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南堡開發區資源豐富,年產原鹽180萬噸,純堿220萬噸,氯化鈣25萬噸,粘膠短纖維45萬噸、燒堿50萬噸、液氯27萬噸、pvc40萬噸、海綿鈦1.5萬噸,其中原鹽產量亞洲第一,純堿和粘膠纖維產量全國第一。地下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地熱等資源,已探明原油儲量約20億噸,天然氣57億立方米,為大力發展海洋化工產業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
關鍵詞:化工產業,產業聚集,南堡開發區
中圖分類號: TQ0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35-0000-02
一、產業聚集規模及速度
一直以來開發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的要求,對加強環境保護、實施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視,特別是近年來,開發區在天津濱海新區、曹妃甸大港順勢開發的良好外部環境影響下,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下,始終以海洋化工為基礎,注重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使得開發區海洋化工循環經濟初具規模。
目前開發區已經形成了以南堡鹽場和三友集團為主體,上游海鹽生產,中游“兩堿一化”,下游氯氣利用的“三大板塊”,構筑了海洋化工循環產業體系,初步建立了“鹽—堿—氯氣—四氯化鈦—海綿鈦”“鹽-燒堿-粘膠短纖維”“氫氧化鉀—三氯氫硅—氣相白炭黑”、“氯氣—有機硅—有機硅下游產品”等4條主導產品鏈,循環產業經濟總量占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依托氯氣資源,鈦材料、硅材料等新興產業鏈正在形成。
二、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業結構不夠優化,國有企業比重大
區內三友集團、南堡鹽場兩大國有企業占經濟總量的57%左右,比重偏高,直接影響著全區經濟走勢。民營企業經營規模仍以中小型為主,主要特點一是缺乏帶動性強、關聯度大的大企業、大項目,建成企業數量較少,投資分散,生產集中度不高,行業整合能力較弱;二是企業類型仍以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為主,科學技術含量不高;三是創新能力仍然較弱,在技術創新方面,多數民營企業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導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在經營管理體制創新方面,大多數企業創新經營管理體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局限于傳統式經營和家族式管理。
2.產業資源依存度過高,節能減排任務重
一直以來,南堡開發區都是依托區內鹽堿資源發展海洋化工產業為主的化工園區,區內75家工業企業中30余家為化工企業。基礎原材料生產企業比重較大導致各項資源消耗總量大,加重了節能減排任務。另外,南堡開發區是在唐山三友集團、南堡鹽場兩大企業的基礎上建立的,現有城區布局既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也不符合環保和安全生產要求,區內工業、商業、住宅和辦公區不分,人員混雜、相互影響。特別是作為化工區,高危設施、污染源較多,雖然已下大力度進行治理,但對空氣、水質等仍有不同程度影響。
三、主要工作舉措
1.大力發展以三友集團為龍頭的海洋化工產業
依托南堡鹽場和三友集團,不斷延伸鹽堿化工產業鏈條,優化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做大做強海洋化工循環產業。支持南堡鹽場轉型發展,鼓勵南堡鹽場轉型發展,積極參與海水淡化項目,提升傳統產鹽工藝,優化產品結構,開發精制鹽、食品鹽、鉀溴鎂等產品深加工等項目。
積極配合南堡鹽場以“兩區”建設為契機,全面推進與國內外的戰略合作,推動南堡鹽場生產格局實現戰略性調整。支持三友集團創新發展。支持三友集團循環產業發展,繼續做大做強純堿、化纖、氯堿、有機硅“四大產業”。支持三友集團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到2015年使純堿產能達到500萬噸以上;氯堿產能達到50萬噸,化纖產能達到60萬噸,有機硅單體生產能力達到20萬噸/年。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強化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保持行業領先。
2.積極促進海洋化工與石油化工、煤化工的融合發展
積極尋求中科院、北京化工大學、化工規劃設計院等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撐,以氯堿化工為契合點,重點引進DMTO及環氧氯丙烷、環氧樹脂、聚碳酸酯、三元乙丙橡膠、丁基橡膠等項目,積極與天津濱海新區、曹妃甸新區的大石化產業對接,推進石油化工、煤化工和海洋化工產業間的融合和循環發展。
3.以循環經濟為抓手,引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醫藥化工產業
以區內有機硅下游產業園、精細化工產業園項目為基礎,以上下游產業延伸為依托,重點引進高附加值的新領域精細化工產品,主要包括水處理化學品、表面活性劑、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油田化學品、橡塑助劑及生物化工產品等。支持發展生物醫藥化工產業,重點發展成品制劑分裝、生物醫藥等醫藥化工產業。
注重資源及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積極引導區內企業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廢水、廢氣、余壓余熱等進行回收利用,推進企業加快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步伐,開發一批節能、節水、節材認證產品。引進如三友集團濃海水綜合利用、新型墻體材料、氣相白炭黑等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打造全省重要的化工循環產業基地。
特別是緊密聯系東洋化學、中航集團、國華能源、中鐵集團等已經與我區建立溝通的大型企業或公司,在深入抓好現有合作項目的基礎上,加快引進和建設一批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的關聯性產業項目,盡快形成“葡萄串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