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帛書《天文氣象雜占》出土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文物鑒賞: 前面主體部分有六列圖文,其中第三、四列在新拼綴中的次序調整較大;后半幅末段有四列占文。文章發表在《圖書館》上,是天文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天文氣象雜占,馬王堆帛書
對《天文氣象雜占》兩部分的關系,專家們一般認為,這兩部分可能是同一性質的兩本占書?!峨s占》第一部分是以圖為主,文屬于圖......
去年年底,我讀到劉樂賢先生的近著《馬王堆天文書考釋》(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年5 月),該書對馬王堆帛書《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和《日月風雨云氣占》都作了既系統、又精當的注釋和論述。當時,我曾有寫書評的念頭,但因各種事務紛至遝來,遂將計劃擱置了。
過了不久,又讀到2004 年12 月份出版的《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其中刊發陳松長先生的《帛書〈天文氣象雜占〉釋文訂補》,根據對原件殘片的補充、對原誤拼的調整,為《天文氣象雜占》重做了釋文。
陳松長先生的文章發表在《馬王堆天文書考釋》出版之后,其所作的補充和調整,是劉樂賢先生未及采用。根據陳松長的新釋文,劉先生的釋文和注釋固然要改動的地方;但從總體上來說,劉先生對《天文氣象雜占》所作的論述仍是極富價值的。《馬王堆天文書研究》是一項代表了近年來數術類古書研究的最高水準的重要成果,我認為這仍屬最合適不過的評價。
《天文氣象雜占》抄于約48 × 150 厘米大小的整幅帛上,前面主體部分有六列圖文,據劉樂賢先生原來統計,有附在圖下的占文240 多條,若據陳松長先生的新釋文,現有70+94+52+67+49+97=429 行文字,其中第三列在新拼綴中的次序調整較大;后面位于整帛左下角位置的那個部分,劉書或稱為“第二部分”,陳文稱“后半幅末段”,在舊拼綴有三列文字,陳松長先生新公布的拼綴增加為四列,這四列有文無圖,共計16+24+27+38 =105 行文字。
下面對《天文氣象雜占》圖文的引用,依據陳松長釋文的列數和行數,編寫“某列/ 某行- 某行”。例如“ 2/1-2 ”指前面主體部分第二列的第一、二兩行文字及其圖;“后4/1 ”指后半幅末段第四列的第一行文字。
劉先生認為,《天文氣象雜占》是同一種書,并非性質形同的兩本占書。這個觀點大體不錯。但從古書形成和整理的角度深究起來,關于該書的編纂體例,仍存在若干有待發覆的細節。
在這里,我想提出的一種看法是:編纂者所據,可能是同一書的三或四個互有異同的竹簡傳本。下面通過檢查其編纂體例,來說明這個看法。
《雜占》第一部分是以圖為主,文屬于圖。其占測對象都是用圖畫來表現,或者對圖畫形象輔以文字說明。第二部分的占測對象都是用語言來描述的。下面先來談第一部分的圖文。
在第一部分文字中所見的占家,有“北宮”、“任氏”、“趙[ 氏] ”(“趙” 2/55 、“趙□” 2/68 )共三個。在第二部分中,也有一條出現了占家“北宮”(后3/9 )。
《雜占》中的多數圖像及其文字都沒有注明來源,我們可以設想這些圖、文是來自某個底本。這類內容,可能是底本與諸本圖、文完全相同,所以沒必要標明其來源;或者僅存于底本,無可比勘(也許底本不存,而至少另外兩種簡本圖、文全同。這種情況雖不能證實,但從邏輯上說也有可能存在)。
自然科學期刊投稿推薦:《圖書館》創刊于1973年,本刊為雙月刊,主編:穆榮平。國內統一刊號:CN43-1031/G2,國際刊號:ISSN1002-1558。《圖書館》是一本綜合性的圖書館期刊,面向廣大圖書情報資料工作者,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