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也獲得了高速發展與應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其中水文信息化技術就是一種新型技術,主要用于水利防汛工作中,便于工作人員及時、準確、可靠獲得水情數據信息,促使防汛決策的制定更加具有時效性和可靠性,加快我國水利行業的高速發展。本文針對水文信息化技術在水利防汛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 水文信息化技術;水利防汛
1 引言
將水文信息化技術應用在水利防汛工作中,能夠降低災害的影響力度,確保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為水利行業帶來更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就需要受到高度重視。
2 水文信息技術的基本內容
水文信息化技術是在微電子和數字化等信息技術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的信息化技術。其主要用于水利防汛工作中,對于水利設施的建設工作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國水利建設行業的發展。在我國傳統的水利防汛工作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隨著水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與廣泛應用,有利的扭轉了這一被動局面,為我國的水利工程在災害防治上提供可靠的依據。
3 水文信息化技術在水利防汛中的應用價值
3.1 降低災害的影響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大,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設分布比較廣泛,水文監測工作的難度較大。而水文工作就是以水情監測為主,通過對水情數據信息的監測、獲取、研究、分析,進而來開展切實有效的水利防汛工作,保障周邊人們的正常生活與生產。而水情狀況是一個非常復雜多變的過程,只有獲得準確可靠的數據信息,才能開展切實有效的水利防汛工作。因此通過水文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就提高了水情數據信息的準確可靠性,然后制定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災害的影響力度。
3.2 確保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
水利工程的建設,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然而我國的水利防汛工作起步較晚,很多水利工程都沒有設立有效的防汛機制,導致水利防汛工作的水平效率低下,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而通過水文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就能夠加大力度對各種主要河流進行準確針對性的水情監測,并且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然后制定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
3.3 為水利行業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水利行業屬于我國的基礎建設之一,是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水文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全國各地設置專門的水利信息化技術部分,并且建立防洪防汛計算機網絡監測系統,能夠對各地的水情進行針對性、及時性、準確性監測,然后做出合理的評估,將災害防患于未然,為水利行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4 水文信息化技術在水利防汛中的應用方法
4.1 通訊技術與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
水文信息化技術是建立在通訊技術與網絡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從而應運而生,因此在水利防汛中的應用也是以通訊技術與網絡信息技術為主。在水利防汛工作的應用中,各部門單位之間要加強溝通交流,通過水文系統網絡的建設,實現水文數據信息的共享。在水文系統網絡建設中,分別為外聯絡網絡與內部專用網絡。內部專用網絡分為汛情播報網和計算機網絡。汛情播報網和計算機網絡通過分中心來實現交匯,分中心在經過光纖線路將水文數據信息傳輸到各級的水情信息中心處,然后由省級的水情中心經過光纖線路與國家水利信息主干網絡來進行連接,從而構成一個內部占用網絡。內部專用網絡的構建能夠為各個工作平臺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數據信息交換搭建有效的通道,然后制定切實有效的汛情決策。外聯絡網絡是通過電信光纜的網絡接入,然后為防汛工作人員提供網絡服務。外聯網絡和專項網絡都采用了傳輸速度為千兆的以太網技術,進而為防汛工作搭建一個可靠、安全、平穩的網絡平臺。
4.2 水文信息數據庫的應用
數據信息是防汛決策與水文觀測數據信息的主要來源,而數據庫建設是水文信息化的重要載體。數據屬于一種非常重要的信息資源,需要保障其可靠性、準確性、安全性、隱蔽性,才能為防汛工作提供切實有效的基礎保障。數據由于有著強大的數字化和信息化優勢,因此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要想做好水利防汛工作,建立水文信息數據庫就是其前提與基礎。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先采集可靠、準確的數據信息,然后對其進行詳細分類,安全儲存,妥善管理,最終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這樣才能方便工作人員的瀏覽、分析,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而將采集到的水文數據信息客觀直接反映給防汛部門、防汛領導,并制定切實有效的防汛措施,是水文信息數據庫建立的關鍵環節。水文信息數據庫是由專業的軟件開發公司與防汛部門共同研發而成的,因此就能夠快速、準確檢索到數據信息。然后對其進行分析統計,將其制作成直觀、可視化的圖形,進而詳細形象的展示在領導人員面前。
4.3 防汛視頻會商系統的應用
防汛視頻會商系統是在多媒體技術高速發展下應運而生,能夠將抽象復雜的數據信息轉變為圖片、視頻以及音頻等形式,進而形象直觀的展現在人們面前。防汛視頻會商系統具有著交互性、便捷性和動態性等優勢,在應用過程中,可以實現在線數據信息的傳遞,幫助人們及時準確了解水情狀況,進而制定應對預案,還有利于在線溝通交流,加快水情信息的傳遞過程。
5 結語
綜上所述,將水文信息化技術應用在水利防汛工作中,有著很多的應用價值。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就需要將水文信息化技術靈活高效的應用在水利防汛工作中,充分發揮其優勢與價值。
參考文獻:
[1]趙子琳,周娟娟.淺談水文信息化技術在水利防汛工作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8):2909.
[2]吳澤雄,張彩云,張藝銘.水文信息化技術在水利防汛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32):2451—2451.
[3]王偉強.淺析水文信息化技術在水利防汛工作中的應用[J].裝飾裝修天地,2017,(15):243.
推薦閱讀:《紅水河》(雙月刊)創刊于1982年,由廣西電力有限公司主管,廣西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和廣西電力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共同主辦,季刊,國內外公開發行。