非技術化”的爭議一直在持續博弈[1][2],分歧點在于持“非技術化”觀點的人擔心教學的“技術化”傾向遮蔽了教育的本質,教學面臨被技術“綁架”的風險。面對當前突發的考驗,原有的爭議自然解構,探索人機融合的教育如何“在不斷的探索和事件中尋找二者的交叉點和平衡點”[3]更加具有現實意義。筆者從理論層面對電子書包的精準化教學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探討精準化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構成要素,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以期為推動電子書包的常態化應用貢獻力量。
二、基于電子書包的精準化教學可行性分析
精準化教學的實現建立在信息化、數據化基礎上,而電子書包所具備的富媒性、交互性、便捷性等功能,恰恰為智慧課堂精準化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與教學支持,促使基于電子書包的精準化教學成為可能。
1.電子書包為精準化教學提供技術支撐
電子書包是一款具有電子閱讀功能、教育信息存儲功能、師生交互功能的學習工具,是兼具信息處理技術和無線通信功能的便攜式移動終端,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學習。精準化教學正是基于電子設備的信息處理技術實現高效減負的個性化教學模式。首先,電子書包依靠小體積設備作為載體,為精準化教學的實現提供了可移動、便攜式的技術支撐。其次,電子書包所蘊含的海量教學資源和學習數據為精準化教學的實現提供了數據支撐。再次,電子書包呈現模式的多樣性和創新性,為滿足不同學生需要、便于教師實施分層化的精準教學,提供了個性化設計支撐。最后,電子書包中課業完成度、學習過程的實時記錄,為實現精準化教學提供了評估、檢測數據支撐。
2.電子書包為精準化教學提供創新模式
電子書包的優點和自身功能優勢,加之大數據和云平臺的兼容和發展,賦予了基于電子書包教學模式多樣性和創新性的可能,也為學者和教師加速教學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分析和技術支持。例如,管玨琪等人基于電子書包數學課復習的教學模式,將教學過程分為“理、練、評、測”四個環節[4];王永固等人提出電子書包賦能的精準教學實施流程,即“精準目標”“精準分組”“精準理解”“精準研學”“精準評估”“精準反思”和“精準拓展”[5]。祝智庭等人基于電子書包的精準教學模式,將教學過程分為四個關鍵環節,即“精準確定目標、開發材料與教學過程、計數與繪制表現和數據決策”[6]。多樣化教學模式的出現,充分證明了電子書包的重要價值和存在意義,也進一步加強了對電子書包精準化教學的探究和實踐。
3.電子書包為精準化教學提供分層、分類教學資源
電子書包建立在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的基礎上,擁有海量的學習資源,教師可根據需求檢索所需教學資源,構建不同類型的教學設計,應用于不同課堂教學,滿足各類教學目標,為學生的分層輔導提供可能。根據學生差異性需求和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教師可利用電子書包的數據分析和自動推送功能,為不同層級的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學習課件、知識總結和課后作業,完成對學生的分類化學習和知識檢索。學生也可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和設計專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實現個性化學習。同時,以電子書包為載體,也可建立和構建分類教學模塊,以適應不同學科內容、教學目標、專業需求,更好地滿足學科需求原則,把握學科、專業本質,助力教學目標提質提量。
4.電子書包為精準化教學提供及時、精準的個性反饋
電子書包的出現和應用,使教師、家長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有效溝通、實時互動、精準定位,為精準化教學的實現提供了實踐依據。以往教學反饋和評估都需要通過課后作業或考試等反饋手段進行分析,有一定的滯后性和階段性。而電子書包云平臺的數據存儲和及時更新反饋功能,能夠幫助教師根據數據分類,建立錯題分析、每日日常分析、小組分析、學生課后表現反饋等模塊,快速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查漏補缺,做出相應反饋;還可根據反饋,通過電子書包交流平臺及時和學生進行精準溝通、交流。學生完成課堂或課后作業后,能夠將每天的學習成果、知識完成情況第一時間傳遞給教師;還可以通過云平臺計數、記錄功能,完成對自我的客觀評價,明晰自身的短板,制定對應的學習計劃,實現個性化成長。
5.電子書包提供精準教習空間,促進師生個性化“教”與“學”
電子書包精準教習空間是指精準化教學空間和精準化學習空間合二為一的多維空間,為個性化教與學提供了空間上的支持。教師利用電子書包精準化教學空間,通過“精準資源”“互動平臺”“學情掌握”“課堂互動”等空間資源,最終開發出“自動檢閱”“客觀評估”“實時更新”的精準教學空間,實現個性化、精準化教學。學生利用電子書包,對精準化學習空間進行打造,生成自己獨特的學習空間,在課前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自我預習,遇到問題與教師進行線上交流溝通;課中依據教師對學習疑點、難點的線上講解,開展針對性學習;課后通過電子設備的數據分析反饋錯題、難點,采集自己的知識盲點,再進一步開展練習、測試,形成自我個性化學習。學生經過課前—課中—課后對電子書包的實踐和應用,構建起全面精準化學習空間,為個性化學習服務。
三、基于電子書包的精準化教學構成要素分析
通過對精準化教學構成要素的分析與研究,可進一步發揮電子書包的功能,促使電子書包與構成要素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助力智慧課堂精準化教學的發展。根據電子書包學習的進程,可以將智慧課堂精準化教學構成要素分為四個方面,即精準目標、精準分組、精準學習、精準評估。
1.精準目標是精準化教學的前提
精準目標的制定是實施精準化教學的起點,更是評估精準化教學效果的關鍵?;陔娮訒木珳誓繕松身毥洑v四大步驟:第一,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制定系列知識和技能的總體目標,隨之對總體目標進行分層、分類的區分和細化,將其劃分為區域知識、技能目標。第二,依據區域知識、技能目標的要求,將其分解、細化和量化,整合成具體的系列學習目標,構建區塊類知識和技能目標。第三,根據各個區塊類學習目標,在電子書包平臺找尋對應的測試題材,組成區塊類系列測試。第四,利用電子書包進行分類化系列測試,確定知識和技能的不足之處,為自己制定特色化、精準化知識與技能學習目標。經過四大步驟的學習,學生能夠輕松實現課程的分區、分層化學習目標,進而完成精準化學習。
2.精準分組是精準化教學的必要手段
精準分組是教師對學生之間差異化的認可和接受,可有效改善灌輸式教學弊端,加強小組成員間的交流和溝通,也能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合作精神,是實現精準化教學的必要手段和途徑。基于電子書包的精準小組的確立須經過三大步驟:第一,根據每個學生學習情況、學科短板、學習目標的完成度,通過電子書包的數據分析功能,分析和研究每個學生學習情況和知識、技能短板,找出問題。第二,教師根據知識短板和問題呈現進行精準分析和判斷,并經由電子書包智能分配相互合適的小組,確定小組成員。第三,小組成員根據不同類型教學目標的設計,相互協作,解決問題并完成教學目標。這種建立精準小組的手段,讓精準化教學開展的更為有效。
3.精準學習是精準化教學的基礎
精準學習是讓學生對自身知識、技能的欠缺和錯誤漏洞,進行由“外化”到“內化”的消化吸收,并由此構建適合自身發展的知識脈絡,通過合作互補完成對知識、技能等的理解、感悟、升華和創新。這一目標的實現和開展,是精準化教學真正應用到教學實踐的基礎所在,可使學生更有針對性地理解、創新學習方法,達到較高層次的深度學習?;陔娮訒木珳蕦W習須通過三類方式實施:第一,教師經由電子書包的數據資源和平臺分析,推送適時的教學視頻,學生利用教學視頻反復學習并檢測錯誤知識點,真正理解教學動機、目標與方法。第二,學生根據對精準理解的知識進行重構,重新學習并內化學習知識、技能,并分享給小組成員,變換多種解決方法探索認知過程,拓展出新的認知和觀點。第三,根據新的觀點和思路,探索解決困難問題,逐漸步入深度學習階段。精準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符合皮亞杰認知建構主義學習觀的論點。
4.精準評估是精準化教學的保證
精準評估是學生對階段性學習過程的檢驗和總結,通過分析學習課程中的短板和不足,檢測學生達到預期學習目標的程度,并根據檢測情況,總結經驗、技巧和策略,反思學習過程中的優缺點,為下一階段的精準化教學提供參考。可見,精準評估是精準化教學持續開展的有力保證?;陔娮訒木珳试u估主要表現在:教師根據電子書包題庫檢測學生學習效果,評估學習方法的科學性、實用性;學生根據教師在電子書包中制作的教學視頻、圖片、語音等學習素材,促進學習知識和技能的精準反思。經過電子書包的精準評估,教師可更快速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讓學生更加自主、輕松地學到知識和技能。
四、基于電子書包的精準化教學實施策略
電子書包是近年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新樣態,在教育領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5G技術的出現與應用將在更大程度與范圍推動智慧校園的建設進程。為了更好地發揮電子書包在智慧課堂精準化教學中的作用,真正將精準化教學落到實處,筆者結合精準化教學構成要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實施策略:
1.利用電子書包的數據分析功能制定精準教學目標
顧小清等通過研究發現,“電子書包對學習有積極、正向的促進作用,能較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7]。電子書包的數據采集功能、分析功能、整合功能等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各個關鍵環節中,包括課前備課、學生自習,課中互動交流、課堂測驗,課后作業、階段性學習效果報告等。在精準化教學實踐中,利用電子書包所擁有的數據分析、資源整合、自動化傳輸等功能,精準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依賴“以測輔學”的教育理論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通過測試找到學習中的薄弱點,并適時自動化推送相對應知識進行鞏固練習,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實現階段性學習目標。因此,積極使用電子書包的數據分析功能可為教學實踐和精準化教學帶來諸多便利,教師與學生應主動加強對電子書包的應用,依靠其提供的精準數據和實時監測,更精準地助力于教學目標的完成。
推薦閱讀:電子商務類期刊有哪些,哪些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